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杯茶吃了一口,才说:“你也知我赋闲在家。” “大老爷不过是暂时困境,他日定有作为。”杨王氏说。 江承紫也立刻点头,说:“是呢,大老爷不日就要重新回到朝廷。” 杨王氏与杨恭仁齐齐看向她,一脸惊讶。江承紫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脑袋,说:“我偶然听我师父提起,说我将来回去,必定会惹得人不悦,有杀身之祸。若是到那时,首先就要找我的大伯父,他是观王房的一家之长,为人最为公正严明,对后辈最是照拂。当时,我就多问了些,师父没告诉我。倒是前些日子,我被歹人所害,师父不得已要送我回来,就告诉我:若是旁人不信我在永不岛上修炼,就告诉旁人今年的日食,明年的蝗灾。同时,告诉我大伯父,今年会被任命为雍州牧,加封左光禄大夫,并代理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这样,大伯父必然会相信。” 杨恭仁眉头一蹙,看了看四周,立马关上窗户,走到江承紫近前,低声说:“阿芝,此话切不可乱说。” “阿芝明了。我家师父说除了我阿娘、大兄,也只可与大伯父说起,他说大伯父为人心胸宽阔,公正,定不会加害于我。”江承紫拍马溜须,把莫须有的师父抬出来,一阵得体舒服的话说出来。 杨恭仁也不由得面露喜色,问:“你师父真这样说?” “自是这样说。他是得道高人,有无上智慧,但听闻与杨氏先祖有渊源,对杨氏自是关注些许。再加上,他与昆仑仙山西王母下棋,才弄得鸾鸟衔着石子到处捣乱,以至于累我降生,所以,才会现身收我为徒。否则,就我这般愚钝之姿,又诸多红尘牵绊,我师父他老人家才不肯收我。”江承紫继续忽悠。 反正以后她要在这个时代混下去,而且要混得好,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解释,都要沿用这个离奇身世的。索性,她以后要反复拿出来说,把这事当成是真的。再说了,在现代社会,她学的那些知识,哪一个点滴不是无上的智慧啊。她的师父就是几千年人类文明,那可真真是高人啊。 (我最近要上班,要带孩子,见缝插针写更新,可能错别字较多,若是大家读到,请帮我捉虫,我在书评区开个捉虫贴,谢谢大家) 名门天姿 ... 第三十八章 征服 江承紫一席话,既对自己将来一直要沿用的离奇身世做了再次的渲染描述,更将先前的剑拔弩张氛围轻松化解。 杨恭仁在她得体合适的拍马溜须里,先前的戾气早就没有了。现在,这个年过半百的老者跟所有人一样,对江承紫的师父充满好奇,更对江承紫的师父如何评价他充满向往。 于是,他在有些不好意思地吃了几碗茶后,终于是咳嗽两声以遮掩他的尴尬,才很严肃地说:“你既得了此造化,便该低调行事,切莫可这般咄咄逼人,锋芒太露。” “多谢大伯父教诲,我就知道师父不会骗我,大伯父为人最是公正严明,对后辈也最是爱护。”江承紫高兴地说,神情语气都是一个小姑娘的撒娇。 杨恭仁看她这模样,不由得失了神,想起当年初见那个人,那笑容神情便是这般张扬肆意。当年,那人一袭红色斗篷,在梅花怒放的雪地上跳舞,眉目里是不可一世的骄傲。 “阿芝,不得无礼。”杨王氏虽然斥责,但语气神情都不似先前那般紧张。 江承紫知道真正的危机已过,若不出所料,杨恭仁会答应派人护送他们一家去蜀中。 杨清让也是个看得清形势的,这会儿看情况已缓和,母子三人所图谋之事已有眉目,他才举手说要去出恭(上厕所)。得到允许后,他一溜烟跑得不见影子,完全顾不得世家子弟的形象。 “无妨。”杨恭仁摆摆手,这才问她会不会记错,他今年真的会出任雍州牧。 江承紫蹙眉,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她也怕自己的记忆出错,或者是史书本身就出错。所以,她就假装思索半晌,摇摇头回答:“师父就这样说的,应该不会错。” “若真如此,便,便真是上天开眼。”杨恭仁有些激动。毕竟他是一家之主,若是长期赋闲在家,面子上总是挂不住,自己心里那一关也是过不去。若是有官职在身,做起一家之长来,背脊骨都硬得多。 “那我便携一双儿女提前恭喜大老爷。”杨王氏起身,盈盈一拜。 杨恭仁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如今八字也没一撇。” “既是潘道长所言,便不会假。只是我们一家三日后就要去晋原县,届时大老爷喜事,我们便不能当面恭喜。”她说到后来,声音越发小了,低了头。 她那模样,就是江承紫瞧了都觉得心疼、酸楚,更别提与杨王氏本就有些瓜葛的杨恭仁。 顿时,杨恭仁有些乱了,想要伸手扶他,却又觉得不适合,便只安慰说:“你放心,你这一双儿女养得很好,皆非等闲之辈。他日定得有大作为,再者,我是一家之长,是会为杨氏利益考虑的。” 杨恭仁这一番说辞,算是委婉地对杨王氏承诺:他若真再度做官,定会帮她打点杨清让的前程。 “多谢大老爷。”杨王氏也不管委婉不委婉。她拼尽演技,也不过是为了杨恭仁这一句话。纵使希望一家人安平,但为人母亲也希望儿子出人头地,有好的前程。 “一家人,切莫说这等话。”杨恭仁说。 江承紫听到“一家人”几个字,顿时有了狗仔队成员一般的敏锐嗅觉,开始以这句话为蓝本开始脑补各种狗血剧情。 然而,杨王氏听闻这句话,也没什么慌乱,只是唇角转瞬即逝一抹讽刺的笑,尔后就起身去剪灯花。杨恭仁就站在那里,看着她的背影,眉头蹙起,尔后负手踱步到窗口,看着廊檐下的灯笼。 好一会儿,才忽然问:“阿芝,你先前说铤而走险,你师父有告知于你?” 江承紫愣了愣,才想起他还在纠结刚才那铤而走险之事,便是“嗯”了一声,小声地说:“我师父说,世人何其愚钝,不懂不破不立之理。既然han门崛起不可避免,联手已遮不住天,又何必遮天。” “不破不立!不破不立。”他喃喃地说,神情激动,像是受到了莫大的刺激。 杨清让还年幼,即便再聪颖也不知其中缘由,只是在一旁摸不着头脑。杨王氏即便知晓其中缘由,但她一个妇道人家,又没有一个拉风师父作为背景可以畅所欲言,所以,她也不说话。 只有江承紫与杨恭仁对话,说:“是,不破不立。既然联手遮不住天,那就累世积起的优势鹤立鸡群。世事沧桑,没有谁可一成不变地辉煌。再者,古代大禹治水,就已表明:堵不如疏。” 她这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很明了:名门世家的衰败不可避免,他们即便联手也遮不住天下,挡不住han门崛起的步伐。那么,与其这边苦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