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诩听他这么喊自己,突然觉得很新鲜。阮杞说话总是很随便,有种不着调的轻浮感,人长得又帅又暖吧,偏偏骨子里透着股野,不说话就是个阳光天使,一开口就露馅儿。 他暧昧轻佻地喊过周诩,一字一顿间带了钩子似的;平日就喊老同学,亲切得很,不知道的得以为他们是十几年的老同学。 唯独这会儿,他连名带姓有些不满的、不悦的、带了警告的语气,让人备感有趣。 周诩忍俊不禁,看着他道:“要收拾就收拾gān净,不要让我说第二遍。” 他顿了一下,学着对方的语气,挑起眉:“老同学。” 阮杞:“……” 阮杞嘴里咕哝了句什么,周诩没听清,但对方还是顺从地收拾了灶台、地板和水槽。末了他将洗碗帕朝桌面一丢,斜斜地看过来:“这下满意了吧?” 周诩边往厨房外走边随口哄道:“好棒棒,真厉害。” 阮杞:“……” 阮杞深吸口气,按捺下自己那点不为人知的小情绪,撇了下嘴角。 妈的,周诩到底知不知道,他那副正儿八经的面孔下,其实暗藏了一颗骚包的心啊?撩人一点自觉都没有。 这要是换了别人…… 阮杞想到周诩那句“不合适”,心里被撩起来的劲儿又散了大半。 他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没有勉qiáng他人的兴趣,更不喜欢热脸贴冷屁股。他对周诩确实有好感,但对方把地界划分得那么清楚,他也就不再试图越界。 做朋友也挺好的,起码有这么好吃的饭。 白捡一个厨艺大师,到底是他赚了。 下午阮杞帮着收拾了一些建筑垃圾,因为只是简单的翻修,唯一大改的地方是老旧的水管一类,没有太多硬件要改,工程还算顺利。 一周后,基础翻修完成,周诩定得很多大件家具也陆续到了。 物管那边来了电话,说他公寓租出去了,价格合适,合同也拟好了,让他看看。 他道过谢,看着工人将家具挨个搬进屋里,隔壁张婶也过来凑热闹,看着那些家具哎哎赞叹:“这是实木的吗?可真好看……贵吗?” “你买这么大的沙发?一个人住会不会太làng费了?” “哎这地板好看,实木的吗?” “甲醛会不会很重啊?最好晾个半年一年的……” 为了恭贺乔迁新居,阮杞和周雄合送了一台净水器,老赵不愧是铁公jī,磨磨蹭蹭到最后才送来了一副手写的对联。 别说,字写得还挺好。 周诩在公司里关系不错的朋友,合送了一台价格不菲的音箱,最让人意外的是梁笙,居然送了一台jīng致又功能齐全的烧烤架来。 梁笙能知道他的地址并不意外,问一下周诩公司里的朋友自然就知道了。 周诩盯着寄件人的名字,静默了许久:看来对方有看自己的朋友圈,只是从不点赞评论罢了。朋友圈里他拍了老房翻修的过程,应该是看见了他有个不错的院子才送了烧烤架。 周诩摸出手机,想给对方发点什么,想想又觉得没这个必要。 因为公司里都知道他俩的关系不错,他最初进公司,又是梁笙一手带出来的,既然朋友们都合送了礼物来,梁笙自然也不能落下。 他总是这样,将外在的一切都粉饰得毫无破绽。 他想了想,又打算将朋友圈对梁笙屏蔽,可这是他们如今唯一还有的联系——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他希望对方能看见自己过得很好。 没有对方,他能过得更jīng彩。 到头来,他也不过是俗人一个啊。 第20章 秘密(十) 周诩接收了快递,让工人帮忙将硕大的烧烤架放在了前院里。 字还没签完,就听山下闹腾腾的,片刻后有人上来说:“有车掉进一公江里了!” 围绕江城而过的江叫“一公江”,上城的这座山则叫“公山”。 据说是有什么典故的,虽然周诩在这儿长大,却也没有特意打听过。 几个邻居从屋里出来,张婶惊道:“怎么会掉进去的?哪家的车?” “说是几个驴友。”来人道,“去邻市旅游,路过我们这儿,本来是打算住一晚的。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把车开冰面上去了。这些人真是不要命……” 一公江到冬天会结冰,但冰并不厚,水面太宽,在上头走一走还行,车上去是绝对不行的。平日河堤边都有警车巡逻,这阵子也是恰好了,刚出了大年所有单位都忙,周边几个市搞了个联合培训,江城的消防、派出所都调了人走,一时人手有些不够,竟就出了这种岔子。 送快递的小哥收回单子,闻言也无语道:“总有些人嫌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