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吧。”...... 2哦,对了,有位大佬求py....我答应了,名字是《卫宫巨侠的提督物语》,我看了看,内容相当不错,收藏比我多了一堆...简介我也不贴了,内容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了,各位去看看呀~~ 3还有,新年快乐 no.24 人在江湖飘,怎能没个马甲(2) 与此同时,李家大宅。 “就是如此,这次的动作无非是甄家的恫吓,他们不敢动手的。因为虽然甄家手握足以掀棋盘的军队暴力,但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政治,军队,钱财三足鼎立才能支撑起周国的大鼎。”曹操正坐在席子上,她的面前是李家的族老。 说到这里曹操心中感叹能创造出这个制度的人绝对是当时最强的智者之一,甚至可能没有之一。这种三足鼎立的结构看似容易分化,实际上稳得一批,不了解情况就想从这点下手的人绝对会被坑死。 若是从百年前就看到了这种结果,那这个人实在是可怕。 可惜......曹操的目光扫过下面一脸恍然大悟的老顽固和无所事事的年轻人。 后辈太废,撑不起先贤的架子,这就让这牢不可破的制度有了些许缝隙。 这种事情太常见了,先贤太强做出百年大计然而后辈太废撑不起来导致崩溃,或者直接曲解先辈大义来满足个人私欲之类的......比如孔子诛少正卯五大罪——心达而险、行僻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然后看看后世的儒家人,孔子的仁儒一点都没学到,反而搞出了“思有邪”的罪名,诛杀政敌一用一个准...... 孔子九泉之下有知估计会把棺材板掀起来然后用剑劈了这些不肖子孙——别以为孔子就是文弱书生形象,没点武功在手怎么游历诸国啊,说不定一般的伍长都没孔子能打...... 虽然郭嘉玩坏了荀彧布置的暗线,但是周国边郡的李家支脉说到底还是掌握在魏国的手里,而且情报被郭嘉封锁得很好。以此为轴心,荀彧马力全开,郭嘉在一边查漏补缺,魏国目前为止全部的资本都用来促成此事。不得不说爆发状态的荀彧是可怕的,本来魏国由于基层被摧残的太严重导致的民心不堪而有些分身乏力,现在却直接把曹操典韦和五百虎豹骑送进周都,还能抽出手保持魏国经济链不出大问题,果然王佐之才不是开玩笑的。 这个时候荀彧就特别想念陈群,看他荀彧不爽怎么了,能力重合又怎么了,能力重合就意味着陈群天生就是荀彧最合适的左右手,合作的效率甚至相当于两个荀彧的工作效率。 ——然而其一是陈群不在身边,其二是就算在身边陈群也不可能当他的左右手......不过查漏补缺也可以啊,工作效率爆表。 “那么接下来我们当如何?”一个胡子垂到喉咙的族老问道。 “李家是以政治为基的,而所谓的政治只要不被暴力摧毁构架,那么什么都可以被当做筹码摆在台前。”曹操道,“这么分析下来,甄家的筹码就是军势,严格来说,这是他们最倚重的,也是唯一的筹码。” “筹码,就是握在手里才有用,一旦启用了,那么威慑力就荡然无存。这就像握紧的拳头,没挥出去的才是最被忌惮的。”曹操微眯着眼睛,冷芒在美眸中闪烁,“而甄家真的敢动用军队吗?不可能的,一旦动用了那就是不死不休,这种局面对三大世家都不好,稳定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 统治者希望看到的就是海内升平,国泰民安,这是共赢的局面——但是倘若做不到这点,那么维稳就是他们首先要做的,稳定,只要稳定,只有稳定了他们的位置才不会受到威胁,至于强行维稳造成的烂摊子......谁在乎呢?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曹操目前为止还没有成为那种真正冷酷无情的上位者,对叛逆对敌人她绝不会留手,但是对那些底层的无辜百姓,她一直抱有怜悯之心。 哪怕所谓的怜悯限定了只能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生出的情绪,但是这终究是怜悯,比之很多世家子的视百姓如草芥强太多太多。 吾当敬畏——这是曹操经常对自己说的,不论手中的权与力何等强大,她始终告诫自己应当对生命持有敬畏之心,有些线,一旦过了,就无法收手了。 这就像正史中的曹操,我不想为其洗地之类的,我只看到当他为了给父亲报仇而屠了徐州时,已然无法收手。所谓的底线已经被怒火践踏,没有底线的人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所以,接下来的话,我们完全不需要害怕甄家的军队,因为他们不敢用,一个东西就算再好用,只要不能用那就等于不存在。李家是以政治为基的,朝堂上的棋子也多的是,暗中控制的党派也不少。祸水东引、借鸡生蛋、颠倒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