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難道他真是天才? 兩刻鍾後,三人行至一間小屋。王和一個跨步上前,推開房門,轉身對準張允修走了個“請”的手勢。張允修微微頷首,提起袍子邁步往裡走。屋內光線很暗,王和忙拿出火折子點燃。明亮的光芒一下盈滿三十平左右的小屋。屋子裡邊沒什麽家具與裝飾,只有一籮筐,一籮筐的青花瓷器,符篆印信,以及一幅幅精致的畫軸。王和笑著拿起一幅,展開遞到張允修跟前,不無炫耀道:“那唐伯虎懂個的屁畫春宮圖,看看咱這,這畫工,這模樣,不比他好上多少?”張允修合攏畫卷,拿起一尊青銅小鼎,上下打量一番。“這什麽朝代的?”“先秦,這可是秦始皇用來賞賜大臣的小鼎,非王公大臣不可擁有,你看這紋路,這鏽跡.”王和被這一問,一下張嘴三句不離本行,開始忽悠。忽又想起老底已露,他訕訕一笑,縮著脖頸往後一退。“你這兒東西全都是假的?”張允修把小鼎放回,問道。“莫說我這兒,市面上一大半兒都是假的。”王和齜牙一笑,炫耀道,“不少棋盤街上的商販,都找咱進貨。一個五兩銀子的小瓶兒,編上一段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直把那些附庸風雅的‘名士’哄得團團轉,花大力來搶著買。”“咳咳.”張允修一臉尷尬,他想起皇帝買了兩個瓷瓶,八成就是這家夥出品。這就叫做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古董行業就是如此,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主打的就是一個坑蒙拐騙。見張允修不說話,王和轉悠濃眉大眼,賊溜溜說道:“公子若是喜歡,小的這兒的東西,您隨便選,隨便兒挑。”“你把咱家公子當外行了?伱這破東西,有甚好的?”韓三一吊眼,厲聲喝道。“咱這古董,不就是騙騙外行麽?”王和心中嘀咕一句,表面卻是衝韓三討好道:“三哥說得是,公子家裡邊什麽寶貝沒有,還缺咱這些破爛?”張允修卻是笑著擺擺手。這些假古董,可以加價當做真古董,賣到海外去。那些狗東西八成是連外行都不如,真是應該狠狠第收割他們一筆。“王和。”“小的在!”王和拱手往前,張允修笑著拍拍王和的肩膀,指著滿屋子的古董說:“從現在開始,你就不要在這兒待了,咱給你找個新地方,好好做活。”“多謝公子抬舉。”三人說話間來到屋外,張允修笑著看向韓三,指著王和道:“你盡快去找一處宅子,把他們都安置過去。”“公子隻管放心。”韓三恭聲應下一句。張允修微微頷首,轉頭看向王和,陰沉著臉敲打道:“既然你入了我的門下,那就得守規矩,沒有我的允許隨便出貨,明白麽?”“明白.明白。”王和小雞啄米般點頭。張允修見他還算老實,也不再多說,帶著二人走出小巷。一出小巷口,就到崇文街上,張允修想著還要去四哥府上辦些事情,便別了二人,單獨前往。望著張允修離開的背影,王和挺直腰杆,勾住韓三的肩膀說:“老韓哇,以為咱就是一個鍋裡舀飯吃的兄弟了,你可得照顧咱。”話音一落,韓三冷著臉撤動鐵肘,對準王和心窩就是一頂,哼道:“你算什麽東西,也配和爺稱兄道弟?以後叫咱三爺,明白沒?”“三爺。”王和捂住心窩,苦著了喊上一句。這還差不多。韓三斜睨了眼王和,反剪著雙手,一挑眉毛,哼著小曲兒,一步一搖地往遠走出。秋日越發深沉,轉眼就至“搏寶”正是開始之日。這日張允修起了個大早,套上一件厚實的棉袍,披著霧氣直奔二郎街而去。經過這幾日的輪番宣傳,再加上本錢偏小,彩頭大。因此,雖是早間時分,整個二郎街已盈滿了不少看熱鬧的人。張允修遠遠望去,人潮如流,喧嘩陣陣,幾座早已搭好的小台上,各自站著一個青衣小廝。最左邊的那小廝是個牙尖嘴利,透著機靈勁兒的青年,他見人觀望,扯著嗓子喊道:“瞧一瞧,看一看,一文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您說這一文錢能幹嘛?買一串兒糖葫蘆?”“到這就不一樣了,一文錢要是運氣好,一下變成五十文。到時候還能買上好幾斤好肉。”“你們說,這彩頭大不大?”“大!”台下百姓跟著吆喝。“那還等什麽?還不快掏出一文錢,買上幾斤好肉回家去。”小廝一拍掌,用極為蠱惑的語氣,指著旁邊的箱子說,“當然,您若是覺得一文錢的本錢小,那邊兒,十文,變五百五,一百文變五兩.”這世上從來不缺貪婪之人。經過這一番鼓動,商賈小販,販夫走卒,紛紛掏出銀錢要來討個好彩頭。一霎那,整個二郎街上熱鬧非凡,喊聲震天。規則也很簡單,一到一百內,寫下一個數兒,每交一次錢。都得一個票據,上邊寫下那年那月,多少場次。然後,等湊夠一百人。再由小廝往密閉的小箱裡邊去抓,抓到哪個數字,哪個數字就中獎。當然,這百姓手中數字是肯定不會重複的。張允修見進展得還算順利,心下長松口氣,徑直走上臨街的茶樓坐定,靜靜欣賞這場大戲。或許眼前這收入不多,但大明何其之大,日積月累,肯定也是一筆極為可觀的收入。這還有一層好處,中了獎的百姓,都會覺得這銀錢是白得的。免不了瀟灑慶祝一番。如此一來,還能拉一拉消費。時間飛逝,轉眼日頭就偏西,接上的行人卻依舊熱情不減。張允修打了個呵欠,正待起身,張福咚咚咚地跑了上來,手上還捧著一個帳本。見到張允修,他立即興高彩烈道:“公子,今天咱一共賺了五百十五兩零一百文。”“五百多兩?看來這京中的大戶捧場不少嘛。”張允修一驚。他沒想到一天,這一日就有三百多兩,這肯定有京中的商戶,為了巴結自己送上銀錢。不過,他也不拒絕,咱這算是正常的做生意。童叟無欺,算不上行賄。張福卻是不管這些,隻雙眼放光道:“光是京城就的一處就是一天五百兩,那一月就是一萬五千兩,一年十八萬兩。”“若是放眼天下,那一年得是多少錢呐。”嘶.你他娘的還真是個數學天才。張允修古怪地看著張福,無言以對,只是讓他收好銀兩,就邁步回家。(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