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凌眼睛一亮,问。 “当然呀。” 谭玉微笑。 “边关落日,大漠胡笳。别有一番风味。” 说这话时,她是看着萧凌的。 微笑间,两人已经心意相通。 萧凌先是有些吃惊,接着,渐渐了然,最后,释然一笑:“那你,愿不愿意留在这?” 她这话,是问句。 但实际上,显然已经没什么疑问了。 谭玉握住了她的手,笑着望向远处的落日。 有些话,已经不用回答。 两人,早已心灵相通。 是的,她们两个都想留在这里。 因为京城有太多束缚,而这里,就仿佛另一个国度。 在这个国度里,她们可以自由自在。 关于这一点,谭玉在下马车看到这边关落日的第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因为,当时她就觉得,这里好美。如果没有战争,又有心爱的人在身边,那这里,就是最美的家啊。 而现在,萧凌亲口说了出来。 显然,她也很向往这样的生活。 这么多年,在边关,她早就习惯了。甚至,对她而言,这里,比京城更像“家”。只是以前,这里没有爱人,只有战争。但现在,有了爱人在身边,便什么都不缺了。 既然已经心意相通,两人便不再有任何犹豫。 给皇帝再修书一封,请旨,永守边关。 第19章 还钱还钱还钱 其实,原本萧凌还担心皇帝不肯。 因为皇帝一直是对她有所忌惮的。放手让她在边关,肯定不是皇帝的本意。 但在信的最后,谭玉添了几笔,直接告诉皇帝,她们已经知道了皇帝的女儿身份,只要她敢动她们,她们立刻把当今皇帝是女儿身的事,宣扬于天下。 到时候,才真是天下大乱。 谭玉相信,以那皇帝的智商,是知道该怎么选择的,也分得清忠jian。 其实,以萧凌的武功和势力,如果想谋反,早就谋了。 更何况,萧凌还知道皇帝是个女的。 只要她愿意谋反,只怕如今皇位早已易主了。 而且,有个秘密,皇帝知道,萧凌也知道: 其实,真正害死萧家的,并不完全是敌军,而是当今太后。 当初,萧凌还是个半大孩子,年轻气盛,在街上看到一个男子当街调戏少女,便直接打死了。 谁知,打死的那人,是当今太后的亲侄子。 那时候女子对娘家侄儿的重视与爱,可不是说说的。 那是真的放在心里疼着。 也正因为有个当今太后做姑姑,那小子才敢如此无法无天。 别人知道有当今太后如珠如宝宠着,也没人敢惹他。 谁知,却被萧凌这么个迷糊半大孩子,给直接打死了。 是的,是打“死”了。 死得透透的那种。 救也救不回来的那种。 太后差点哭死。 一打听,原来是萧家孩子gān的。 但那时候,萧凌一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状态,旁观者也认不得她到底是萧家哪个儿子,只听她自报家门说“小爷是萧国公府的”。 这太后排查不出人,便gān脆把整个萧家都连锅端了。 当然,不是正面端,而是背地里使yīn谋。 因为正面她不占理啊。 当街调戏少女,被路见不平的人打死了,也只能算活该。 当今皇帝还真不会无脑向着自己娘。 太后没办法,只能自己想法子报仇。 最后,选了个最愚蠢的法子,那就是让人在边关使坏,让人联系外族,里应外合,把萧家杀得一个不剩。 连女眷,都不放过。 唯有当时到处野的萧凌,躲过一劫。 这事,后来萧凌是知道的。 但她并没有找太后报仇。 更没有去找皇帝的麻烦。 只是有一次在跟皇帝喝酒时,旁敲侧击提到了这件事。 皇帝也懂。 这件事发生在皇帝新登基时,那时皇帝还年轻,虽然她智商在线,但毕竟没有完全掌握天下,所以太后才能在背后搞这些动作。 当初皇帝也为此跟太后大闹了一场。 甚至,放出狠话:“原来,在母亲心里,娘家侄儿,比皇儿的江山更重要!” 对于这个只知宫斗和重娘家、却愚蠢到自毁万里长城的母亲,皇帝是很失望的。 其实,原本太后对皇帝就不是很喜欢。她喜欢儿子不喜欢女儿,只是因为体质不好怀孕,又在怀皇帝时大病一场,被太医告知生完这一胎就不能再生了,这才把女儿当成儿子养。 但不管怎么隐瞒,女儿终究是女儿,儿子终究是儿子。她不喜欢女儿,只喜欢儿子。甚至,连喜欢娘家侄儿,都超过女儿。 因为在她心里,男的就是比女的珍贵。 所以,即便是后来自家女儿登基为帝,太后的内心也依然是更喜欢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