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韶连忙摇头,“绝不想用。” “嗯,那个标题其实还成。只是说教的味道太重。你这论文么,以我的感觉,就是愿意读的人来读一下,不愿意读的人,你也不强求对吧。” “对,对。”陈韶连连点头,“这就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我觉得其实没几个人会信。当然了,也没什么人肯看吧。” “既然如此,我看你对这个倒是很上心。为什么?” 这个问题让陈韶一时无语,思忖一阵才尝试着答道:“我就是放不下一些想法。” “放不下么?”王教官好像很能理解般的点点头,随即拿起笔写了几个字,“既然如此,最好是一个类似教科书那样的名字。简单明快,譬如陆战概论,步兵战壕概论,基础炮兵射击术。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没兴趣的人也不会想去翻。” 陈韶猛然觉得有了思路,稍一思索,再次拿起笔写下三个字“总体战”。 “……妙啊!”王士珍赞道。再一品味,忍不住拍案叫绝,“太妙了。” 陈韶干笑两声。这名字就如王士珍的建议,简单,冷漠,也有学术气。除此之外,和‘妙’字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只能说道:“还请教官指点内容。” 王士珍让陈韶做好,就论文里面的内容探讨起来。 陈韶原本是真的想请王士珍给自己的论文斧正一下,不过自己是步兵专业,并非战史系的学员。最初就试探着拿了全部论文稿子过来,却只是请王士珍给看看大纲。 过程已经达到陈韶期待的最好局面,王士珍看完了论文。 现在就论文内容讨论起来,陈韶发现王士珍只怕早就有类似的想法。 一场将所有列强都卷入其中的战争,一场将整个世界都卷入其中的战争。 陈韶知道战史系的教官们认为几百年来世界大战早就爆发过了很多次,只是烈度一直不高。自己只是认同和学习了教官们的观点。这就已经缺乏独创性。 至于里面的细节,大部分是军校里面的诸多知识为基础,加上陈韶到欧洲那次的诸多见闻,以及在德国军校短期班的培训内容,加上在德国图书馆内阅读的一些文献。最终拼凑起来的。 虽然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有了不少感悟和思路,却也没能得出什么不得了的结论。只是将这些东西在逻辑上进行了推导,得出一个尽量自洽的内在逻辑。这部分内容,马永亮出力非常大。 让陈韶坚持到现在的原因,只是因为陈韶相信母亲的预言。或者说,陈韶相信母亲不会做出玩笑般的预言。 此时听王士珍的讲述,陈韶竟然生出些退缩的心情。自己这论文的确不行。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一篇基本是为了自己对母亲的信念而催生的东西,写给自己看的东西,写的不好又怎么了? 王士珍好像不知道陈韶的想法,他倒是兴致勃勃的说了许多。最后果然如他所说,还带着陈韶去军官食堂吃了顿夜宵。 第二天,陈韶先把论文标题给写上。之后半个月,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能写出来的内容都给填进去,理顺一下思路。错别字都没详查,就定稿了。 此时已经到了1902年岁首。四年级生接到了命令,要大家立刻开始准备毕业论文。 有这更紧急的事情,陈韶赶紧把兴趣组论文《总体战》交上去,随即全身心投入到论文准备之中。 岁首过后,就是春节。四年级生全部不放假,就待在军校中准备论文。 军人么,就是这么个职业。一声令下,刀山火海都得上。别人阖家团圆的时候留在军营中更是天经地义。 大年三十,四年级生们总算得到了三天休假。虽然不能出学校,好歹也是假期。军校食堂提供了热腾腾的饺子,随便吃。酒也不限制。 大伙聚集在一起,自然而然就谈起到底是哪里出了战事。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没人相信这是一场虚惊。可到现在都没有战争的消息,正因为如此,更让学员们确定,一定是出事了。 “我觉得是暹罗。” “暹罗的话,不该出动海军么?这动静,会是更大范围的战争。我觉得是和俄国打起来。应该是中亚那边出事了。” “我们和俄国是争夺中亚,不是互相开战。要是说边境线够长,为何不是北扶桑洲?” 虽然还是不知道哪里出事了,但是根据这动向,学员门都认为绝不是一条小战线上出事。 有人忍不住,喊道:“不说了,反正不是朝鲜。来,先喝了,大家新年快乐!” [58.第58章 紧急征召(三)] 迎风踏雪,保定陆军学院校长宋岚中将在大年三十走进大周总参谋部的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