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 生意? 對我大唐百利而無一害? 杜如晦房玄齡皆吃了一驚。 好大的口氣。 李安之笑道:“不知兩位大人對雕版印刷術有何看法?” 房玄齡搖搖頭道:“華而不實。” 杜如晦亦是搖頭,說道:”造價太高,實用性又太差。“ 彼時,唐朝書籍多以手抄為主,手抄速度極慢,往往一本書就要花費好幾日的時間。 而雕版印刷術剛剛出現,刻字費時費力,一旦出現錯別字就要推翻重做,所以並未普及。 這也是為何唐朝書籍手抄本為主的原因。 李安之笑了笑,如他所料。 “敢問杜大人,房大人,若小子這裡有一法子,既省時省力,造價又不那麽昂貴。” “最關鍵是,它不需要製作固定雕版,不拘泥於某一本書,想印什麽書就印什麽書。” “二位覺得這法子是不是百利而無一害呢?” ”對大唐是不是一件幸事?“ 杜如晦呼吸急促起來,他沉聲道:“小李公子,你可知道你說的什麽?” 房玄齡沉默下來,心臟撲通撲通亂跳。 空氣有些凝固。 若這是真的,書籍的成本將會大肆下降。 只要朝廷控制這個技術,那麽就等於陛下輕而易舉的把寒門仕子的命脈握在手中。 陛下現在最頭疼什麽? 沒有自己的人才。 雖然已開始推行科舉製,但想以此招攬人才,這又談何容易啊? 書籍價格昂貴,寒門子弟讀不起書,到頭來參加科舉的還是那些世家子弟。 一旦書籍的成本下降,寒門子弟讀得起書,這就意味著七宗五姓操控讀書人仕途的局面被打破。 這對於大唐,對於陛下來說,都是一大幸事! 李安之鄭重道:“小子知曉此事的重要,怎麽敢拿此事說笑。” 房玄齡雙眼發光,直勾勾地看著李安之說道:“小李公子快請講!” 李安之說道:“在此之前,我想要大人答應我一件事。” 杜如晦二人齊齊點頭,“但說無妨。” 李安之深呼吸口氣說道:“既然是生意,那我需要錢。” 杜如晦:“······” 房玄齡:“······” 房瑤漪噗嗤一笑,這小李公子還真是掉進錢眼裡了。 看著幾人神態各異。 李安之尷尬地撓了撓頭解釋道:“沒辦法呀,我剛租了新門市。” “結果渡酒肆被燒了,沒辦法,這讓我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啊。” 杜如晦滿頭黑線,心裡卻偷偷松了口氣,他還真怕是什麽過分的要求。 只是要錢的話那就好說了。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都不是事兒。 當即揮揮手說道:“沒問題,朝廷最不缺銀子了。” 李安之瞥了他一眼,暗暗腹誹:敢情前陣子急的沒錢買糧的不是朝廷一樣。 房玄齡此刻心急如焚,催促道:“小李公子,你就別賣關子了,這技藝到底是什麽?” 李安之不急不慌地說道:“那我就不賣關子了。” “大人,您也知道現在的雕版多用木材製作,木材用久了極易損耗,拓印出來的字跡也變得模糊。” “但若是把木材以膠泥代替,是不是就降低了損耗?” 杜如晦與房玄齡眼前一亮,紛紛點頭稱是。 李安之笑了笑接著說道:“用膠泥製作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然後用火燒硬,” “而後將這些膠泥活字按分類放進格子中,若是有需要使用時,便將膠泥活字挑出排列。” 隨著李安之的話,杜如晦隻覺得口乾舌燥,嘴唇不住的顫抖。 這法子實在是驚為天人。 原理說起來並不算難,可難就難在是怎麽想起這個法子的。 房玄齡和杜如晦嘴唇顫抖的越來越厲害,但眼睛卻越來越明亮,死死的盯著李安之。 “你這技藝···叫什麽?” 李安之憨厚一笑,說道:“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活字印刷···” 杜如晦手中酒杯應聲落地,摔個粉碎。 難怪小李公子說他能讓潞國公的事傳遍長安,難怪他想要控制輿論來逼迫陛下。 時至今日,杜如晦不得不以重新看待李安之。 這個瘦弱的商賈少年體內仿佛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他絲毫不會懷疑下一刻,這小子還能說出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東西。 幸虧這小子是大唐嫡長子。 幸虧這小子心思不歪··· 不然··· 而房玄齡此刻仍在倒吸冷氣。 一旦李安之成功造出那活字印刷的模子,在極短的時間內印刷出成千上萬張寫滿潞國公事跡的紙張來。 到那時,若是將這紙張在長安四門拋散。 不敢想象。 難以想象。 最關鍵是手抄版有跡可循,根據字跡可以分辨一二。 但若是印刷出來的,那可真是··· 李安之絕對有本事操控長安三百多萬百姓的輿.論走向。 而房瑤漪美眸微眨,盯著李安之好奇的看著。 這小李公子究竟是何人,莫不是天上神仙? 李安之笑的很淡定,小樣,看你們這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我肚子裡的東西還多著呢。 “杜大人,您說我這技藝值不值百兩黃金?” 杜如晦脫口而出:“何止百兩,就算是賞賜千兩也不為過!” 話剛出口,杜如晦心中閃過一絲不妙,抬眼正看到李安之那得逞的笑容。 說起來上次解決籌糧的辦法,陛下還沒有進行賞賜,再加上這次,怕是小李公子要被招進朝堂了。 頓時意識到自己失態了,輕咳一聲道:“小李公子如此和盤托出,難道就不怕我不認帳?” 李安之搖搖頭說道:“我相信杜大人的為人。” “況且這是為天下讀書人謀福的事,即便不給錢財,小子也不會有怨言。” 這兩句話說的是大義凜然,其實李安之心眼多著,早就留了一手。 你隨便偷,能學會我跟你姓,且不說印模該怎麽做,粘墨印刷你都搞不明白。 聽聞此言,杜如晦緩緩點頭,小李公子果然是大家風范, 當即心頭一熱,站起身便是一拜道:“我替大唐寒門子弟先行謝過小李公子。” 這可把李安之嚇了一跳,慌忙起身扶住杜如晦,“杜大人,可不敢折煞小子。” 杜如晦呼吸越來越重,顫抖著說道:“小李公子,當得起這一拜!” 房玄齡聽聞此言,緩緩起身,跟著微微躬身。 這群大臣,心系李唐江山。 更心系天下所有好學問的讀書人。 能居高位,自然能屈能伸。 昔年有劉備三顧茅廬請臥龍出山。 他二人又能高貴多少? 這一拜,拜的不是李安之。 而是那顆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 李安之看著自我感動的兩人,心裡有些尷尬。 我其實就是想賺點錢,升華那麽高,實在並非我所願啊。 李安之用力擠出兩滴淚水。 一手扶著杜如晦,一手扶住房玄齡說道。 “大人何須如此,我李安之既生為大唐子民,當滿腔熱血為大唐著想!” 這一番話,說的杜如晦二人心潮澎湃! 李安之繼續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 “我輩大唐子民當維護大唐榮光在所不辭!” “錢財,乃身外之物!” ”我李安之從不是見錢眼開之···臥槽?“ 話還沒說完,眼角突然撇到杜如晦詭異的笑。 當下心中咯噔一聲。 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