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轰天记

大炮就是礼器,爆炸就是礼法!当上古时代的华夏先民就拥有了火药。当大炮被称为大鼎,火箭筒被称为大圭。当天下出现了“口径即正义,射程即真理”的(轰杀)教化之道。当鲁国人在徐州铸造出“一炮糜烂数十里”的“鲁尔…

作家 老老王 分類 军事 | 388萬字 | 514章
第78章、初战东苕溪 中
    所以,从下菰城出发的秦军,只要沿着东苕溪一路向南溯流而上,就能轻松抵达余杭邑。

    而在抵达余杭之后,展开攻城作战的秦国大军,也能依靠这条水路,源源不断地输送补给。

    事实上,按照王翦大将军的计划,本次伐越之战,就是应该沿着这条路线,一路平推过去。

    不用搞什么奇谋诡计,只需凭着兵多将广,以泰山压顶之势,把螳臂当车的越人碾压成齑粉。

    ——这也是王翦大将军一贯以来的指挥风格:多用正兵,少有奇谋,以势压人,倚多为胜。

    由于秦国在动员方面的体制优势,绝大多数的秦军将领,基本上都是采用这样一种“堆人头”和“大力出奇迹”的战术,摆堂堂之阵,以力破巧,让动员能力不如己方的关东各国,对此根本无计可施。

    但问题是,在东苕溪流域这片环境复杂的水域里,秦军的舟师,实在打不过精通水性的越人。

    ——如今正值冬天的枯水期,东苕溪的水位也随之下落,只能通行竹筏和小舟,却走不得楼船大舰。

    在秦军充当战斗堡垒的楼船无法出动,双方都只能划着小船和筏子,在狭窄的水域和连绵不断的沼泽地里进行搏杀,而且秦军还必须主动采取攻势的时候,这些人生地不熟的秦军水师,立刻就吃了大亏。

    ——大多数的秦军水师士兵,其实不会游泳,而小木筏和独木舟上,也安装不了重型火器。

    小木船上架大炮,那简直就是一开炮就浪沉,或者干脆船体四分五裂的节奏啊!

    除非根本不在船上开炮,只是用小船和木筏来运输炮筒。

    相反,越军却在东苕溪上游的河岸旁,选择险要之处建造了若干简易炮垒,即使只是一些最轻便的小口径火炮,也依旧轻易就能封锁枯水期平均宽度不过四五十米、甚至二三十米的东苕溪水面。

    此外,越人还在东苕溪的河道上安装了许多障碍物,配合炮垒的火力,让那些溯流而上的秦军水师,一次次撞上铜墙铁壁,被迎头轰来的霰弹打得血肉模糊,浑身是洞,或是仓皇跳水,然后淹死。

    一边有炮有枪,一边只有天灵盖,而且河道狭窄,躲都没处躲,这仗怎么可能赢呢?

    为了改变这种一边倒被动挨打的局面,秦军曾经尝试着把后坐力问题较小的床弩,安装到就地伐木捆扎的大木筏上,然后撑着竹竿推到上游,跟越人的炮垒对轰但前后打了几次,结果还是寸步难进。

    ——首先,使用牛筋做的弓弦一旦被水打湿,就很容易变软和朽坏,导致威力暴跌,甚至无法使用。

    其次,那种跟小号长枪一样大小的弩箭,虽然可以轻松戳穿步兵方阵,把身穿甲胄的士兵跟他们举的盾牌一起“撸成串”,但却根本戳不穿哪怕是最简陋的,用夯土、木材和石头临时堆出来的炮垒外壁。

    最后,冷兵器怎么可能有本事跟火炮对轰?

    如果能的话,还需要发明火器做什么?

    于是,指挥秦军先遣队的任嚣都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打算派遣精锐,在封锁河道的越军炮垒附近,炮口的射程外登陆,然后绕道袭击这些越军据点的背后——反正这些炮垒里也没多少人,应该不难打。

    结果,奉命上岸准备迂回敌后的秦军精兵,很快就尴尬地发现地面上根本没有他们能走的路!

    ——战国时代的华夏先民,在修路方面的本事很一般,只是在那些主要的大城市之间,会有国家投资修建的正规道路,再往下的那些偏远乡村就没人管了,只有靠人踩车压硬生生地碾出来的“村头小路”。

    那些商旅和军队往来较多,经常过车的道路还好一点,至少路面被压得比较结实。但若是一下雨,就会到处都是泥泞和水坑,跟沼泽地一样。行人稍不留神就会一脚陷进去,半天拔不出来。如果不幸有车轮陷进去就更惨了。人多力量大的话,还能把车辆给推出来,万一人少的话,这车就直接完犊子了。

    可问题是,在东苕溪中下游的两岸,根本不用等到下雨的时候,就已经是连绵不断的沼泽地了。

    更富有迷惑性的是,这片湿地沼泽之上,还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以那种堪称密不透风的植被密度,真的只能是一路拿砍刀开路。

    偏偏这片热带雨林还是覆盖在沼泽湿地之上,极为有效地掩盖了地面的天然陷阱:结果,奉命登陆迂回的秦军小分队,经常是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地下——被沼泽给吞了!

    而且,就算他们历经千难万险,终于端掉了越军封锁河道的炮垒,但如果选择撤退的话,越人很快又能依靠河道,用船运来新的火炮和物资,重新修复炮垒。而若是就地据守,又孤悬敌后,没有补给

    就这样,在屡屡受挫之后,秦军终于放弃了通过东苕溪走水路长驱直入,直捣天皇城的设想——天皇城的位置,就紧贴着东苕溪。而是老老实实地沿着东苕溪施工,一步一步地向南修路,填平沼泽,架设桥梁,依靠河道作为运输线,在东苕溪的两岸,建设出两条一百五十里长,可供大军通过的大道来。

    呃,为什么要修两条路?因为几十万大军南下,只有一条路的话,也未免太拥挤了吧?

    除此之外,秦军也已经承受不起水手的不断损失了——二三十万秦军云集震泽(太湖)南岸,每天消耗的粮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必须依赖船队从后方转运,而懂得驾船的专业人才数量,总是比较有限的。

    如果让太多的水手损耗在了不必要的水路突击上,那么秦军后方的辎重运输就会掉链子。

    但是,秦军不走水路向上游突击了,越人却反倒频频从东苕溪的上游驾船过来滋扰——依靠南北流向的东苕溪,这些驾着小船和竹筏的水上游击队,很容易就能快速来到秦军筑路队的工地附近,发射一通乱枪或乱箭。而在袭击结束之后,只要他们升起风帆,又能借助盛行的强劲北风,轻松地往上游返航回余杭。

    加入书签,方便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txt下载

    加入书签

    

    长夜余火

    帝王赘婿

    极品逍遥王

    我真不是盖世高人

    打穿星河从加点开始

    天神殿

    北王战刀

    狂龙战婿

    一剑独尊

    龙王医婿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

    下载

    




    .mzaxng{position:retive;box-sizing:border-box;height:3.76rem;padding:.76rem 6rem 0 4rem;margin:0px 0;border-top:#ddd 1px solid;border-bottom:#ddd 1px solid;background-color: #ffffff;}



    .mzaxng .icon-app-logo{position:absolute;top:.6rem;left:1rem;font-size:1.5rem;color:#fff;border-radius:.2;padding:3px}



    .mzaxng .btn-primary-small{position:absolute;top:0;right:1rem;bottom:0;height:1.6rem;margin:auto;font-size:.88rem;line-height:1.6rem;padding-right:2ch;padding-left:2ch;text-align:center;color:#fff;border-radius:1.6rem;background-color:#68aac2}



    .icon-app-logo > svg {



    width: 32px;



    height: 32px;



    vertical-align: -.25ex;



    fill: currentcolor;



    }



    .lnr {



    width: 24px;



    height: 24px;



    fill: currentcolor;



    }



    .footer-app-h {



    font-size: .88rem;



    }



    .footer-app-p {



    font-size: .76rem;



    color: #969ba3;



    }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

    下载

    
read_app2("战国轰天记");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