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爹,佔城稻怎樣了?” 朱元璋笑:“聖上聽說之後,立刻派了韓國公李善長去了。” 李善長?朱林眯眼,這個人在歷史上很出名,就是最後結局挺慘的。 在朱林看來,如今的大明朝,處處都是坑。 當今聖上出身草野,耐不住運氣好,娶了馬皇后,當了郭子興的女婿。 最後,靠著眾多謀臣武將,開創大明。 但有一點,極為致命,那就是身份。 古往今來,自漢高祖後,未曾有農民起義成功的,更沒有農民稱王霸帝的。 士農工商,雖然都說商是最賤的。 可偏偏,多數的士人最看不起的不是商,而是農。 那群謀臣武將,要麽出身於鍾鳴鼎食之家,要麽小福安康之所,最不濟,也是個書香門第,清明之家,正在跟朱元璋一樣出身草野的少之又少。 是貧民的,更少了。 這樣的人,大多看不起朱元璋的行事作風。 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麽多逾矩的事情出現了。 老朱家的人確實厲害,能打仗。 扛不住除了老朱家以外,也有能打仗的。 朱林覺得,後期朱元璋殺了那麽多人也是有原因的。 畢竟,他要給老朱家留一個安定的未來,更要給百姓留一個安定的未來。 可惜,後世人不爭氣。 “怎麽?你認識李善長?”朱元璋好奇的問。 “不認識。”朱林搖頭,又想到後來李善長被朱元璋殺了的悲慘結局,不由問道:“爹,你跟他關系怎麽樣?” 朱元璋一愣,這小子怎麽會這麽問?難道李善長有問題? “人家是韓國公,我就是一個皇商,能有什麽關系?” 朱林點頭,也對,不過還是不放心的囑咐:“爹,以後少跟那個人接觸。” “這是為何?” 朱林想了想說,“看著不像好人。” “阿秋!” 已經在去往佔城路上的李善長狠狠的打了個噴嚏,什麽情況?難道是陛下想他了? 李善長騎著馬,身後還跟著一隊人,他們是去興師問罪的,當然要帶人了。 而且,李善長的身邊,還跟著幾個少年。 正是各家武將的後人。 他們武將之間,向來親厚。 徐達長子徐敬祖見李善長打噴嚏,不由問:“李伯伯,你沒事吧!” “沒事。”李善長擺擺手。 “此去去佔城,你們有什麽想法?” “李伯伯,既然佔城敢來哭窮,就必定不能輕饒。”徐敬祖道,“我大明,定當拿出氣魄來,必要時刻,滅了佔城,也不為過。” 李善長聞言哈哈哈大笑,“不錯!徐達有你這樣的兒子,是大明的福氣。” 徐敬祖臉上微紅。 如今的大明,還不是後世,什麽貓啊狗啊的,都敢來碰一碰。 他們如同一隻睡醒的老虎,渾身是刺,膽敢欺騙,就注定要被刺扎死。 “李伯伯,咱們就先發製人,弄死他們算了!” 身後的少年七嘴八舌的說著。 李善長不住點頭,心道,各種有這樣的少年,何愁大明不興? 只是,陛下…… 李善長想起那個提出處理空印案的少年,眉頭緊皺。 朱林,你到底是誰? “阿嚏!”朱元璋捂住鼻子。 “臭小子!你這是弄了什麽!” 一股難言的刺鼻味,從廚房傳了出來。 “爹!這你就別問了!” 朱林邊說,邊下了鍋,鍋中傳來滋啦的聲音。 朱元璋實在忍不住了,捂著鼻子先跑了出去。 裡面的味道太嗆人了,也不知道朱林在做什麽。 不一會兒的功夫,朱林就喊了。 “爹,李伯,吃飯了!” 朱元璋走過來,之間一桌子擺滿了各種說不出名字的美食。 其中,還有一道兔頭,黑乎乎的,看著就有毒。 朱元璋一臉嫌棄。 “爹,快吃呀!這可是我精心準備的!” 朱林一臉期待。 朱元璋試探性的夾了一筷子,朱林已經開始扒飯了。 時隔多年,總算吃上兔頭了。 “爹,兔頭可是精髓!一定要嘗嘗。” 朱元璋嫌棄的看著兔頭。 黑乎乎的,看著就不像是什麽好東西。 在朱林的極力勸說下,朱元璋終於嘗試了兔肉。 就是兩個字:真香! 一頓飯吃的朱元璋十分滿意。 這個便宜兒子,一手的好廚藝,從來不會讓他失望。 吃過了飯,李伯主動收拾碗筷。 朱元璋跟朱林端著茶,坐在椅子上上休息。 “唉!”朱林突然歎口氣。 “小小年紀,歎什麽氣?” 難得放松,朱元璋隻覺得渾身懶洋洋的。 果然,還是這小子會享受。 “爹,我剛剛做的兔肉好吃嗎?” 朱元璋回想起剛剛的兔肉宴,點頭道:“美味無比。” “那您說,我要是開一家店,專門賣這個能賺錢嗎?” 朱元璋皺眉,他不喜歡商人。 商人能夠促進國家的經濟沒錯,但也是亂世之因。 “怎麽?你要經商?” 朱元璋問起此話,眼中帶著殺意。 “經商做什麽?”朱林無所謂的說。 “不是由您嗎?我養兔子,您開店,咱們爺倆搭配,將兔肉店,開到大明各地。” 朱林道,“到時候,咱們爺倆就成了大明首富了。” “在弄條結實船,出去行商。” 朱林想到如今世界外面的各種高產糧食,頓時眼饞了起來。 “多好的搭配啊!” “好小子!你就不怕陛下不高興?”朱元璋語氣不善。 “陛下為什麽不高興?”朱林有些不明白。 “我賺了錢,陛下就能收稅了,有什麽不高興的?” “嗯?”朱元璋眼睛一轉,“什麽收稅?” “商稅啊!” “那點小稅。”朱元璋冷笑,完全不看在眼中。 現在的大明稅收比之先前的朝代,十分簡單。 後期,東林黨出現,工商稅沒有在收過,導致朝廷還十分的困頓。 明末皇帝崇禎國庫虧空,只能跟大臣借錢,結果,沒人鳥他。 朱林笑道:“爹,稅收的少還不好嗎?” “難不成,”朱林面色古怪,“爹你覺得稅太多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突然想到了什麽。 現在商稅確實少,因為朱元璋很是厭惡商人。 不過,他也知道民間不易。 這是很矛盾的一個體現。 或許,這小子能有法子。 “兒啊!我問你,你要是陛下,會怎麽收稅?” 朱林慌了,“爹,這話可不能亂說!” 他連忙四處看看,又開了門,發現沒人後,又說:“這事情要是被陛下知道了,是會殺頭的。” “陛下啊!我爹不是這個意思。您老人家英明神武,別跟我爹一般見識。” “傻小子,念叨什麽呢?”朱元璋好笑。 “爹,你不要命了。竟然敢說那麽大逆不道的話。” 朱元璋見朱林一臉緊張,不由道:“我就是問問。” “那也不能說。”朱林板著臉。 “行。那爹問你,你要是當了官,會怎麽制定稅收?” 朱林這才松開眉頭,漫不經心的說:“這有什麽難得?” “不收糧食稅,改成收商稅。” “嗯?”朱元璋皺眉,“胡鬧!不收糧稅,朝廷如何行兵打仗?” “買啊!”朱林道。 後世就是這樣的,此舉可以保證大多數百姓的生活,不過也有弊端。 “買?沒錢怎麽買?” “爹,虧你還是個商人!”朱林皺眉。 “這還不簡單嗎?當然是朝廷行商了!” “荒唐!”朱元璋生氣了,“朝廷行商,這不是做與民爭利的事情嗎?” 朱林哭笑不得。 “爹,如今鹽鐵皆掌控在朝廷手中,難道不是與民爭利?” “這不一樣!” 朱元璋道。 “鹽鐵的重要性,難道你小子不清楚?” “可是,爹,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光靠著鹽鐵,能否支撐這麽碩大的一個大明?” 朱元璋深思,其實,錢是不夠用的。 每年光是打仗就花錢如流水,有的時候,拆了西牆補東牆。 為什麽朱元璋會下旨西南諸國是不征之國? 主要是北方的威脅太大,沒錢打仗。 再加上,西南那邊毒瘴氣存在,使得大明的兵不適應,要不然,那種好地方,早就被佔了。 “但若是朝廷經商呢?那可就大有不同了。” 朱林悠閑的抿了一口茶。 朱元璋沉思,而後道:“你有什麽辦法?” “方法可太多了。隻說一點,咱們的兔肉店。” 朱林笑道,“爹,您在外經商這麽多年,肯定受過一些官員的欺負吧!即便是皇商,也肯定要矮那些官員一頭。” “這都是咱們沒靠山啊!但要是陛下是咱們的靠山呢?” “這是何意?” “咱們的兔肉店,分出四成給陛下,當做保護費。” 朱元璋笑了出來。 “陛下不會接受的。” “爹,您先聽我說。”朱林道,“不管陛下會不會接受,您都得這麽做。讓陛下看到咱們家的忠心。再說,要是陛下不願意,我也有別的法子。” “什麽法子?”朱元璋心中想,要是你知道面前的就是當今聖上,還敢這麽說嗎? “請錦衣衛的人當店小二。” “什麽?”朱元璋不解。 “爹,您別忘了,吃放的地方最容易打探消息。”朱林道,“再說,錦衣衛那麽多人,國庫肯定負擔不起。咱們就幫忙付一部分。” “一個店裡頂多兩個小二,再多也雇不起。咱們的肉店背後是皇上,去哪兒,人都要畢恭畢敬的。” “不用怕那些不開眼的官兒。再來,錦衣衛武功高強,也能保住咱們的方子,區區幾個小錢,還怕嗎?” 朱林也是有私心的。 錦衣衛太恐怖,提前打好招呼,以後要是他弄出了什麽動靜,沒準能幫著瞞著。 他倒是沒有什麽雄心壯志去造反,但是研究槍.支彈藥之類的,不是得找個靠山嗎? 朱元璋眯眼。 “有些道理。” 他開始思忖跟朱林合作的壞處。 好像沒有壞處。 錦衣衛打探消息,只要隱晦些沒人知道,但是大筆的錢入國庫,北元殘余就不愁了。 “好小子,你肯定有別的目的吧!” “您猜對了。”朱林神秘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