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贾赦

注意神棍贾赦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149,神棍贾赦主要描写了从满口胡说的神棍到头顶爵位的极品高富帅,贾赦觉得鸭梨山大。比起在二房炫酷的光芒之下混吃等死。他还不如重操就业。————————贾母:我那外孙女真是极好的。贾赦:唯独命不好。————————贾...

分章完结85
    心都是偏着长的,不会在正中央,您没有苛待我,已经是很大的恩德……分家只是为了少些争执罢了,不是要彻底划断关系,二弟的事我不好指手画脚,你若有什么需要只管对儿子说,只要我能办到,都会尽力去做……好听的话我就不多说,既然拿了决定,我就回去准备一番,尽早进宫去求见万岁爷,省得夜长梦多。dasuanwang.net”

    史太君用手帕抹了抹眼泪,摆手让贾赦出去,她自个儿琢磨一会儿,就让鸳鸯去将老二以及媳妇王氏找来,想把这事说一说。

    整个贾家都知道,鸳鸯是老太太的心腹,让她办的事铁定都是很要紧的,她亲自去王夫人房里通知,正巧对方在同薛姨妈唠嗑,就把人晾在旁边,好一会儿才惊讶的说:“哟,鸳鸯怎么在这儿,可是母亲有什么要交代的?”

    作为旁观者,鸳鸯觉得,二房两口子真不是什么东西,贾政虽是官老爷,实际却怕事得很,至于王夫人,那就更虚伪,从前一个样,分家之后又是一个样,哪里称得上是和善人。她心里通透得很,却不好说什么,毕竟自己只是个丫鬟,主家的事不便置喙。鸳鸯笑道:“老太太让我过来通知您走一趟,有要事相商。”

    王夫人心里打了个转,女儿在宫里一切都好,只等生下小阿哥,提位份是迟早的事,宝玉做学问也勤奋了不少,老爷在工部一切都好,只是对自己有点冷淡,有好几日都在赵姨娘房里歇着,不过这并非大事。宫里头的贵人娘娘是她的亲生女儿,有这个筹码在,作为正房太太的自己还斗不过那贱人?无论怎么看都是事事顺遂,有什么可商量的?“可知是什么事?”

    鸳鸯是帮着史太君的,怎么会轻易同王氏透风,再说,贾赦过来说了什么她是真的不清楚,所有奴才都被打发出去,之后又请了珍大爷过来,他们都走了之后才让众丫鬟回到房里,老太太的情绪很激动,像是受了什么刺激,时而欢喜时而忧虑。“做丫鬟的怎么能过问主子的事,您过去自然就知道。”

    虽然已经拿捏住府上的大权,王夫人是个谨慎的,至少在老太太死前都不敢乱来。她从前倒是想过,老东西死了家产自然要落到她手里,大房能捞到什么?谁知道就闹出了分家之事,然后又接了万岁爷的圣旨,收回御赐牌匾不说,还说什么只要史太君死了这宅子就要被朝廷收回去……虽然贾元春得了盛宠,实际却没什么权力,还不能帮忙退回圣旨,在面对史太君的时候王夫人自然不敢过分,万一关怀不到位让人死了,万一把老东西气着,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且不说外头谣言会怎么传,这宅子要是真被收回,找个住处容易,她的脸面往哪里搁?

    也就是这样,鸳鸯才敢在她面前硬气,王夫人没再给脸色看,就让亲妹陪她走一趟,薛姨妈是什么人物,她没带着薛蟠离开贾府是害怕得罪人,贾元春正得宠,要是撕破脸指不定就怎么给宝钗下绊子……瞧着她和王夫人的姐妹关系好似没受什么影响,两人还是如从前那般的好,说有困难她也会递两张银票过去支援,实际只是面子工程。王氏有没有察觉到这个不好说,薛姨妈心里已经有了成算,如今不是告辞的好时机,只等有个机会她就要想法子脱离,至于宫里,宝钗带的银票也不少,以她的本事应该能混得好才是。

    薛姨妈想拒绝,贾家二房这边就是烂摊子,不掺和的好。她还没想到托词,鸳鸯就说:“是让二老爷和太太过去,像是有很重要的事说,您看是不是派人去通知一声。”王夫人这才真正重视起来,她亲自去了趟书房将这事说给贾政听,两口子一道往史太君房里去,到了之后就发现气氛很不对,房里连个伺候的奴才也没有,鸳鸯也没进来,她就守在院门口。

    这阵仗,王夫人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

    她是做媳妇的,不好开口说什么,问话的是贾政,“母亲找儿子过来可是有事情要交代?”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方才老大过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她问安,说了许多嘘寒问暖的话,贾政这样,史太君多少有些心凉,她倒没说什么,稍微措辞,直奔正题:“叫你们过来的确是有事情要知会,今日老大回来,同我说了几句话……”

    后头的话还没出口,贾政就抢着说:“兄长一直都是如此,无论他说了什么母亲不要生气。”

    心境变了一切都不同,若是从前,史太君铁定会觉得老二真是贴心,这才是她的好儿子,方才被贾赦感动得一塌糊涂,猛的听到这话她真是不适应,“赦儿从前的确是荒唐些,他已经变了,如今是万岁爷册封的天师,你得尊重些,长幼有序这四个字要好生记住。”说这话的时候史太君是好心提醒,二房两口子心里却放起狼烟,严密戒备。

    这话不对啊,压根不像是老太太会说的,难不成今儿个这一趟就成功洗脑了?贾政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却不敢抗议,毕竟长幼尊卑是自古传下来的东西,不听母亲的教诲对兄长不敬传开来简直要悲剧。“儿子一时情急,母亲莫生气。”

    史太君点点头:“你们是亲兄弟,应当守望相助,心里莫有什么隔阂……”她就发现老二脸色不好看,王氏更是不经意流露出些许的不以为然,不想听也罢,叫他们过来本就不是联络感情的,“赦儿将宁府那边蓉哥儿媳妇的身世告诉我了,事关重大,这才将你们唤过来交代一番。”

    蓉哥儿媳妇不就是秦可卿?谁不知道她是秦邦业抱养的女儿?这有什么好说?他们还没理出头绪,史太君就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听到秦可卿是老朱家的人,俗称前朝余孽,贾政和王夫人同时变了脸色,心中惊骇不已。

    “这是真的?若是传出去可如何是好?”

    “到底是宁府那边的事,就算要问罪,同我们有什么干系?”

    ……

    两口子先后开口,一个是惶恐,一个急着撇清干系。

    这种态度让史太君在心里直摇头,她从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贵人们的眼光真是没错的,同老大比起来,这个在工部摸爬滚打无数年却始终没有升迁的二儿子真是差了许多。窝藏前朝余孽的确是重罪,却不是没有挽救的办法,他不想着怎么解决,嚷嚷有什么用?若贾赦也是这样,早在太子那贴身太监将秦可卿生辰八字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露馅了,能有回旋的余地?

    史太君没说老大已经拿出解决的办法,而是问道:“政儿你有什么想法?”

    贾政脸色十分难看,他憋了半天才说:“母亲您恐怕不知道若此言不虚,事情就严重了,窝藏前朝余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贾家两房一脉相承,要撇清不容易,不如让蓉哥儿找个理由将秦氏休弃出门?”

    “……”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人觉得是因为阴谋暴露狗急跳墙牺牲一个弱女子保住全家,别说万岁爷会不会放过,就算真的逃过一劫,名声也坏了,史太君还没说什么,贾政又说,“妇人有七去,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要想打发她不难。”

    且不说秦可卿膝下无子,就算她样样都好,要编排她也不难。考虑到贾敬在道观里炼丹多年,不敬父母这条用不上,淫、妒、口多言、盗窃都很容易栽赃。别看贾政平时做决定不容易,总是瞻前顾后不果决,在这种问题上,他才真是狠得下心,别说史太君,就连边上王夫人心都凉了半截……遇上点事自家夫君就能用七出之条做筏子打发人出门,这招能对别人用,指不定哪天也会对她,王夫人原本还想说两句,听到这就闭嘴了,贾政也察觉到气氛不对,他才补充道,“不是儿子心狠,在贾家和秦氏之间,这是必须要做的选择。”

    虽然秦可卿的确是个淫/妇,和公公贾珍扯不清,这事却只有当事人、贾赦和史太君知道。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贾政竟然说出这样的话,牺牲妇人的名节只求保全自己,这不是君子所为。失望是肯定的,一直以来被她寄予厚望的儿子竟然已经长成这样了,史太君在心里叹了口气,她道:“此番,秦氏肯定活不了,这样打发她未免太过残忍……”

    “关键时刻不能妇人之仁,不同她划清界限万岁爷恐怕要误会我们。”

    贾政都能想到的问题史太君能想不到?她好歹是正儿八经的侯府小姐出身,又做了那么多年的国公夫人,还是朝廷承认的一品诰命。“老二,你听我说完。”

    “……您说。”

    “到这个节骨眼上,打发她走也没有意义,指不定还会招闲话,我先前同老大商量过了,他想了两个法子,要么就把这事说给万岁爷听,将前因后果解释清楚,由他来定夺,这是走暗线;要过明路的话,就得让宁府出个人将秦氏绑起来押到顺天府去,大义灭亲。”

    姜还真是老的辣。

    这法子的确比扫她出门绝多了。

    贾政琢磨一番,道:“依儿子看第二种更合适,想见万岁爷哪有那么容易?比起偷偷摸摸做无用功,不如光明正大的告诉所有人咱们同秦家不是一路的。”这次谈话,史太君彻底认定了贾政这么多年不升官,不仅脑子不聪明,做人也不行。直接捅出去的确能显得贾家很正直,难免不会给人一种凉薄的感觉,别以为老百姓的想法不重要,人言可畏这四个字是无论做什么都要记住的,除非你拥有大老爷那样的本事,让所有人都求着你。

    史太君什么都不想说,“我们已经商量出个解决的办法,这事你们心里有数就成,未来个把月府上恐怕会有变故,莫乱了阵脚,从前怎样今后还是一样。”贾政巴不得能撇清干系,他点头说是,又闲聊了几句就要告辞,史太君也没挽留,更没提起贾珍和秦可卿之间见不得光的情/事。他什么都不知道便能提出休妻这样的建议,若真知道,还不知道会生什么枝节,虽然暗示了事情一定会圆满解决,他们会不会相信真不好说。

    从前真是糊涂,怎么就觉得老二比老大好?

    赦儿只是为人太实在,不说违心的话,政儿与他相反,话说得好听,办事能力太弱,遇到事脑子就不清楚,总出昏招。儿子已经到不惑之年,想让他改也不容易,史太君想了想,宝玉真得好生教导,至于二房两口子随他们去吧,只要不违背朝廷律例怎么都好。

    宁荣街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贾珍不知如何面对儿子贾蓉,他不知道老太太有没有把事情捅破,贾政和王夫人每天都提心吊胆,总担心老大故意坑害他们,恨秦家算计人,只盼祸根能够立刻被拔除。同他们相比大老爷倒是稳重,他第二天就联系九爷,拜托他帮个忙,给太子找点麻烦,不用太大,能把人拖住就成。贾赦是什么人胤禟心里明白,会开这种口,恐怕已经到了不能回转的地步,这是在逼他摆出立场,帮谁。

    要是站在太子那边,听到这种话就该去报信。

    要是帮他,就照着去做,以后大家还是朋友。

    ……

    胤禟盯了他看了半晌,然后就低声笑出来:“我是阿哥,同时也是商人,说唯利是图也没错,不过,道义这两个字怎么写还是知道的。我也不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答应便是。”

    “若不是相信九爷,在下也不会在茫茫人海中找您帮忙。”

    “你这么说我倒是该感到荣幸?”

    “这就不用了,不过您放心,之后半个月有的是热闹可看,不用多久就能知道我这么安排的原因。”贾赦没说感谢的话,交代完毕之后喝过茶就走了,距离搬去天师府还有四日,贾赦在犹豫,到底提前将问题解决还是等着十五那日进宫一起。乌雅氏身上多出来那两魂还等他抽取,按照四爷的说法,问题恐怕还不简单,她应该是吃了用生命换取永久青春的邪药。

    真是稀了奇,五月阳气正盛,怎么比鬼节事儿更多。

    胤禟是个能人,他回去之后就搜集太子身边亲近之人胡作非为的证据,以匿名的形式交到御史大夫公孙闫手上,这位在御史台有着超然的地位,据说他是隐世家族出身,鲁班传人,到底是不是不可考,不过他的确不怕得罪人,捅了那么多刀子也没见他被谁拉下马。这厮喜欢弹劾朝中大臣,不是因为嫉恶如仇,而是闲得无聊,觉得日子要过得精彩,生活要刺激。收到这些证据之后,此人就以全部的文采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弹劾太子胤礽的奏折,当天就递到康熙的御案之上。

    同胤礽本人相关的事倒是不多,提得最多的就是结党营私治下不严。先说他纵容手底下的奴才做了哪些凶案,又说索额图的长子格尔分天天往妓/院里跑,简直把那儿当成了自个儿家,对花魁比亲娘还热络,奇珍异宝都往她跟前捧,简直不手软……公孙闫是个极品,他没直接骂格尔分是个人渣,而是说赫舍里家某少爷同花魁是真爱,虽然女方身份卑贱,门不当户不对,也没能让他熄灭浓浓的爱火。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