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霸业(上)

面对成功,殷翔开始得意自满,虚骄狂妄。而此时一位野心勃勃的人正密谋取代他的地位——俞越海之子俞坚。在殷翔沉迷声色,花天酒地时,俞坚一举挖走了太极星诸多精英骨干,利用当年殷翔留下的漏洞,将殷翔逼得走投无路。同行、朋友、情人都弃他而去,他落入人生的低谷。 痛定思痛,殷翔反思自己过往的失误,总结教训,立志报仇,但大势已去,殷翔无限失落。这时,他巧遇了曾经自己不放在眼里的几个同学,正是他们收容了他、鼓励他、使他重新振作,一群昔日的战友再次团结在他周围。终于,他重返航空业,与俞坚展开龙争虎斗,利欲薰心的俞坚终遭败北,中国航空业呈现崭新气象,无数雄鹰腾空而起……

作家 青墨 分類 出版小说 | 24萬字 | 51章
四十九 空中女霸
太极星飞机试验基地停机坪上空,一架民用直升机“隆隆”飞落,在飞机上,坐着瑞奇?玛丽和她的随从,这名女强人眼角已爬上皱纹,但却衬托得她眼光更显锐利,一身朴素的职业装,胸前别着淡蓝色的胸针,头顶装饰飘带的蓬帽,全身没有半点多余的繁华饰物,处处透着职业女性的精明利落。正是她,从弗恩?拉本手中接管日食公司后,业绩就连年翻番,她率领的团队打造的飞机也连年在巴黎航天展会上大放异彩,将欧洲轻飞行器公司挤得缩在角落里,她提出的管理飞机运营参数一直是世界“空中的士”的标准参照模式……正是她果敢强硬的作风,斐然的业绩令所有同行都不得不对这位业内女强人刮目相看,她的对手还冠之一个响亮的外号:“空中女霸”。
她身后的秘书带着疑问:“总裁,太极星只是刚刚发出邀请,您这么快就赶来中国,会不会显得太性急?”
“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常有奇迹出现。”瑞奇?玛丽脸上露出一丝不可捉摸的笑容,“我非常想知道她如今已变成什么样子了,我当年从这里沮丧地离开时,我就想到他们总有一天会再度邀请我,所以,三年前我就开始准备了,非但不仓促,相反,我等得太久太久了。”
“您真有与他们合作的打算吗?”
“就算上帝愿意我也不愿意,我来只是想看看他们是不是真如传言中的有与我们竞争的实力,毕竟十几亿人的国家,出现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是很平常的。我更希望这次来能洗刷我多年前留在这里的羞辱。”她露出得意的笑容,“用中国人的话来说:我不会给他们面子。”
从飞机上下来,太极星各级部门的高层已在机坪上列队欢迎,瑞奇?玛丽与他们一一见面致礼,虽然俞越海不在,但太极星有一套专门迎接重要人物的欢迎仪式,流程进行得有条不紊,与她在美国接洽过的尹海波在与她见面时表示要不要先休息一会,瑞奇?玛丽表示不用,她想直接见见本次合作事宜的负责人,尹海波请她上接待室。
原本以为俞越海会在机场迎接,可他人没到,瑞奇?玛丽疑惑之余也略感不快,这太极星似乎有点摆架子。
而更让她不快的还在后面,在接待室见到项目负责人后,居然是殷翔这个年轻小伙子,虽然她不像中国人一样太那么喜欢论资排辈,但这个行业毕竟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太年轻的业内人士一般也的确没什么经验,她开始确认太极星知道她来者不善,想抢在她前面先摆摆谱儿。她心中一动,决定要捉弄这个年轻的负责人一下。
“欢迎欢迎。”殷翔大方与她握手:“我是这次合作项目的负责人,殷翔,俞越海先生没想到您会这么快就抵达,他稍后便到。”
“没有关系。”瑞奇?玛丽表现得很大度,握住了殷翔的手,就在这一瞬间,殷翔感觉不大对头,因为他发现瑞奇?玛丽与他握的手上,隔着一层很薄的不易察觉的手套,再看瑞奇?玛丽的眼神,那谦和的外表下有着一丝淡淡的不屑,这分明是一种变相的蔑视。殷翔心头腾地起了火,但他压下去了,不动声色:“您打算现在就谈谈吗?”
“是的。”
“那请坐。”
殷翔在圆桌主位坐下,其他人也先后就座,为了避免有人说错话,中方只有韩啸天与尹海波列席,瑞奇?玛丽也不喜欢人多口杂,只带了随身秘书。
就在瑞奇?玛丽刚刚坐下,看到殷翔做起奇怪的动作,他从桌上纸巾盒抽出一张纸巾,轻轻在手背上拭擦两下,手指一弹,不把纸巾弹进垃圾篓,而是飘飘洋洋弹到地上。
这个动作让所有人吃了一惊,瑞奇?玛丽看在眼里,才知道面前这个年轻人不好惹,至少在尊严上,他是寸土不让的。
这让瑞奇?玛丽有点尴尬,她四面瞄下,看到墙上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想不到这个外国人居然认得毛体字,用生硬的中国话念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您的中国话很不错。”殷翔道。
瑞奇?玛丽用英语道:“过奖,就会这几句。”
一边的翻译要讲话,殷翔手一拦,用流利的英语道:“您对中国的了解超出我的想象。”
瑞奇?玛丽笑道:“听说在中国毛泽东先生的话就是最高指示,他说一中国人从不说二,一切毛主席的话都是对的,他就是中国的神,是这样吗?”
“有一段时间是这样。”殷翔回答,“不过我们现在已不把《毛语录》奉为圣经,但即使是对他不满的人也不可否认他依然是中国第一伟男子。”
“即使他犯下文革的错误你们仍这样想吗?”
殷翔摇头:“您觉得维纳斯美吗?”
“当然美。”
“可她缺了双臂。”殷翔身体向后仰了仰,“我们有要求领袖完美的权利,但我们更知道完美是不存在的,我们的领袖犯有错误,我们会有所指责,但不会因此抹杀其功劳。这也如同您当年在中国的遭遇,虽然那时的确有些矛盾,但您不还是来了中国吗?您如果不因此而否定中国,这已证明您的胸怀。”
瑞奇?玛丽被殷翔这么一说反而不太好意思了,转口道:“我想了解一下太极星这次与我们合作有多少诚意,会不会再次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
殷翔站了起来:“我想事实胜于雄辩,如果您愿意,我想请您参观一下我们的工作车间。”
“那是我的荣幸。”
十来分钟后,戴上安全帽的众人来到太极星宽敞明亮的飞机生产车间,由于厂子刚刚建立,还没有正式投入生产,许多工人在忙碌着架设各种机器,车间内有堆积如山的各种原料,但有一些设备已经开始转动起来。
瑞奇?玛丽曾经参观过中国也曾经是亚洲最大的陕飞飞机生产车间,那时虽然在亚洲来说,中国飞机生产技术已经排到前列,但同欧美一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车间的数控生产机床,欧美控制的巴黎统筹委员会曾对中国实行了长达十多年的出口限制,特别是大陆地区,后来总算放松了限制,但那时中国飞机生产车间使用的仍然是麦道已经关门的两个厂买来的5坐标数控机床,还是人家用了十几年已经快淘汰的二手货。而数控机床是飞机生产最关键的基础设备,这个设备技术上不去,制造大飞机就只能是空谈。
但这次她一进门就眼前一亮,因为她看到前面摆的数控机床完全不是她意想中的国外进口设备,上面有几个醒目的烙印字:MADE IN CHINA。她是内行看门道,只用粗粗几眼就看出,这套设备已完全达到国际水准。中国人怎么做到的?
殷翔看出她的疑惑,道:“十五年前,沈阳机床公司曾向世界银行贷款两亿美元,再加上国家配套资金做整套机床行业的改进,购买了不少机床制造的基础设备,如感应电炉,铸造翻砂等,不过那时因为一些体制上的原因,项目最终没能合理实施。这次太极星在飞机制造业拿下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全国相关行业的支持,这些机床厂的师傅们在没有任何外来技术的支持下,凭着自己摸索,耗时近八年,终于使我国有了自主生产并达标的数控机床。”
瑞奇?玛丽不太敢相信:“这简直是奇迹啊,这真的是完全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吗?”
“也不算什么奇迹。”殷翔淡淡一笑,“想当年中国人在饭都没得吃的情况下,还能造出原子弹,氢弹,而这不过是个机床而已,在我看来,八年时间已经太长了。”
殷翔的话语看似谦虚,但有着掩饰不住的民族自豪感,瑞奇?玛丽也由衷地赞道:“中国人的确是勤劳智慧的民族。”
“这边请。”殷翔又带她来到了一组正在装配的双边飞机台流水线,各式各样的设备琳琅满目,他指着忙碌的工人正在摆弄的工具:“这些是我们从郑州飞机装备有限公司以成本价购得的其中一些设备,有部分从国外进口,您看到的三维激光焊接切割机、数控板料折弯机、数控加工中心等高精尖设备也都是我们国人自己的产品,还有这边……”殷翔手一指远处,“这个机器您应该认识吧?”
瑞奇?玛丽点头:“当然,试验振动台,难道这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吗?”
“很惭愧,在这些设备生产上我们还达不到国际水准,不过,在太极星之前,拥有大推力电磁振动试验台、大行程旋转投放试验台和30立方米高低温弹射投放试验箱;具有机械加工、钣金冲压、热表处理、铸造等先进工艺设备的,中国还只有一家,也就是郑飞,而目前,在中国几乎所有的飞机生产厂房,这样的设备已经普及,我相信不用多久,中国拥有自己的相关设备也是迟早的事。”
瑞奇?玛丽微笑:“看来中国人是打算一切都自力更生吗?”
殷翔也笑了:“您是不是暗讽我们又要进入闭关锁国?”
“我倒没这个意思。”瑞奇?玛丽耸耸肩,但表情颇不以为然。
殷翔深吸一口气,道:“如果您了解中国历史就该知道,中国闭关锁国了数百年之久,而中国人也吃够了闭关锁国的苦头,最终被欧美列强用火炮轰开了大门,使中国在工业技术以及许多领域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几个世纪,我向您展示我们目前的自主研究成果,并不是炫耀,正好相反,我是想告诉您,如果没有国外的经验,没有很多友好的国际友人大力的支持,我们实现今天的成就,将依然是幻想。”
瑞奇?玛丽微感诧异:“那你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殷翔道:“我们开放的步调还要继续扩大,我个人非常欣赏一句国外的名言:容不得别人同你一起上天堂,你也将堕入地狱。所以,我们此次请来您还您的同行,也是本着共同发展,共同探索并最终能共享富贵的目的,我们不会吝啬,只要您不损害我们国人的感情,我们会提供一切有利于您成功的机会,而同样,我们也需要您的支持,我承认,太极星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境,有您的帮助,我们将更容易地渡过难关,如果您愿意与我们忠诚携手,我相信,这不但是我们共同发展的机会,也将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又一大成果。”
瑞奇?玛丽不禁微微颔首:“看来,太极星的诚意我不容置疑,但恕我直言,在中国,有许多厂商都有和我们合作的愿望,太极星作为一家新的企业,在我目前的眼中,还不是上上之选。而且请允许我带着几分怨气说几句,与中国国营企业的合作当中,我是吃过苦头的,我觉得我没必要重蹈覆辙。”
“那您了解太极星的来历吗?”
“了解过一些,但总体来讲,它依然是国营企业。”
“看来,您对中国国营企业的成见有点深。”殷翔摊开手,“您应该清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营企业向中国十几亿人民提供着超过一半的物资,同样的,中国也是个发展中国家,在体制问题上,我们遇到过挫折,走过弯路,犯过不少错误,但如果还是拿老眼光看待现在的中国,也不是明智的。”
“从这次太极星的经历可以看出,中国在体制改革实现软着陆方面,处理得非常妥当,成功地避免了许多在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在刚才您看到的这些自主研发的产品时,这些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退一万步讲,如果您真的觉得我们还可能犯当年的错误,那么我可以告诉您,太极星是国营企业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试点,它不是您想象中企业模式。”
“试点?”
“是的。”殷翔话语中又流露几分骄傲,“在旧体制框架下新建立一个全新的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是在改革中走在最前列的排头兵,它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度,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极小,一切以市场为主导,公司集团内部高层对大小事务有几乎所有的自主权,而且它已经得到国家的支持,一旦它成功,将会成为其他旧体制企业改革的风向标。”
瑞奇?玛丽对工科委在论证会议上的内容也略有所闻,但当时她并不太敢相信,认为中国在体制改革方面经常雷声大雨点小,但如今殷翔说话时,她留意陪同在后面参观的还有工科委的几位官员,在听殷翔说话时也并没有任何反对的表情,她不禁有点动摇,加上在整个交流谈判中,殷翔给她留下极好的印象,她不禁开始反思拿老眼光看待中国是不是应该?她略一思索,对殷翔道:“殷先生,我能和你单独谈谈吗?”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