他命道,明他生死。kuxingyy.com”当然这是有天赋有悟性的弟子才能达到的境界,便宜儿子能走到哪一步,尚看不出。他这么说贾琏还真有些动心,只是很短的时间,然后他就清醒过来:“这……我连学问都做不好,哪里还有余力钻研这些,父亲您看看我的面相,能做些啥?” -_-! 他长的的确不是读书人的脸。 这么看,玄门还真不适合,贾赦虽不通科考,玄门各种典籍那是如数家珍,倒背如流。他能成为百算百灵的神人不是喝酒吃肉来的,无论做什么行当,不刻苦钻研都不行。 贾琏的额头高耸宽阔,这代表他有雄厚的财力基础以及独到的赚钱法门,危难时刻还能得贵人相助,这是其一。他田宅宫丰隆,这说明不仅会赚钱还守得住,这种人,即使不能大富大贵,也能衣食无忧,这是其二。他鼻子挺直有肉,说明财运旺,并且具备白手起家的本事,只要走上经商之途,铁定能赚个家资丰厚。 让这样一个天生财运的家伙学玄门命数的确是可惜,贾赦就是想要一个衣钵传人而已,既然贾琏本身也不愿意,那就走别的路子,“我准备盘一个店铺做测字看相的生意,琏儿你可有想法?” 神棍贾赦 第012章 : 贾琏是有疑虑的,本朝有个规矩——商人三代不入朝。意思是,一旦走上经商这条路,往后三辈人不能做官。若是钟鸣鼎食之家,做这样的决定要慎之又慎,大家族不短吃穿,就算你没有金榜题名的本事,也得给子孙留下后路。除非是做生意起步的商贾世家,否则谁也不会做开铺子赚钱这样的决定。 这样的事真的不能一口答应,虽然大房这边瞧着的确没有做学问的天赋,这么自暴自弃也不行啊,“父亲您要抛头露脸?祖母那边如何交代?” “我又不是黄花大闺女,有什么可避讳的?” 从他说的话就能看出他没听懂,贾琏想了想,将本朝的规矩以及祖母的喜好说了出来。 “琏儿你的意思是,做商人要连累子孙?” “是这样没错。”贾琏点头。 贾赦叹口气说:“我观你面相,额头高耸宽阔,鼻子停止有肉,田宅宫也很丰隆……这意味着你天生就有做生意的资质。财运旺,能赚并且守得住。若不经商岂不是埋没了自个儿?” ……这面相真是甜蜜的负担。 就算生在荣国府这样的高门大户,想一辈子赖在家中好吃好喝也不可能。虽然本朝的规矩是长子袭爵,实际上父亲在家中一点话语权也没有。他真的有财运福运?还是父亲刻意这么说,只为拉他跳出荣国府这个华丽的囚笼?贾琏抬起头来,直视贾赦,他道:“真的没有别的选择吗?” “你也可以丢下年近知天命的老父亲自己去飞黄腾达,琏儿你放心,无论你做怎样的选择,父亲都不会怪你。”分明才四十出头,就说自己年近知天命,这慈悲的表情这宽容的话……贾赦是要将感化进行到底。便宜儿子命中也有坎坷,那是因为他选择的道路不对,媳妇命又硬,若整日窝在家中没什么出息如何能压得住她?贾赦想了想,又说,“不想扣上商人的帽子也可以,我们改进经营的方式,走百媚楼的路子。” 贾琏的脑子又不够用了,他眨了眨眼,“百媚楼的……路子,难道是搞个妓院,将看相做附加业务?”他没注意到贾赦脸上的表情多僵硬,顿了顿,补充说,“在时下正红火的别院式青楼之中加入新鲜的东西,就像父亲您十分拿手的看面相手相、测字、卜卦……起初或许要艰难些,只要客人来了,他就跑不掉,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会来别馆光顾。只是,在青楼里给人算命真的比开铺子好?若传出去不是更难听?” “琏儿你果然是天生的商人,不过,我说的并非这个意思。”贾赦一脑门的黑线,他单纯是想将玄学发扬光大,一点也不想帮忙拓展京城里的青楼业务。花那么多钱嫖姑娘不值当,若把这钱给他,不知道能化解多少灾难。 世道变了,算命生意不好做了。 “为父的意思是,找个别馆,等需要指点的施主上门。” “如何收钱呢?” 贾赦更关心的是算命本身,而贾琏,三句话不离金银。他想了又想也不明白,只得等贾赦来解释。大老爷不再卖关子,直接说:“做成君子别院,以琴棋书画会友,若对方技高一筹,我们便送他一句批语,若他不敌,我们收十个铜板做辛苦费。想算命的,则按照输了多少评估他的文学境界,交纳不同数额的金银。”贾赦就是随便举了个例子,走这样的路线就不会被扣上市侩商人的帽子。 赢了白喝茶,输了只收十个铜板,谁能说这是为了赚钱? 摆明是想结交天下读书人,这是意趣。 这么说,贾琏又有些心动,“这个提议的确是很好,恐怕不好赚钱。” 贾赦瞥了便宜儿子一眼,“钱钱钱,你就只想着这些身外之物,思想境界能不能高一点!再说了,以为父百算百灵的本事,还怕接不到生意?都说了是君子别院,想求箴言就要通过考验,请人帮忙这种事绝对是不允许的。” 好名声是由上门来进行文化交流白喝茶不要钱的读书人撑起。 钱财就得靠富商巨贾送上门。 贾琏的确有生意头脑,不过还需要打磨,如今这样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君子别院以及免费送出的茶水糕点只能说是前期投资,而这笔款项铁定是要从那些听到风声之后上赶着来算命的富商身上讨回来。贾赦根本不担心会亏本,因为他南下的时候就成功结交了当朝四阿哥,今儿个又入了另三位的眼。回来这一路他就想清楚了,换了别人,走这个路子恐怕会有风险,若他来做,成功的把握有七成以上,几位阿哥就是活广告,有他们光临,不愁引不来人。 贾琏挨了一顿训,却还是呵呵笑着,“父亲大才,儿子难及万一。” 这话说得好,贾赦点点头:“做人就是要这么谦虚。” 有了初步方案,完善起来就很快了,当天夜里,贾琏就耗在书房了,他按照父亲贾赦的点拨,写了一份计划书,寅时三刻方才完成,又誊写了一遍,将几页纸收好了这才回房去。刚进门,就听到带着嘲讽的尖刻的声音:“哟,二爷还知道回来?” 贾琏没理她,让平儿找人打水来,洗把脸就要上床睡觉,卯时天亮,总归还能眯一会儿的。 这态度险些气死王熙凤,她拍了拍胸口,道:“你是怎么回事?同公公搅和到一起就不把别人看在眼里了是不是?你这样我如何向姑妈交代!若把那边得罪了,只靠说话做事没分寸的老爷子能成什么事?日子还过不过了?”王熙凤就像炮仗一样,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贾琏听得皱眉,他辩驳道:“父亲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不得了,这下彻底把王熙凤激怒了。 “你以为我不知道昨日公公带你去哪儿潇洒了!自己逛妓院就算了,还老不羞带着儿子去!他……”贾琏反手就是一巴掌,“你闭嘴!爷儿做什么事容不得你个内宅妇人置喙,再对父亲不敬你就滚去跪祠堂,别来碍爷的眼。” 贾琏从前是窝囊,那是被逼无奈,他心里是有怨言的。 谁也不希望被婆娘压在头上。 今时不同往日。 父亲有本事,能结交权贵,还有意提点他,这是贾琏做梦也求不到的机会,他还会腆着脸讨好二房王夫人求她给个不痛不痒的差事来做? 荣国府上下谁不知道大老爷手里有一笔钱,是老祖宗临终前交给他的。这里说的老祖宗是已逝的荣国公贾代善的亲娘徐氏,贾赦自幼养在她跟前,祖孙感情极好,老太太的确把府库交给史氏了,却将私库的钥匙给了贾赦,由他继承。 徐氏是真正的大家闺秀,顺治朝时明满京城的国公夫人,不说嫁妆,她从宫里得的赏赐就不少,还有每年生辰收的贺礼……只要想到这么多财富都在父亲手上,贾琏就斗志满满,购买以及修缮别院的资本已经有了,还需要买一些好的茶具茶叶以及以文会友需要的东西。 比如藏书量颇大可随意阅读不可外借的书阁。 卷轴以及笔墨纸砚。 琴与棋。 贾琏满脑子都是这些东西,完全不想听王熙凤说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话,亲爹有本事,谁还会去求二房那装慈悲的太太。王熙凤挨了耳光,没继续闹,她抹着眼泪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为了这个家,既然二爷不爱听,我就不说了,别再让我去求姑妈,有事找公公去吧。”王熙凤这样贾琏心里也不好受,他想解释,别院还没建起来,提前说出去总归是不好,唯恐节外生枝。 说不清楚就不说,等别院建起来她就会知道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贾琏洗了把脸蜷在榻上就睡了。 荣国府大房有摩擦,二房就更不安宁。 贾赦那番话就像是尖刀□□伺候贾宝玉的丫鬟心中,就连晴雯、袭人之流都在避免同贾宝玉亲密接触,莫说底下那些。说起来,她们做得也没什么不对,丫鬟就是伺候日常起居的,又不是青楼女子,没道理作践自己陪主子亲热的。 她们不是直接让贾宝玉没脸,而是循序渐进逐渐疏远了他,贾宝玉感情最纤细的,他自然感觉到了,在黛玉跟前说了好几次。 “府上的姐姐妹妹从前最爱聚在一起玩闹的,近日怎这么忙。” 林黛玉同他保持了三个身位的距离,回答说:“奴才都是这样的,会做事才能拿银子。” “林妹妹你别这么说她们,都是自幼陪我的好姐姐,不是什么奴才。” ……卖身进府伺候人的,不是奴才是什么?林黛玉想了想,说:“我父亲是扬州巡盐御史,我便再不知耻,总不能同底下的奴才做同样称呼。你管他们叫姐姐,便唤我林姑娘吧。” 贾宝玉不可置信的看着黛玉,想从她脸上看出别样的神情,他失望了:“女儿家是水做的骨肉,要悉心呵护的,她们的确是丫鬟,也是清白出身的,你竟这般恶毒!”贾宝玉眼眶都红了,看起来特别悲愤,他又说,“管他什么御史,我听这官名就觉得熏臭难忍。” 在贾宝玉说出最后这一句之前,林黛玉也犹豫过,要不要说句好听的糊弄过去,毕竟是寄人篱下,宝兄弟在府上是什么地位她心里明白。 他错不该侮辱自己的父亲。 大舅老爷说的果然没错,贾宝玉就是个害人害己的多情种子。黛玉不想辜负父亲送他背上的心意,不过,这种事是不能妥协的,就算没了娘,她也是正儿八经的官家小姐,岂能作践自个儿同伺候人的丫鬟相提并论? 林黛玉脸上的笑容都收起来,她抿了抿唇,道:“我父亲是探花郎出身,万岁爷钦点的正三品官,还请宝二爷客气些,辱人不累其双亲。” 神棍贾赦 第013章 : 史太君很苦恼,本以为宝玉心疼女儿家,定能同黛姐儿相处得好,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闹翻了。说宝玉有错吧,他只是太善良,以为只要是女儿家都应该被呵护,无论是府上的姐儿还是伺候人的丫鬟。说黛玉有错那就更扯淡,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官家小姐,同丫鬟称姐妹已经不能忍,宝玉还因为一时激动口不择言辱了林海。 黛玉刚进府史太君就观察过她,性子颇沉稳,教养极好,进退有度,是个面冷心热的好姑娘。如今看来,他们真是处不来,史太君叹口气,拉住黛玉的手说:“宝玉是胡闹惯了,你莫计较,看我回头仔细说他。” 这话纯粹是安抚,黛玉心里明白,也没咄咄逼人,只说:“是我不对,外祖母愿意收容我已经是莫大的恩惠,我不应该同宝兄弟吵嘴。”这是以退为进,别的不说,至少在老太太心里博个好印象,她的确溺爱贾宝玉,能够在荣国公贾代善死后撑起这个家,她也不像好坏不分之人。 如黛玉所料,听了这话史太君心中就闷疼起来,她想起了出嫁之前的贾敏,最活泼的最爱打扮自己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按理说,她教养的女儿应该是有脾性有才情的。 史太君稍微试探了,黛姐儿只略微识得几个字,没什么文采,并且还是擅隐忍的。同宝玉吵嘴是因为牵扯到林海,事情闹大之后她又退让了,完全将过错揽下来,半句不说他人的不是。 敏儿为何要这样教养女儿? 难不成是在林家吃了苦头,这才磨圆了性子?黛姐儿这样小就会审时度势。 然而林海又不像是心恶之人,那就是已经过世的林家老太太造孽。 史太君双手都加了劲儿,她恨!恨得咬牙切齿! 老爷死之前荣国府多风光,林海当初还没中探花郎,只是个没落勋爵家族的公子罢了。是敏儿中意,自己才百般退让,将心肝宝贝嫁到那样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