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卷宗之疑(3) “來,阿蘇,咱們先回房去吧。” 看了夏鈺一眼,言瑾抬手扶著紫蘇向不遠處的走廊快步走去。 她手中握著的那隻手,不複雲城那時的溫熱柔軟,而是冷冰冰、僵硬硬,微微地還帶著幾分顫抖。 言瑾在心裡默默地歎了一口氣,他們兩個人這又是何苦呢? 方才她們路過沈仲淺的身邊時,她分明看到了沈仲淺臉上劃過的淚痕。 月升月落,又是一夜過去。 言瑾看著坐在房間裡一言不發的紫蘇,心裡不由得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昨天被她帶回房間的紫蘇倒是沒有再鬧著要走,反倒是異常聽話的依著她的要求洗漱、更衣、吃飯,甚至睡覺。 然而,卻始終沉默著一言不發,不管她怎麽問,怎麽勸,都是一言不發。 而今早起床洗漱之後,紫蘇便又是那副沒什麽表情的樣子,安安靜靜的坐在窗邊,不發出一丁點兒的聲音。 “阿蘇,我先出去一下,早飯你多少吃一點兒,不要餓壞了身子。” 言瑾歎口氣,對著紫蘇出聲說道。 在這邊問不出怎麽回事,那就去夏鈺那裡瞧瞧吧,指不定他能問出些什麽來呢? 紫蘇似是條件反射一般地點了點頭,仍舊是沉默著。 言瑾無奈地搖了搖頭,推開門走了出去。 屋外陰雨連綿,冷風夾雜著潮濕的水汽向她撲來,言瑾覺得有點兒冷,裹了裹身上穿著的衣裳。 她走到夏鈺的房間之外敲了門,夏鈺沒開口讓她進屋反倒是自己開門走了出來。 透過那開門時的縫隙,言瑾看到了沈仲淺坐在屋子裡的模樣—— 沉默,呆愣愣的沒有表情。 夏鈺衝著言瑾那詢問的目光搖了搖頭——他也什麽都沒有問出來。 “這兩個人現在這副樣子,到底該怎麽辦?” 被夏鈺攬在懷中感覺到暖和了許多,一起向著存放卷宗的屋子走去,言瑾歎息著問出聲來。 “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兩個人什麽都不說,個性又都那麽倔強,除非他們自己願意,旁人真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搖了搖頭,夏鈺的嗓音裡帶著無奈和歎息。 “夏鈺。” 言瑾仰頭,正正地看著夏鈺。 “嗯?怎麽了?” 夏鈺低頭,眸子裡有些奇怪。 “以後不管發生什麽事,不管是你還是我,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們都要及時溝通,都要及時告訴對方。 我希望有事情的時候,兩個人能一起面對,而不是互相為對方好,卻又互相傷害了對方。” 一字一頓的出聲,言瑾說得鄭重其事。 “好,我答應你。” 不假思索,沒有猶豫,夏鈺徑直答應了出聲。 這些,也都是他的心中所想。 不管發生什麽事情,都要兩個人一起去面對,否則,又何談在一起? …… 芍藥谷的陰雨連綿,淅淅瀝瀝的下個沒完,似乎,今年的雨水來得有些早、有些豐沛。 住著四個人的院子裡恢復了一種“詭異”的正常,他們四個人每天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一起照顧院子裡的草藥,也會分開各做各的事情。 事情似乎是發生在某一天的某一個時刻,研究了一上午案件卷宗的言瑾和夏鈺一推開房門,便看到了院子裡正在一起照顧草藥的紫蘇和沈仲淺。 他們兩個人一個撐著傘,一個在傘下彎身給草藥修剪枝條。 在聽到身後的動靜之後,他們一起轉過身來對著言瑾和夏鈺笑笑,用再正常不過的語氣說著午飯的事情,而從那以後,這院子裡又恢復了最初的平靜,正常的仿佛那大雨裡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只是言瑾總覺得,這樣的正常,著實有些不太正常。 然而卻也沒有什麽別的辦法,無論是爽朗的紫蘇還是謙和的仲淺,兩個人對那天的事情隻字片語不提,她和夏鈺便也只能當做這事情並沒有發生過一般。 “夏鈺,我還是覺得這卷宗裡顯示出來的案子有問題。” 看了一眼在廚房裡忙忙碌碌的紫蘇,十分自覺地沒有過去添亂的言瑾,沉了沉心思,對著夏鈺開了口。 “是哪裡不對?” 夏鈺轉過目光,認真地看著嚴謹。 “我覺得,就卷宗裡的驗屍報告來看,這些凶殺案的凶手,很像是兩個不同的訓練有素的殺手做的。” 黛眉輕蹙,言瑾將這些天的發現說了出來。 “兩個人?” 夏鈺的眉毛皺了起來,看向言瑾的目光裡更多了幾分認真——這一點,是他從來沒有發現過的。 “在翻看驗屍記錄的時候我注意到兩個問題,有的受害者的致命傷口旁邊會有一個小小的記號,而有的則沒有。 你看,比如說這裡,這份驗屍記錄就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抬手拿過一本打開的驗屍記錄指給夏鈺看,言瑾繼續出聲說道: “最開始我沒有太在意,以為是凶手偶爾為之,或者說是在殺害被害者的時候,附近有什麽東西不小心留下的印記。 但是後來我又發現了幾份有這樣記錄的,雖然記錄的語句並不完全相同,但如果大致估測歸納一下,形容的應該是同一種痕跡。” 言瑾一面說著,一面又抬手遞給夏鈺幾份驗屍記錄。 夏鈺低了頭凝神去看,果然看到那驗屍記錄上寫著“傷口右下方有圓形痕跡”、“主要傷口旁邊另有兩個小傷口,一個是狹長刀傷,一個是邊界圓弧的傷痕”、“受害者身上有空心環形的小傷口”…… 描述形容情況不一,然而卻是切切實實地能夠看得出來,他們描述的,都是一個圓形的傷痕。 “我覺得這並不是巧合。” 看到夏鈺的神色變化,言瑾繼續出聲說道。 “但是有這種記錄的並不多,其他的我沒辦法確定究竟是受害者的遺體上並沒有這樣的傷痕,還是說仵作沒有記錄下來。” 畢竟,這案子發生在大胤王朝各地,有如同京城、雲城這樣的大地方,也有如同桃花鎮那樣的小地方,對當地仵作的要求,自然也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看待。 只不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