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皇太子

第五十一章 讨要墨宝?
  在這種情況下,房杜二人就相當難受了。
  實際上,他們二人,還真談不上是哪一位皇子的門客,附庸。
  他們效忠的,就是李世民陛下。
  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一心一意為了大唐。
  至於他們在這種形勢下,仍然願意來東宮,則全是因為李塵出眾的才華。
  杜如晦面容沉穩,道:“玄齡你不必多想。太子邀請我們,只是單純地赴宴罷了。”
  “我們始終是陛下的人,不必摻和到這些皇子爭權奪勢之中。”
  房玄齡點了點頭,心也放寬不少。
  二人的腳步也加快了些。
  東宮內宅。
  李塵正在一心一意寫字。
  穿越到這大唐世界以後。
  娛樂活動本就匱乏的李塵,便愛上了練字。
  前世的他,並沒有這樣的愛好。
  不知是天賦過人還是為何。
  李塵所寫出來的字,剛勁有力。
  經過這幾個月的訓練,他現在的筆力,相較之前,又有很大提升。
  放下紙筆,李塵重新觀賞了一番自己這幅作品,不由得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幅作品,用的是唐代通用的楷體,寫的可謂是相當的大氣磅礴。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北宋著名學者,橫渠先生張載為後世流傳下來的寶貴詞句。
  一開始,李塵還不懂。
  可越到後來,他越理解這番話的含義。
  人生在世,究竟什麽才是最重要的?
  錢財?權勢?地位?
  都不是。
  在泱泱的歷史長河中。
  我們每個人,都不過是滄海一粟。
  縱使生前為帝王,死後,也不過是一坯黃土。
  最重要的,是能夠在這歷史長河中,留下屬於自己的一抹足跡。
  張載這幾句,才是我華夏大好男兒應做之事!
  而李塵,也正在為了這幾句座右銘,而不斷努力。
  就在李塵思緒紛飛之時。
  門外,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
  接著,房玄齡杜如晦二人,邁步進來。
  “見過殿下。”二人神情莊重地施禮。
  對於李塵,他們相當尊重。
  僅僅是一次櫃坊的點子,便讓他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旁人不知,但他們心中清楚。
  這位少年太子的才華,恐怕還未完全施展出來。
  李塵哈哈一笑:“兩位國公,你們來了。到了本宮這裡,不必拘束,當成自己家就好。”
  李塵與他們相處,一向是溫和有禮。
  房杜二人也漸漸消除了緊張。
  “殿下在忙什麽?”房玄齡邁步過來,一眼便看到了那桌上,李塵剛剛留下的字跡。
  結果這一看之下,房玄齡整個人,都是倒吸一口涼氣:“殿殿下這是您寫的?”
  李塵微微蹙眉:“怎麽了,梁國公為何如此驚訝?”
  他並不理解,房玄齡為何會驚訝成這樣。
  身後杜如晦緊走幾步,也看到了那桌上的字跡,頓時也是目瞪口呆。
  杜如晦感歎道:“殿下,您莫怪玄齡如此震驚。”
  “我二人也算是飽讀詩書,不敢說學富五車,卻也絕不是那些庸俗之輩。只是我二人卻從未見過,像這樣大氣磅礴的詞句!”
  “敢問,這幾句,可是殿下您的手筆?”
  李塵猶豫了一下。
  北宋,是唐朝之後的年代。
  這幾句乃是北宋橫渠先生所作,即便是自己與他們說了,恐怕他們也不會懂。
  並且,若自己說大唐江山終將滅亡,說不準還要被冠以一個謀反的罪名。
  李塵想了想,便道:“是本宮所做,怎麽?”
  房玄齡微微歎了口氣:“克明啊。你且說,讀書何用?”
  “我房某人自幼讀書,至今五十余年。”
  “可我就算是到死,都決計寫不出像太子殿下這樣的詩句來!”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何等氣魄!”
  說著,房玄齡的面上,顯出濃濃的慚愧之色。
  他是真 覺得,李塵這幾句,當能流傳千古!
  杜如晦也是點頭歎道:“那魏征還汙殿下抄襲,如此千古絕句,杜某聽都未曾聽過,何來抄襲一說?”
  “殿下真的是大才華,大氣魄!”
  “實屬當世罕見!”
  “不只是詩詞,殿下這字跡,蒼勁有力,筆走龍蛇,也是一絕!”
  “殿下,老杜我有個不情之請.”
  杜如晦說著,面上竟難得顯露出一絲扭捏之色。
  “但說無妨。”李塵微笑道。
  杜如晦搓著手,道:“老杜我.想要殿下這副墨寶,拿回家去,裝裱在牆上.不知殿下可否應允?”
  李塵心中一動。
  自己隨手書寫的一副練筆之作,竟值得這兩人如此誇讚?
  “若是蔡國公想要,當然可以。”李塵拿起那副字,遞到杜如晦手中。
  原本杜如晦是不抱什麽期望的,畢竟,如此傳世之作,當是人家的鎮宅之寶才對。
  可他沒想到,太子竟然答應了。
  杜如晦喜出望外,激動地連雙手都在顫抖:“殿下.如此墨寶,老杜我必定會妥善保管!”
  “待到數十年後,也好讓子孫後代看一看,我大唐太子的風采!”
  見狀,房玄齡卻不高興了。
  他嘟囔著:“殿下,您將墨寶贈予老杜,那我呢?”
  忽然,房玄齡目光一轉,看到了桌上的另外一幅字。
  上面的詩句,與之前那副從風格上,大相庭徑。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 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全詩用直陳其事的賦體,又兼采比興,夾敘夾議,描繪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熱鬧景象。
  之前杜如晦所拿那副,是描繪人生的醒世恆言。
  而這一副,則是更偏近於生活。
  雖然是寫實,卻也能通過生活瑣事來映襯出筆者遠大的抱負。
  尤其是最後那兩句。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更是全詩的點睛之筆!
  “好,好啊!”房玄齡滿臉興奮,道:“殿下,這一副字,不知您可否贈與我老房?”
  這下,李塵徹底懵逼了。
  先是杜如晦,再是房玄齡。
  這二人是何人?
  那可是唐代最著名的兩位賢相,當今文臣之首!
  論文采,論品味。
  這兩人都是冠絕古今的存在。
  可如今,他們竟然向自己討要墨寶?
  李塵覺得自己有點暈暈乎乎的。
  這是一種極度不真實的感覺。
  李塵擺擺手:“二位.若是喜歡,大可自行拿去。”
  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拿著墨寶,也顧不上和李塵寒暄了。
  他們直接出門去,命令隨行而來的小廝立刻去裝裱起來。
  那如獲至寶的模樣,讓人看到了,還以為他們是獲得了什麽真跡。
  午時。
  三人圍坐在圓桌旁,開始用飯。
  宴請這二位,李塵自然是不吝手筆,直接一頓火鍋安排上。
  這是第二次吃火鍋,負責服侍的如芸等人,也都有了經驗。
  熱騰騰的火鍋一上來,各種吃食直接就擺上了。
  與此同時,還有烤土豆,烤紅薯,競相登場。
  直看的房杜二人一愣一愣的。
  “殿下.敢問這是什麽吃食?”房玄齡弱弱問道。
  在李塵這見識了太多玄妙的東西,他如今已經是抱著一種學生的心態。
  杜如晦也是一臉求教的模樣。
  李塵哈哈一笑:“此物名為火鍋,是本宮最新發明的一種吃食。”
  “只需要將這些菜肴下到鍋中,待上幾個呼吸便可食用。”
  “二位不要客氣,快快品嘗一番。”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