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赚了多少钱,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钱,但自1905年起,到二战结束后,他的寡头财团已经控制了全世界大部分石油、矿产、航道,并垄断了几乎所有高端产业,成为金融、工业、商业的主宰,牢牢掌控着世界经济命脉。他是江渝,一个开了外挂的穿越者,在...

第 14 章
    家百货公司,并很快就获得了成功,喜欢凑热闹的上海人对于百货公司的出现很新奇,纷纷进去购物。

    百货公司在这年头代表的就是时尚,而且还是实惠。

    江渝开设的百货公司叫‘华东百货’,里面有多达上万种国内外商品,还设了一个地下室,专门销售最廉价的商品。

    而且华东百货还发展邮购,将商品以实惠的价格卖到各个交通方便的城市,为此江渝还在各主要城市开设了邮电局。rì后随着交通的发展,还可以把邮购发展到农村去。

    消费者通过邮购的产品,不满意可以退货,从把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的战战兢兢变成了销售者的战战兢兢,同时也打消了人们邮购的顾虑。

    一般情况下,除非遇到jīng神有问题的,没什么人会去退货,另外退货的运费是要买家负担的。在这个物质比较匮乏的时代,人们能买到实惠的商品并不容易。而邮购的商品,多是比较便宜实惠的。

    华东百货开业当天,就吸引了近两万名上海百姓的光顾。

    华东百货是一个很成熟的百货公司,江渝直接借鉴了后世的模式,当然还有很多杀手锏没有用出来。

    整个百货商场是一个六层的大楼,这栋大楼是江家从三年前就开始盖的了,盖了三年终于盖好了。上面卖的是高档品,让客户可以从容选购,下面卖的则是普通生活用品,最低下的地下室卖的是最便宜的,也是最优惠廉价商品。

    第一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了五万银元,可谓rì进金斗。

    同时江渝在上海开设华东大酒店,请来了粤菜、鲁菜、川菜、苏菜这四大名菜的主厨,并且装修豪华,服务周到,到华东大酒店吃的主要是面子,因为这里有最豪华的装修,最好的菜式,最周到的服务。

    而上海又是富人最集中的地区,各种洋人,各种国家的买办商人,各种投机商人,还有很多民族商人。

    华东大酒店开业当天,同样有很多上海富人光顾,因为头七天六折优惠,上海的富豪们纷纷前去体验华东大酒店的服务,华东大酒店也是很模式很成熟的酒店,里面还有足浴、推拿、桑拿、游泳池、舞厅、剧院。

    另外江渝还推出了西式快餐,有炸鸡,有汉堡,有牛排,有披萨,还有各种甜点,一开业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国人对这种追求口味的食品很是欢迎,特别对于餐饮业来说,刚开业是生意最好的阶段,因为人们都去尝个新鲜。

    快餐店很快就在全球各国发展起了很多代理商,西式快餐成了中国人的首创。

    江渝还不忘掌控舆论界,舆论是一个财团必须掌控的利器,它能左右市场,它能颠倒黑白,它能让民众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向去思考、行动。

    还有,掌控舆论平台能做商业广告,而且它能让你的竞争对手没地方做广告。

    江渝花了六十万两,从洋人手上买来了《申报》,花了八十万两买来了《大公报》,花了六十五万两买来了《新闻报》,三大销量最高的报纸,全部被江渝收入囊中,很快这些报纸上出现了江渝旗下产业的各种广告。

    江渝成立了一个记者学校,培训专业的记者,并向全国各城市,以及全世界主要城市派驻,一改之前中国报纸记者较为缺少的局面,力求从各地拿到第一手消息,达到最快、最新,并选出最劲爆的新闻。

    同时还买来了更先进的印刷设备,纸张也是自己的造纸厂所提供,将成本降到最低,从而将售价降低到一个铜板的超低价。

    在发行上,不仅是在上海发行,还在杭州、广州、福州、南昌、合肥、苏州、南京、淮yīn、天津、běijīng、汉口、成都、太原、开封、西安等地发行,每个地方的报社都配备无线电进行联络。

    报纸暂时先铺设到一线城市,rì后再铺设到二线城市,力求构建一个能左右整个中国舆论的庞大网络。

    同时江渝还有开设电报局的想法,目前国内的电报用的都是有线电报,而且发电报的价格很贵。

    如果采用无线电的设备,那么绝对可以产生盈利。

    不过暂时江渝在政治上有些顾虑,电报局的开设将出动以盛宣怀为首的官商利益,必然遭到反扑。

    暂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辛亥革命一爆发,那就是天高海阔,任意施展。

    随着辛亥革命的临近,江渝也已经做好了大部分准备,军事上已无大碍,虽然兵力不是太多,但绝对够用了。

    政治方面江渝也做了准备,在党内开设了一个培训班,开始培养行政人员。

    在江渝看来,官员也是需要专业培训的。辛亥革命爆发后,江渝必须有足够的行政人员来帮他管理地盘。

    随着江渝在淮yīn的不断发展,中国境内的金融危机却是依旧在不断的蔓延,局势一天天的糜烂开来。

    钱庄的破产造成了连锁反应,一家接一家的倒闭。

    钱庄倒闭的结果就是,不仅满清zhèngfǔ损失惨重,大小商人也损失惨重。为了弥补损失,满清zhèngfǔ加大了商业税的征收力度。

    取之于商,胜过取之于农。

    想法是不错的,但目前商人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也不好过,被满清zhèngfǔ这么一收税,一个个都心怀怨念。

    1911年6月1rì,为了偿还在上海橡胶股票风暴中向列强的借款。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和督办大臣端方联名向川督王人文发出“歌电”,告以度支部决定的川汉铁路股款处理办法:对公司已用之款和公司现存之款,由zhèngfǔ一律换发给国家铁路股票,概不退还现款。如川人定要筹还现款,则必借洋债,并将以川省财政收入作抵。此电明示,不许川省股东保本退款,而只允换发铁路股票,即zhèngfǔ不但收路,而且夺款。

    川汉铁路公司在橡胶股票投资热cháo当中可是大玩家,但其巨额亏损并未把全部钱给亏了,川汉铁路公司还有800万两银子,满清要吞掉剩余的铁路款,这无疑吃相太难看了。

    电文一公开,顿时整个四川全省都震动了,那笔钱不仅有商人的,还有农民的,为了有自己的铁路,川人之前在募集资金时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都很积极,整个四川有相当一部分的普通老百姓都拥有川汉铁路公司的股票。

    保路运动由此拉开帷幕。

    第十章:抢地盘的时候到了

    “呵呵!这下热闹了。”江渝拿着报纸,递给了蒋方震,“百里兄,你看这个。”

    “集体请愿?”蒋方震接过报纸看了看,不由摇头道:“清廷的吃相确实太难看,此番恐怕会闹出民变了。”

    “四川百姓如无法通过非暴力手段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那么他们必然走向暴力抗拒。届时清廷必然调集湖北大军入川镇压,到时候顾此失彼,湖北革命必然爆发。这次橡胶股票掏空了清廷的最后一丝元气,满清首先拿不出太多钱来镇压,再则商人也怨声载道,已经不可能再支持满清zhèngfǔ,满清灭亡便在眼下。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