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按照推测,这个门应该暗藏杀机,即使不死也要伤。这都走了快十分钟了,一点动静没有。难道之前的推理有误? “陛下,我想起来了,我注意到有一点古怪,当时还没注意。现在一想的确是有些蹊跷。” “有什么异常吗?” “我们的火把。这火把越往里走越亮,越往外走越暗。进去的时候我们走得非常慢,所以没注意。我记得我们接到命令的时候,火把能照亮七八丈远的洞壁。但是一路跑到洞口才发现,火把只能照三四丈了。对了,陛下,你看这个撑火把的竹竿。” 士兵们把火把伸到崇祯面前。火把烧黑了离顶端十几厘米的距离的木杆,但焦黑的痕迹一直延伸到二十多厘米的长度。 “之前还没注意,这火把的确是越往里走烧得越旺。目测的距离可能有些偏差,但这个木杆可以说明问题。”说着,他把火把绑到了另一根竹竿上。 “陛下你看,我这样拿火把,只有离火几寸远的地方会烧黑。但我们带进去的火把烧黑了将近一尺的距离。陛下,这洞里果然有些古怪。” 越往里走火越旺?崇祯心里有了打算,里面估计是有大量可燃气体。 “你们进去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地形的起伏?往上还是往下?” “起伏很小,但隐约能感觉到是往上的。” 那就是比空气轻的气体了。如果比空气中,此时的隧道里面早就充满这种气体了。 “你们有没有闻到什么奇怪的味道?” “没有。” 崇祯和郑鸿逵相视一眼,点了点头。 “朕明白了。今日时候不早了,明日再来勘测吧。回营吧。”虽然神色平静,但额头上的冷汗出卖了他。 总算是能休息了,五六个小时的洞窟作业让几百人都精疲力竭,崇祯更是惊魂未定——这“休门”里八成有瓦斯,而且瓦斯的浓度还很高,高到能够显著地影响火把的燃烧情况。瓦斯爆炸的临界点只有5%,一旦队伍继续前进,火把就会引爆瓦斯,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到时候整个洞,甚至连整座山都有可能被炸塌,这几百号人包括崇祯自己都会化作齑粉,尸骨无存。 回到营帐的崇祯低头看了看自己靴子“回头打听一下鞋匠是谁,我要给他发块匾。要是他把鞋子做的结实一点,我就不会踢那个石笋...我要是不踢,那就真的要变成猪油煎了...” 【你打算写什么?这可是御赐匾额,能当传家宝的。你确定要给这个豆腐渣产品的制作人嘉奖?】 “那是当然。朕一定会手书‘好人一生平安’落款‘大明崇祯十八年的哦’” 【我有预感,这家人以后要是拿这块匾去参加鉴宝节目,一定会被砸掉。】 郑鸿逵走进了帐篷,在崇祯面前站定行礼。“陛下找微臣有何事?” “郑总兵,这个坑的情况你怎么看?” “陛下,单从规模和工程量来看,这洞里藏的东西一定非比寻常,否则不会劳师动众修筑这个洞穴。从布局来看,这里的主人也很狡猾,竟然一开始就用线索来把我们引上绝路。”他虽然已经回到了营地,他还是心有余悸。船上的水手说过矿难的事情。在地下矿坑,尤其是煤矿中,可能会出现一种“毒气”。这种气体无色无味,只是闻久了会有些头晕,但一旦接触到明火就会引起大爆炸。那个水手从前也是个矿工,他们的矿井就是被这种“毒气”炸毁,几百号人都被埋在下面。 “朕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么一看,这地方的主人好像另有深意。” “臣也想过这个。干燥的石笋实在是太明显,只要注意到一些蛛丝马迹,那些伪装的石笋很容易就会被全部发现。但仔细一想,石笋完全没有必要做这么拙劣的伪装——把原来的石笋敲下来再粘上去不就行了?这样不但省了雕石笋的功夫,还藏得很隐蔽。” “不错。这样来看,那容易发现的干石笋是在把探索者引向死路。发现真正的提示还得绕个弯才行。偏偏我们俩当时都没想到...” “陛下洪福齐天,自得神佑,我们也跟着沾光啊。” 崇祯白了他一眼。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直译成:“幸亏你丫走狗屎运了!要不然我们全都玩完。”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个先天八卦明显是画给我们汉人看的,换别人谁看得懂?这里的主人可能是想把什么东西交给汉人,又不想让外族人得到。但为什么要炸掉?用翻板陷阱弓弩都可以抵御外来者,为什么偏偏选择爆破整个洞穴?那不就玉石俱焚了吗。” “依臣之见,这里的主人宁愿和外人同归于尽,也不想让里面的东西流落到他人手中。那就很值得推敲了,是墓吗?那有防盗手段炸毁本体的道理。是宝藏吗?那就更不应该用这种破坏性的手段了。难不成里面藏着什么洪荒凶兽,一放出来就山河变色血流成河?” “算了,多想无益。既然知道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