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武疑惑道:“雖然你與老衛交好,但是現在衛字營的掌控權,實質是在他幾個兒子手上!” “用他們,絕對沒有周字營好用!” 蕭宇笑著解釋道:“正因為如此,本王才要帶上他們。” “讓他們見識一下,宇字營的厲害!” 此舉,他是要降服衛字營,擴大自身在大梁軍隊裡的影響力。 至於周字營,只要周成武在,絕對不會有問題! 周成武明白了,笑道:“殿下雄心,老夫不能及!” 蕭宇起身離開道:“本王就逗留了,還要去上國柱那裡要兵!” 周成武囑咐道:“殿下,與老衛說了之後,再去一趟兵部要一道調令,才符合程序!” 蕭宇點頭道:“多謝周老提醒!” 周成武對孫女說道:“夢靈,送送殿下。” 周夢靈把蕭宇送到門口,眼神銳利的問道:“殿下,你會殺了蕭景吧?” 蕭宇笑道:“放心!” “本王沒有忘記當初的承諾,一定手刃蕭景!” 周夢靈眼神溫柔下來,欠身施禮,展露別有的風情,道:“恭送殿下!” 蕭宇坐上馬車,向國柱府駛去。 周成武見周夢靈回到廳堂,歎道:“宇王如此急著掌權,不知道是好是壞!” 周夢靈道:“當然是好事!” 她最怕的,就是蕭宇是軟蛋。 國柱府,上國柱衛明駿聽到下人匯報,連忙趕到門口迎接蕭宇。 施禮道:“老臣參見宇王殿下!” 蕭宇扶起衛明駿道:“外面冷,裡面說!” 兩人進入廳堂,衛明駿祝賀道:“恭喜宇王殿下,此去南下剿滅叛亂,必定立功!” 蕭宇笑道:“本王來此,正是為此次南下!” 衛明駿心中疑惑,臉上真誠的說道:“殿下何事?” “但請吩咐,老臣一定幫忙!” 他絲毫沒有往借兵上想,畢竟這種事情,應該找周家。 還以為,類似之前拍賣會的事情。 蕭宇道:“本王想借你衛字營,一萬精兵!” 衛明駿聽到這話,笑容瞬間停止,陷入思考之中。 他很快做出決斷,又露出笑容答應道:“好!” “老臣一定給殿下安排好!” 既然已經與蕭宇交好,現在蕭景又倒了,將來帝位非蕭宇莫屬,綁定得深一點又何妨! 事情解決了,蕭宇就起身告辭道:“接下來的事情,就麻煩衛老了!” “本王還要去一趟兵部,請一道調令!” “明日,本王就去軍營調兵!” 衛明駿起身恭送道:“請殿下放心,老臣一定給殿下挑選精兵良將!” …… 兵部是周成武的地方,蕭宇去了一說,兵部尚書廖河山,立刻安排調令。 這一些事情,等蕭宇忙完,再回到王府時候,天都已經黑了。 蘇如煙也從作坊遠去,回到了王府。 兩人一起吃過晚飯。 通常,飯後的時間,一人去書房,一人去刺繡。 明日就將分別,兩人沒有做自己的事情。 蕭宇只是去了一趟書房,把隱秘的資料都燒了。 然後早早回到臥房,與蘇如煙恩愛。 翌日,蕭宇早的起床,看著還在熟睡的蘇如煙,輕輕一吻便起身離去。 整個王府,從昨晚就開始在準備,他什麽都不需要帶,直接就可以走了。 蕭宇在離開前,特意叫來護衛統領吳響和總管興發,說道:“此去,本王隻帶一百護衛,你們留守王府,一定要保證如煙的安全!” “喏”,吳響領命道:“臣一定不讓蘇如煙王妃受一點傷害!” 老太監興發卻問道:“殿下,書房呢?” 蕭宇在的時候,一直對書房格外重視。 甚至書房需要打掃時,都隻讓他親自打掃,所以才此一問。 蕭宇道:“本王沒有回來之前,誰都不要進入書房!” 昨天的時候,該燒的已經燒了,書房沒有任何隱秘的東西。 蕭宇穿上甲胄,坐入馬車之中,安排道:“本王去皇城駐軍調軍,派一人去宇字營傳令,城南門三裡地集合!” 一個護衛領命道:“喏!” 蕭宇在護衛的護送下,來到了皇城駐軍營地。 皇城駐軍還是很給面子,被調動的一萬軍隊,早早的集合,等待蕭宇檢閱。 一個身穿甲胄,腰間掛陌刀的將領,主動上前道:“臣致果校尉,衛塵銘,殿下點的一萬大軍將領!” 蕭宇看過去,男人相貌普通,眼神卻非常堅毅。 他問道:“衛家人?” 衛塵銘回答道:“衛家旁系。” 蕭宇點了點頭,掃了一眼氣勢高昂的士兵,又對衛塵銘問道:“多少騎兵?” 衛塵銘自豪道:“回殿下,三千騎兵!” 大梁軍隊中,騎兵能佔到三成,足以驕傲了! 蕭宇微微一笑,才三成…… 他沒有給士兵訓話,來一個沙場點兵。 本來帶上這一萬士兵,就是為了展示宇字營的武力。 讓一萬士兵當觀眾。 他轉身回到馬車上,對衛塵銘說道:“跟我走!” 衛塵銘詫異的問道:“殿下,不點兵嗎?” 點兵就是拿著花名冊,一個個點名字。 蕭宇道:“不點!” “喏!” 衛塵銘連忙返回,帶著士兵跟上。 士兵對不點兵這事,立馬有了議論。 副將莊石身體壯實,在軍中算長得胖的,不高興的說道:“都求到我們幫忙打仗了,還神氣個什麽勁啊!” 一旁的士兵附和道:“是啊!” “親王又怎麽樣?” “打仗了,才知道新兵靠不住,來找我們老兵幫忙,一點態度都沒有!” 衛塵銘訓斥道:“都給我閉嘴!” “衛祖交代了,讓我們對殿下恭敬!” “而且,宇字營的前身,一千人就破了韃靼七萬大軍!” “你們還說別人靠不住,自己也不害臊!” 莊石不服道:“以前是沒有陌刀,現在我們有了陌刀,戰力提高三倍不止!” “給我一千騎兵,我也能在韃靼大軍裡面,殺個七進七出!” “再說,我們可是衛字營的精銳!” “為大梁流過血的士兵,出征前,兵都不點!” 這支隊伍,打過匈奴,也打過韃靼,且都有過耀眼的戰績。 隊伍很快到了集合的地方,兩萬大軍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