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王府。 “聖旨到!” “宇王蕭宇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宇王造蜂窩爐福澤百姓,賞白銀萬兩!” “宇王接旨吧!” 蕭宇伸手接聖旨,並道:“謝父皇隆恩!” 太監交出聖旨後,低聲對蕭宇說道:“陛下還有口諭,讓宇王殿下晚上進宮陪陛下用膳。” “知道了”,蕭宇點頭,然後對興發說道:“送送公公!” 說罷,他回到座位上,心中思考著對策。 皇帝已經知曉蜂窩爐的存在,叫自己進宮,肯定是要推廣全國。 萬幸的是發現的夠晚,豪華版蜂窩爐已經賺夠了錢。 後續賣出五兩銀子蜂窩爐,利潤低,只是為了挽回聲譽。 現在看來,還可以去皇帝那裡再賺一筆! 至於把蜂窩爐賣往全國,以現在的產能來說,太難,更沒有必要勞心傷神。 老太監興發送完公公返回,臉上滿是喜色,對蕭宇恭喜道:“恭賀殿下,再得陛下聖恩!” 蕭宇雙目突然炯炯有神,聲如洪鍾道:“更衣,入宮!” 他仿佛掙脫了一個無形的的枷鎖,渾身暢快不已。 終於可以出王府了! 天下! 我來征服你了! 宇王府瞬間熱鬧起來,每個人都忙碌起來。 進宮算是正式場合,該有的儀仗和排場,一點不能少。 蕭宇在一群的簇擁下,完成了更衣。 又等待片刻,儀仗隊才準保,向皇宮駛去。 在馬車上,為了取得談判的優勢。 他仔細回想關於皇帝蕭紹文,一個善於計謀,喜用帝王術的一個皇帝。 朝堂之上紛爭不斷,北方戰事,南方造反,全是蕭紹文一手帝王術在其中平衡。 在他看來,蕭紹文在和平年代當個皇帝還行,可是現在大梁內憂外患。 若不是雪災降臨,恐怕北方韃靼已經打到皇城都不一定! 雪災不僅讓大梁損失慘重,更拖住了韃靼進攻的腳步。 來年開春,韃靼必會再舉大旗殺來! 鐵騎之下,帝王術毫無用處! 面對這次談判,蕭宇心中已經有了計劃,更多是思考自己如何應對。 韃靼若是兵臨城下,他這個亡國王爺必死無疑! 蕭宇坐在馬車裡,撩起一角車窗,看著外面的百態。 有趕著上班的人,有挑著扁擔的小販,形色匆匆為生活奔波的人。 有打鬧嬉戲的孩童。 有坐著豪華馬車,不知去何處遊玩的富貴老爺。 更多的,卻是路邊凍得瑟瑟發抖,衣不蔽體的乞丐。 這些乞丐有老有少,甚至能看出來,不少是一家人! 蕭宇想了一下,也不奇怪,天下雪災,窮苦百姓自然不好過。 忽然,他想到絕對忠誠的死士! 這些人,來做死士正好。 救他們於危難,自然會感恩戴德。 他再把煉鋼的工藝拿出來,配已強於現今的兵器,以護送商品,達到訓練的目的。 當這些死士足夠忠誠,且有足夠的戰鬥經驗,再配以毀滅的武器,就是無敵之師的基礎! 可是交給何人去辦呢? 蕭宇仔細回憶,想起王府的護衛就有不少死士,護衛統領燕南飛也是死士。 …… 皇帝蕭紹文處理完蕭景後,又有許多奏折送來。 當蕭景進宮時,他還在批閱奏折。 直到太監提醒道:“陛下,該用晚膳了。” 蕭紹文批閱完手裡奏折,再移步宮殿。 蕭宇早就在宮殿等候了。 皇宮也是分餐而食,父子兩人,一人一桌菜。 飯桌上,蕭紹文只是用父親的口吻關心道:“幾日不見,都瘦了,多吃些肉。” 蕭宇道:“謝父皇關心。” 飯後,太監宮女把桌上的飯菜收走。 蕭紹文才開口談及正事,說道:“蜂窩爐我看了,其實關鍵還是在蜂窩煤!” “眼下煤炭短缺,宇王又是怎麽製作的?” 蕭宇沒想到,一上來就問機密。 他避重就輕的說道:“父皇慧眼如炬,一下就看蜂窩爐的根本!”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蜂窩煤如何製作,直接不談。 蕭紹文就直直看著蕭宇,僵持了片刻,又突然笑道:“你小子啊!” “直說,朕想將蜂窩爐和蜂窩煤推廣全國,你有何看法?” 蕭宇誇讚道:“父皇仁德,將兩物推廣全國,必能讓百姓熬過寒冬!” 你問,我就誇你! 我就不說我要怎麽樣! 蕭紹文一眼就看明白,蕭宇是不想白給! 他承諾道:“蜂窩爐的煉製交給工部,每生產一個,給你一兩銀子。” “至於蜂窩煤,不方便計數,每年給你一萬兩白銀!” 蕭宇沒想到價格這麽高,什麽都不做,在就坐等收銀子! 他連忙跪謝道:“謝父皇隆恩!” 雪災得以緩解,蕭紹文心情高興,笑道:“你呀!” “越來越精明了!” 忽然,殿外傳來一聲急促的聲音。 “北方急報!” 蕭紹文道:“念!” 太監立刻念道:“與韃靼軍隊發生戰鬥,我軍不敵,傷亡三萬,後退一百裡,請陛下派兵增援!” 蕭紹文表情難過道:“有了蜂窩爐,倒是能讓將士不必暴斃風雪!” “可是一直在營帳裡,如何打得贏貂皮獸衣的韃靼!” 至於調兵,根本沒法。 如此天氣下奔襲邊關,路上就會死大半! 蕭宇心中一笑,要想士兵出門有戰鬥力,我有辦法啊! 羽絨服! 他施禮道:“父皇,兒臣有辦法,讓士兵在外能有戰鬥力!” 蕭紹文大喜問道:“什麽辦法?” 蕭宇道:“兒臣能造出一物,讓將士們不懼嚴寒!” 蕭紹文高興道:“好!好!” “需要多久?” 蕭宇道:“需要十日!” 在羽絨服之前,他必須先培養出自己的死士。 蕭紹文道:“好,若是此事辦成,朕一定大大的賞你!” “快去辦!” “兒臣告退”,蕭宇施禮後,起身離開,返回王府。 皇帝蕭紹文傳來心腹,命其送錢財去東突厥。 韃靼緊挨著東突厥,兩國也素來有矛盾。 這個時候,他送錢給東突厥。 讓東突厥拖住韃靼,絕對是一個不錯的緩兵之計! 不富裕的東突厥,也不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