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医妃

神农银针凭妙医,白衣素手掌生死。   一卷圣旨风云变,名动天下显芳华。   ****   谢桥是现代医学天才,淡漠张狂,医术无双。   一朝穿越,沦为皇权博弈弃子。   她命如草芥,谁人可欺。   她是继母肉中刺,父亲心中耻辱,祖母眼中野种。   “野种就是野种,掉在凤凰窝也改变不了你杂毛野鸡的身份!”   “你是我这辈子的污点,若不是你娘下贱勾引,哪里会有你这孽障?”   “你娘是个娼妇,你是个小娼妇,休想踏入辅国公府门槛!”   风云瞬变,圣旨一出——   “皇上有旨,凡有神农后裔下落者,赏银千两!”   离京十五年的谢桥摇身一变,成为人人掷万金求一药的神农后裔。   一朝功成名就,声名远扬——   阴狠小人,难缠恶鬼齐涌而来,到处都是重重阴谋算计。   谢桥森然冷笑,既然避无可避,那就踩出一条血路。   开医馆,种药田,立医宗,医界以她为尊。   通海商,除倭寇,建势力,海上以她为霸。   斜倚在美人榻上,冷眼看着跪在地上的魍魉魑魅。勾唇冷笑——大鬼小鬼们,现在跪求?晚了!

作家 水墨青烟 分類 历史 | 319萬字 | 255章
第六十二章 怀疑
    直到散宴谢桥也没有理出头绪。
    摩挲手腕的佛珠,她若是知深浅的人,就该明白不能再深究下去。
    谢桥疲倦的靠在迎枕上,不再去想,寻思着哪日去安业寺会一会疤婶。
    容姝望着一脸倦色的谢桥,靠过去替她按揉额角:“祖父、祖母都希望二姐姐做太子妃,没曾想二姐姐不愿,将主意打到你身上。”说到此,满面忧愁。今日原是要选定太子妃,可出意外只定下侧妃。太子妃人选一日不定,她这心里头便不安:“大姐姐日后得小心。”
    太子与皇后显然是冲着她而来,只怕不会轻易罢休。
    “嗯。”谢桥缓缓地睁开眼,清冷的眸子似古井无波,深处却隐匿着一抹冷光。素手挑起帘子一角,吩咐车夫道:“去镇国公府。”
    容姝一怔,不知她为何突然改变主意。
    马车缓缓停在镇国公府门前,谢桥率先走下马车,站在紧闭的府门前。
    牌匾已经被摘,铆钉朱漆大门年久斑驳。门口虽然冷清,却并不荒芜,似乎一直有人在洒扫。
    婢女搀扶着容姝下车,一手捻着广袖,一手三长两短的敲门。
    片刻,门扉打开,一位七旬老者探出头来。
    容姝从丫鬟手里拿过一壶酒,递给老者:“去年酿造的桃花酒,如今桃树抽新枝,便来探望故人。老翁不弃,便拿去尝尝。”
    老者拿着酒壶,让二人进去。
    “这里一直有人守着?”谢桥看着干净整洁的门庭,心中惊诧。并不像她所想那般,杂草丛生。
    容姝笑而不语。
    谢桥苦笑:“我算歪打正着,若非让你一同前来,怕是连门都进不了。”想起容姝的那句话,并不是随意一说。
    “你不说,母亲也会让我陪你一同来。”容姝轻车熟路的带着谢桥去往寒烟亭。
    漫山遍野的芍药,开得正艳,如火如荼,似要将天际染红。
    站在寒烟亭中,将碧绿延绵的荷花池尽收眼底,池面陇上一层淡薄白色烟雾,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可惜了。”容姝感慨。
    不知是可惜李菁菁韶华早逝,还是可惜这里独特美景无人赏析。
    谢桥沉默不语,旋身望向山坡上的芍药。突然,目光一顿,凝在某一处。快步走去,半山腰上堆着一座孤坟。
    坟前立着一块无字碑。
    心思转念间,谢桥眉心一跳:“我娘?”
    她没有想到葬在荒郊野外的李氏,竟是埋葬在镇国公府,她生前最喜爱的地方。
    能有这个权利的人,除了当今天子,还有谁能做到?
    莫怪空置许久的镇国公府,并没有赏赐出去。
    容姝颔首。
    谢桥跪在墓前,磕三个头。手指抚摸着墓碑,李氏悬吊在房梁上,伸手想要最后触摸她一下的那一幕浮现在脑海,手紧握成拳。
    您放心,总有一日我会在您墓碑上刻下铭文。
    恢复名份!
    容姝拿起一旁放着锄草的小锄头,在墓碑后挖出一个小木盒,递给谢桥道:“我母亲颇受你母亲照顾,恰好舅舅在天牢当值,他记挂着你母亲的恩情,带出两封镇国公的亲笔信。我母亲还来不及交给大伯母,大伯母便出事了。”顿了顿,容姝继续说道:“有一封是长公主亲启的信,母亲去送往长公主府并没有碰见她,第二日便传来长公主暴毙的消息。”
    谢桥心一沉,长公主——
    为何又牵扯到长公主?
    拿过书信,当即要撕开,手一顿,谢桥塞进怀中。
    “母亲见你势单力薄,并不打算将此事告知给你。后来见你在京中行事艰难,决定告诉你好做防备。”容姝给谢桥提个醒:“出宫之时,母亲方才将书信的事告诉我。”
    谢桥一怔,柳氏之前只是告诉她李氏之墓在何处。
    而宫宴之后将书信告诉她……谢桥望向那巍峨的皇宫,难道这信里面掩藏着的事,与那里面的人脱不了关系?
    ……
    燮郡王府。
    夜风清凉,徐徐吹拂着庭院的清雅花香弥漫至书房中,冲淡满屋子的酒气,令人头脑冷静清醒。
    玉倾阑执着酒壶满饮一口:“他出手了?”
    “他以为万事俱备,我定会葬身在那里,所以连伪装都不屑。”秦蓦眼中闪过厉色,锐利不可逼视。微扬的嘴角,透着浓浓的冷嘲:“大约我最近行事作风,令他难以忍受,所以急着要我性命。”
    玉倾阑啧了一声:“你与三皇叔来往密切,他如何还坐得住?”
    秦蓦面色冷峻,到底是不择手段窃来的皇位,所以日日惶然不安。
    他的母亲、三皇叔与明帝是一母同胞,先帝曾言三皇叔心怀仁德,适合盛世为帝。而明帝则不然,心狠手辣,杀伐果决,适合乱世称帝。而今为盛世,便择三皇叔为储君。
    他的母亲听帝命,支持三皇叔。
    先帝驾崩,遗诏上的三皇叔,成了明帝。而从边关赶来的三皇叔,途中却摔断腿。明帝登基,他则去往封地,不得召永不得进京。
    镇国公忠心耿耿,不支持任何的党派。明帝继位,虽有疑心,却顺从君命。他的母亲因为明帝为夺得皇位,迫害手足而感到愤怒,便将一切告知镇国公。
    却没有想到,镇国公收集到证据,还未来得及公布,便被治了叛国之罪。
    玉倾阑道:“镇国公当年在牢中写了一封书信送出来,只可惜李氏已死,那封书信怕是毁了。”
    秦蓦陡然想到谢桥,伸手按在肩膀的伤口,冷笑道:“他疑心深重,当年火烧公主府,意欲毁去证据,可他仍担心东西落在我的手中。”转动着拇指上的扳指,眼底冷光不曾褪去。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嘴角扯出一抹淡笑:“你与玉儿都已不小,打算何时履行婚约,来我府中提亲?”
    玉倾阑脸上云淡风轻的笑,霎时一凝,挑高眉梢道:“今日之事,你就没有怀疑秦玉?”
    “啪——”
    书房门口传来打破碗碟的清脆声,紧接着响起林嬷嬷的惊呼声:“郡主,您没事吧?”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