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您?”采chūn试探着问,不解她这次怎么改了主意。 “随他吧。”季雁来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不想动弹。 荣王心有知心人,对她无意,她也不准备掺和。之前便刻意惹他不喜,为的是让他痛快点和离。可现在……皇帝虎视眈眈,她这荣王妃的身份好歹还有点用,就不做多余的事情了。 几个婢女不知所以,只当她改了主意,就没再多言。 看着手中的帖子,季雁来递给采chūn让她收好,说,“准备笔墨,” 帖子是宸华长公主送来的,言道府下人送来了一株罕见的珊瑚,想开宴邀大家一同欣赏, 宸华长公主喜欢热闹,这样的宴会一年大大小小会办个十几次,没什么稀奇的。 她最近神思懒怠,心烦意乱,根本不想出门,就亲手书了一张帖子拒绝了。 书房一时安静。 另一处院中,寇元嘉看着手中的书卷,不多时,却忍不住看了眼门口。 来来往往的只有他这里侍候的侍人和婢女。 不多时,侍人过来禀报,说收拾好了。 也就是说可以走了。 “嗯。”寇元嘉应了一声,漫不经心的伸手一递,侍人立即双手接过书卷,他一整衣袖,迈步前行。 出了院子,走过回廊,穿过青石板道,大门在即。 寇元嘉抬眼一扫,目光不由一定。 门口只有侍卫和下人。 季雁来这次没来? 他脚步微顿,之前他每次离开,季雁来都会过来相送的。 他有些怀疑,可直到他出了门上了马车,也不见那个该出现的人。 欲拒还迎? 寇元嘉下意识想,却不由想起了季雁来乖巧看着她父亲的那个眼神,心中一顿,继续翻开了书。 管她做什么,他都不想理会。 马车轻轻一晃,寇元嘉身形不稳,抬眼随意一扫。 门口,依旧空无一人。 马车渐渐前行,身后的荣王府安安静静,没有丝毫喧闹之声。 不知不觉,寇元嘉手中那本书竟已许久没再翻动过了。 旁边侍人看着自家王爷淡了些许的笑容,不由往后缩了缩。 马车一路向西,最后在城西一处别院停下。 里面亭台楼阁,不似王府富丽堂皇,处处细节都透露着雅致秀美。 中门大开,马车直接驶了进去,寇元嘉刚下了马车,就听得脚步匆匆,一抬头,便看见穿着月白色衣衫的秀美佳人款步而来。 虽姿态端庄,可看其略有些飘动的裙角,便知她来时定是有些急的。 正是他的心上人,舒宜真。 “宜真。”寇元嘉温润轻笑,上去扶住了女子的手臂。 “王爷,”舒宜真握住他的手,也笑的十分开心。 两人握着手一路进了屋,婢女上前伺候寇元嘉换了外袍,点上熏香,再呈上他最喜欢的茶水,处处都妥帖细致。 两人许久未见,自是一番温情,等到午膳后寇元嘉去小睡,舒宜真才抽出时间,闲坐堂中,听着身前侍人的小声禀报。 “你说,王妃这次没再送王爷?”之前也还罢了,等听到这一句,她忽然打断。 下面的婢女点了点头。 舒宜真不由攥紧了手,心中发沉。 她不怕季雁来一如从前般热络讨好荣王,但是她怕季雁来这样冷着荣王。 没人比她更懂屋内躺着的这位王爷。 她微微侧首,眼眸落向寝室方向,一举一动间都是数不尽的温柔婉约。 看来,要快些了,她心想。 *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城中的热闹饶是季雁来在荣王府都能感觉到。 窗扇大开,城中半边天都是亮的,可以想象那里的灯火是何等通明。 季雁来歪在榻上看着,不想动弹。 几个婢女看了心里着急,王妃速来是最爱热闹的了,往年的上元灯节一次都不会错过,可这次竟然不去,再一想之前太医说心中积郁,更是坐不住,忙连番上前轻声劝说。 一个说听说今年灯会有新鲜的花灯,样式稀罕,从未见过。 一个说听说烟花张家今年研制出了新样式,漂亮至极。 一个说针线房做出了新衣,新首饰匠人也已经打了出来,正适合穿戴出去。 季雁来有些心动,可整个人都提不起劲,不想动弹,还是摇了摇头。 最后还是采chūn灵机一动,说,“老爷若是知道您竟没去灯会,定然会担心的。” 她口中的老爷,自然就是季雁来的亲爹,季大学士了。 这句话才算是劝动了季雁来。 一番收拾后,一行人终于启程。 灯市如昼,人头攒动,纷至沓来。 季雁来换下了她那一身华丽雍容的妆扮,穿着青衣素裙,面覆轻纱,带着采chūn等四个贴身婢女四处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