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猎帮

一匹烈马,一杆枪,棒打獐,瓢舀鱼年代的猎帮传奇。

就因为孙大杆知道贴炮责任重大,在最危险时刻冲不上去,炮头易受到野兽伤害,这是他最担心的,说:“赵炮,我只怕力不从心……”
“村子里每个炮手在我心里,你也清楚每个人,还有谁比你合适?没有。”赵永和说,选贴炮的标准要求具备胆大心细,办事能力强和枪法准,
还有一条得炮头绝对信任的人,十分诚恳地说,“孙老弟,贴炮你当吧,算是帮帮我。”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孙大杆不好再推辞,立即表态道:“我当。”
“你去拉人吧?”
“什么时候走?”
“人齐了就走。”赵永和说。
孙大杆嚎唠一嗓子(大声喊叫),猎户奔出家门,号召力不在炮手身上,
他代表赵炮头找人,大家积极响应。一个季节开始,谁家不乐呀!赵家趟子村不都是猎户,还住着赶山的其他山民,家里无人出猎,可以出枪出马,
狩猎回来同样分到份子,即使没枪没马可出,过年照样吃上大牲口肉,猎获物全村人都有一份。
两天准备完毕,此次围猎人数二十一人。猎帮人数只能是单数,三人五人七人九人……出猎的日子择吉而定。一般请人选日子,也有自己择日的。
无论谁来择出发上路的日子遵循按谚语要想有,三六九;有有有,九九九;发发发,八八八吉日子来选。
“明天初八,我们出发。”炮头赵永和自选日子,
定下日子,猎手各自回去分头准备。打猎肯定要考虑如何往回运猎物,
开眼、炮顺猎获物多光靠背扛不行,爬犁是最好的运输工具。并非家家户户都有爬犁,全村集合七辆,赵永和自家出两辆。
行驶雪原上的头辆爬犁便是赵永和出的,他坐在头一辆爬犁有领路的意思。围帮打猎山规不指路,你不要问:“赵炮,我们去哪儿?”炮头不会回答。至于此次围猎去哪座山,猎袍子还是狼,谁也不知道,跟着炮头走就是。山规必须严格遵守,炮头一代一代往下传这个山规。
行驶在围帮最前面的爬犁自然是引路的,流贼草寇马头是瞻,围帮头辆炮头的爬犁领路跟着走就是。坐在头辆爬犁上的人是炮头挑选的,不是随便坐的。
“二片,”赵永和叫端锅的吴二片,说,“唱一段,给大家解解闷儿。”
吴二片不仅做饭手艺好,嗓子也不错,他最拿手的做面片儿。注意他的手,一双手小儿麻痹后遗症,左手干什么右手随着做,两手几乎动作几乎一模一样。生理缺欠被他开发利用到了极致,并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一块面,烧开一锅水,朝沸腾的水中揪面片,左右手揪得相同,速度却快了一倍,因而得绰号二片。姓吴,吴二片。他喜欢唱清唱二人转,平时一个人一边做饭一边唱,锅碗瓢盆成了伴奏的乐器。
“听哪段儿?”端锅的问。
“梁赛金擀面,”一个炮手说,有戏谑意思,“一碗九头十八尾刀切龙须素面,一碗五湖四海九江八河丹凤朝阳汤。”
“嗯,就唱梁赛金擀面。”吴二片习惯人们拿他的绰号开玩笑,不打不闹不热闹。民间地道的两个东北人见了面,一个说:“前边没有轱辘,后边没有轱辘。”另一个人接着说:“翻过来一看是爬犁。”纯粹的三江人,特别是熟人见面,要打俚戏,嘴笨嘴巧都要说上几句,脸小脸皮薄不经逗不经骂不行。二片儿唱与面有关的戏词再恰当不过,吴二片唱:
手拿乌盆往外走,
出了磨坊进厨房。
迈步我把厨房进,
搁在锅台犄角上。
缸里舀出老龙戏水,
倒在白袍它身上。
一和两和和白面,
三合四合合妥当……
后面爬犁上的人听见唱,催赶爬犁人道:“快,加几鞭子赶上他们,听二人转!”
“吴二片唱得不赖!”
戏词传过来将面合个大面案,
放在包老爷面板上。
赵匡胤盘龙大棍拿在手,
支开为奴两臂膀。
一擀两擀赛张饼,
折吧折吧赛文章。
王怀女大刀拿在手,
好像关公斩蔡阳。
汉高祖斩白蛇一刀两段,
两块面合在一块面上……
听入迷的赵永和不是用嘴嘀格隆冬地伴奏,身旁的孙大杆扯了下的露出皮袄的靛青色布衫下摆,说:“赵炮,你看后面,有人骑马过来。”
“噢!”赵永和扭头朝后面望去,见到几名警察骑马跟过来。
“警察奔咱们来的吧?”孙大杆担心道,伪满洲国成立后,虽然未明确说不让捕猎,有时出围他们也拦也管。
“不太像。”赵永和吃不准警察赶来目的。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