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 这不合理呀,按说这里还没出五岭峰地界呢,何至于就到了昆吾山。殷流采虽然在五岭峰没几年,可五岭峰周围的环境她很熟的啊,修炼间歇没事的时候,她老爱往山中跑。她是觉得在现代这得往好远去旅行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色,还得收费,这不收费又近在眼前的,不看白不看。 “与吾等一水之隔便是昆吾山。” 这水殷流采也认识,不过殷流采认识的是长满参天古树的狭长峡谷,峡谷里仍有细细溪流,不大,但从走向上来说,这水便是殷流采曾捧着喝过几口的溪流。 “果然灵气充裕。”诶,可惜她见过的五岭峰地界没这么充裕的灵气,否则何至于经历那些离别。 进入昆吾山前,殷流采认定,昆吾山所谓的通天神山,是被无限美化过后的。但她一进入其中,才知道,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确实非寻常之地。就是上玄宗的星罗湖,也远不及昆吾山,不及的不仅仅是灵气,还有各种奇花异草,天材地宝。入目所见,令她深感,就是化嗔真君过来,也绝对不会相信这里是五岭峰地界。这么一想,她默默看太清三道君,没准正是这三人四处挖宝,才导致五岭峰附近那么贫瘠的。 她才侧目一望,平楚真君便指了一侧灵气浓得能让人窒息的地方问她:“殷道友看此处如何?” “灵气太浓,山川景致都看不清,还是寻个浓淡得宜的地方罢。不知三位道友道场何处,既是来作伴的,不若与三位道友捱得近一些。长生路上太无聊,还是有人在侧时常可通声息才好。”和太清三道君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不是谁都能有的,说完这句话,殷流采觉得她脸都大了很多。 “正应如此,殷道友这边走,吾等三人,皆在昆吾山。贯湖喜水,居于水边,那白鹭滩中便是贯湖的道场,悬云喜高处景致,道场在山巅松林中。至于我,爱竹,山腰竹林间便是我道场,不知殷道友可有什么偏好?” “我亦喜水,贯湖道友若不嫌弃,我来与你作个伴。” “殷道友愿与我比邻而居,欢喜还来不及,谈什么嫌弃。”贯湖真君说着,还与殷流采分说,水流边哪里还有好地方可用以作道场。 殷流采之所以要捱着贯湖真君,原因很多,最主要的那个是,贯湖真君首创的术法极多,其中有一门叫未来境,贯湖真君本来是想创造一个推演未来的术法,没想到创造出的主这门术法不但有声音有画面,还能短暂进入其中。之所以她二次穿越不急不忙,十分淡定从容,也是因为她雷劫一过,就遭遇贯湖真君,有这位在,总能找到回去的办法。 更妙的是,未来境是贯湖真君在太清宗开宗之初便已创立,这门术法现在还不叫未来境,叫——太衍水镜,未来境不过是后世诨名,叫得太多,反而让太衍水镜这个高端原名退居二线。 (未完待续。) ☆、第一零八章 九次受劫,一局推演 依水选定道场,修士盖房三五日便得,殷流采住进去时,平楚真君便上门来求救命。没错,就是抱大腿求救命,殷流采看着平楚真君好半天,她其实是有点佩服这位的,历来只有她抱别人大腿,没想到这位居然连她的大腿都要抱,真的难得的人才呀人才。 “为何一定要避开雷劫?家师教我时,从来只道雷劫即是劫又是机缘……等等,你们避开雷劫如何升到如今这般境界。”按说不该的,难道上古修士都不渡雷劫直接破障的?怪不得上古修士一个赛一个厉害,原来都是以自身修为来洗经伐髓,当然也是现在的真仙界灵气充裕得能让上古修士们这么瞎浪费。 “我道那雷劫为何我一冒头,便砸来,原来雷劫竟不需避开?只是如今,世上修士,不曾听闻谁曾生扛雷劫,吾等若非那日曾见殷道友生扛雷劫,只怕是殷道友讲,我仍是不信。”平楚真君就是为雷劫来的,这次的雷劫太执着,执着到平楚真君不得不想办法。正好碰上扛过雷劫的殷流采,平楚真君自然是唤来两名挚友一同观摩,并热情邀请殷流采来昆吾山。 “只是不知道友如今已到什么境界?”殷流采虽才化神期,可她有个渡劫期的师尊,扛雷劫的种种过程,化嗔真君都会在雷劫之后与他们这些弟子细细分说。 “今次,是吾第九次受劫。” 殷流采都不用掐手去算,就知道这位渡的是渡劫期雷劫,平楚真君正是太清宗首位登仙的道君:“与我师尊一般,我师尊已受过第九次劫,受劫之后师尊曾与我分说过受劫中种种。我修为低微,只能将师尊说予我的,说予平楚道友听。” “如此正好,多谢殷道友相授。”平楚揖首一礼,便作侧耳倾听状。 “不若请悬云贯湖二位道友同来,即可互相印证,也可分说一二。”殷流采决定把渡雷劫从炼气期讲起,下三境都是一道雷劫,中三境三至六道不等,上三境六至八十一道都有可能。从她有经验的开始说,再讲她没经验的,这样一来,也可让太清三道君有个对比。 平楚真君一怔,没想到殷流采这么大方。 此时真仙界,仍处于各家敝帚自珍之时,太清三道君是创立太清宗,也引领了同修共参的潮流,从此真仙界进入群星璀璨的鼎盛时代。 “那便多谢殷道友,我这便传书与悬云贯湖。”平楚真君并不知道殷流采有点醉翁之意不在洒,只满心感谢,心中认定殷流采是个好人。 实则殷流采只想多与贯湖真君相处,好找机会说一说太衍水镜的事,太衍水镜这时应该已经很完善了,她即使不能回去,也能想办法给化嗔真君和界主离舍递个信,让他们不要担心的同时,帮她想想办法怎么回。不过,也不用太着急,毕竟,与太清三道君共同参悟道法的机会并不多,管是幻境还是真实,能体验到的人很可能就她这么一个,而她也就这么一次机会。 悬云贯湖二位真君先后到来,四人静坐水阁之中,殷流采讲述她渡雷劫的经验,太清三道君则仔细倾听。太清三道君开始只是听,慢慢的提出疑问,再然后他们已经能跟殷流采探讨渡雷劫的方法。其中以贯湖真君最为灵光,举一反三已经完全不能形容这位,贯湖真君绝对是给他一点火光,他就能烧掉全天下所有草原的。 到最后,是殷流采和悬云平楚两位真君听贯湖真君讲,听完后,殷流采对贯湖真君充满崇拜,这样的人怪不得有“智圣”的尊称。不过主个人的智力都点在修行之上,其余的时候,根本不爱用他出众的智商。 比如没几日殷流采单独上门忽悠,说她有一易术,可推演过去未,只是还有些不完整,想请贯湖真君指教一二。贯湖真君不凝有它,当即就叫殷流采推演一局给他看,推演过后,贯湖真君细细分讲一遍,十分主动,不等殷流采再扒,就对殷流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