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生蛊

她是一代武将孤女,他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平南将军。一份诏书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她眼中只有他,他却不愿娶她,身世迷离,使她备受冷落苦楚,这般苦楚却都是他给的。他命悬一线,她用自己的命为他种下同生蛊,换得他独活一世,是命运的捉弄,还是生离死别后擦肩而过的...

作家 卿宁 分類 古代言情 | 34萬字 | 126章
第四十五章 关前
    当秋天第一片枫叶落下时,雒丹军队已然渡过渭河,昭河流域,直达**以东,虽可直扑**心脏,但雒丹却宁愿慢慢收复,将脚下的寸寸土地包入囊中,最后将支离破碎的空壳子一网打尽。方显得英雄快意江湖,期间,屈昭也曾派钦差前来阻止,然而星星之火已然点燃,不形成燎原之势,怎可称为无畏无惧的好男儿?

    眼下,正**至秦州脚下的静安关,这名字乍一听文文绉绉,似一条伤春悲秋的长廊,然而静安关却承载万千历史,是赫赫有名的守据险山,攻占高地的绝佳地形,站在高高的关口,附近三十里敌人的动向便可看的清清楚楚,然而更糟的是,**的精巧暗器,兵甲弓戎全部集中在这里,而守卫此关的正是**有名的文将慕英,此人文官出生,早些时候曾高中京都状元,之后因武功出众,又被君上冠以武职,守此重关至今。

    连攻三日,利益利诱有之,遣兵强攻有之,然而静安关却依旧固若金汤,令雒丹头疼不已。傍晚在帐中,众人却都无心安寝,只在主帐研究破关之法。

    商议良久,却未有良策,这慕英果真是一名虎将,归降不可,杀之不可,只将此关守得死死的。难以攻克。

    雒丹已然急躁:“这么多人,却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慕英吗?”雒丹急迫的在房中踱来踱去,我军死伤已然呈增多之势,照此下去,恐怕还未伐至京都,军队便已埋骨他乡了。

    帐中鸦雀无声,经过这么多场大战。却未曾遇到过如此棘手的问题,众将皆急得满头汗水。

    一旁的青琳沉默不语,雒丹看她神思,似乎已有对策,急忙欢喜地问:“琳儿可有良策对付那慕英小儿?若再不过关,大皇子援军一到,我军便成了他们俎上鱼肉了。”

    青琳思付片刻,沉声道:“不算良策,只是救命之策。治病当取其痛处,我问你,那慕英可有何软肋?”

    众将均冥思苦想,之前久久不可攻克此关,皆是因为这慕英软硬不吃,既不贪恋女色,又不贪婪钱财,而是口口声声将君臣大义挂在口中,十分忠诚,若说他有什么软肋,众将士却想破头也想不出。

    雒丹眼神却肃然清明,显然心中已有了答案,目光灼灼看向青琳,青琳点点头,首肯了他心中的那个答案:“不错,是他的母亲。”

    众将皆十分讶异,半信半疑,这顽固不灵的慕英大将,刀枪不入,所惧怕且关切的竟是一个女人?说出去不禁令人啼笑皆非。

    青琳看出众人心中疑虑,解释道:“慕英的母亲曾是屈昭众将,也是这辽辽中土上第一名女将,擅兵戎,精通兵书,她一生**无数,慕英自小便十分崇拜母亲,事事听从,虽年少有为,得君上器重,然而业也未曾叛逆过母亲意愿,是个十足的大孝子。”青琳喝了口水,清清嗓子接着道:“然而五年前,慕英的母亲却不知何缘故,

    兀自削发为尼,在关内以北天境庵修行。慕英会时常去探望他的母亲,也依旧对母亲敬重有加。”

    一名副将沉思道:“那我们只要说服他的母亲,让我们出关放行便可?”

    雒丹点头道;“理论上是这样,然而一切都是徒说,既然现无良策,便试试这法子,看是否可行。明日我亲自去一次天境庵,方显诚意,你们都不必跟来。倘若人多,反而容易招摇暴露目标。

    青琳关切道:“不如我同去,女人之间也好说话些。可好?”

    陈副将哼道:“你是朝廷派来的人质,心自然也是和朝廷那些小人一气,万一中途去通风报信,岂不是置我们太子殿下于险地。”

    场面一时变得尴尬起来,众将都缄默不语,青琳也低下头,她虽已对朝廷绝望,对秦夙失望,可到底是秦家之人,太子之人怀疑她也无可厚非。却听雒丹轻笑道:“沐姑娘是我请来的客人,不是什么人质,你们可记住了?还有,以后这样的话我不想再听,沐姑娘的为人,我自然清楚,不必他人旁议。青琳,明日你便同我一起去。”

    议事结束,人群退散之际,青琳分明听到不远处传来议论之声:“太子殿下如此沉迷于这个女人,看来终有一日,也会毁在这个女人手中。”

    青琳心中不禁大惊,她如何便已经牢牢地同雒丹联系在一起?难道自己的心已然慢慢向这个温柔的男人靠近了吗?”

    第二日一大早,青琳便同雒丹早早装扮,向关中走去,因人群多而杂,那些看守关口的士兵也无法分辨哪些是百姓,哪些是奸诈之人,又怕难以同慕英交差,只得看衣着普通,不着兵器的人,便通通放行,此番青琳与雒丹正着了寻常百姓的衣裳,又未带兵器,便轻易地过了关。

    看着青琳布衣飒爽的样子,雒丹不禁轻笑道:“不曾想到你穿着平民家百姓的衣服,却也掩不住一身的芳华,瞧瞧刚刚过关之时,那些守将的眼睛都要看直了。”

    青琳得意道:“那是自然,我的风姿自然不是世俗可以比拟的。”

    雒丹揶揄道:“只是随意夸奖你两句,便这般不知天高地厚,哪日我定找几个人好好夸你一天一夜,看看到时你会不会踩着你那院子的屋顶登上天去。”

    这么些日子同雒丹斗嘴,青琳的嘴皮子功夫却是越来越厉害,她轻笑道:“若说我能登上天去,一定向玉皇大帝禀上一禀,让你生一脸麻子,长成一个窝瓜。”

    雒丹听后,不禁不气,反而拂了拂粗布做的袍角,得意道:“可惜要让你的愿望落空了,本将军依旧这样风姿**,风魔万千少女,还有你这样的少妇。”

    午后时分,二人才到了天境庵,这里处于关内极偏僻之地,然而香火极旺,想来也是一片福地,来参拜进香的人络绎不绝,似要将这里的门槛都踏破。

    雒丹轻车熟路地找到住持,施了一礼道:“我等是昔日慈宜师太

    门中侍从,因感念师太昔日照拂,又要返乡归田,特来亲自拜谢师太多年照拂,望住持成全。”

    然而这住持却颇不通人情,却又有礼道:“慈宜师姐已然遁入空门,自是不问世事。过往恩德皆是过往云烟,昔日赐予你们的恩德,你们日后多多心念佛门,多多积德行善便是,至于这见面便不必要,师姐不喜人多喧哗,两位还是请回吧。”

    雒丹正要反驳,却听青琳嫣然一笑道:“可是家母身前备受师太照料,此前家母已然仙去,却又一番话要我亲自说与师太,不可泄于旁人,还望住持通个方便,我们二人日后自然会多多进奉香火钱,心念佛恩。”说罢,不动声色的将一锭金子放入住持手中。

    那住持态度却已刚才大有不同,堆笑道:“既然如此,那么请二位施主 稍等片刻,我去向师姐禀报,之后二位施主随我进去便可。”

    待住持离开之后,雒丹笑道:“你倒有法子,却不曾想这佛门清净,红尘之外之地,却也有此等贪婪金钱之人,真是令人叹兮。”

    青琳望着住持远去的身影,叹惋道:“这世间风云变幻,更迭的是朝代民族,天地万物,然而最不能更迭的便是财可通神,更何况是这偏僻之地的一介住持。”

    片刻之后,住持回来笑道:“师姐请二位施主进去叙话。”低头见了一礼之后,便引着二人向内堂走去。

    这庵虽然偏僻非常,然而内里布置却十分雅致,竹林流水,远处可见袅袅炊烟,的确是修行极佳之地。

    绕过之处回廊之后,便见林子一处隐蔽的小屋,被绿色青松遮蔽,虽已是深秋,门前却依旧是郁郁葱葱的绿,这慕老太太,也着实是个风雅之人。

    通禀过后,青琳与雒丹二人便推门而进,远远的佛像前,依稀可见一名头发花白之人,那人面目祥和,难以想象是一介武夫的母亲,周身毫无戾气,尽是亲和之气。

    青琳作揖道:“慕老太太,我是大靖忠义夫人,沐易行将军之女沐青琳,此番特来探望您,未曾知会,便莽撞求见,还望您多多海涵。”

    雒丹也拂了拂手道:“慈宜师太万安。”

    那老太太放下手中佛珠,转头看向他们,微笑道:“我这寒舍能迎来太子殿下大驾,实在是这蓬荜的荣幸,粗陋之地,还望你们不要嫌弃。”

    雒丹轻笑道:“怎么会, 你同意见我们,已是我们天大的福气,是我们应当好好感谢您才是。不过老太太,我很好奇,你是怎么认出我是太子?”

    慕老太太笑道:“昔年京都君上六十寿辰,老身曾有幸得宋元帅相邀,在宴会中看到过太子殿下,另外此番你的军队与我儿的军队打得不可开交,做娘的又怎会不知?”

    雒丹笑道:“倒叫您看了笑话,那么我此番用意,老太太应当猜得出。”

    慕老太太笑得愈发让人难以捉摸,她点头道:“自是晓得,不过我不会答应。”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
无广告、全部免费!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