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剩最后两个人——也是嫌疑最大的两个人。”刘凯辉从裤兜里掏出一盒烟,却发现里面空了,“有烟不?”我掏出烟盒,抽出一根湿漉漉的眼递给他:“潮了。”他点了许久才点着:“齐先生,咱俩在一起共事的机会可不多了,恐怕这是最后一次——”缭绕的烟雾掩盖不住他内心的自得,“我们很快就能知道答案了,谢凯和陈俊生是整个案子的关键。”“你就那么肯定?”“是的,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光从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两个人都有很大的作案嫌疑:谢凯此前和宋先生发生过争执,且中途溜上楼,存在杀人动机;陈俊生一直不在客厅里,而且在供电房发现了他房间的热得快,同样有作案嫌疑。”“我担心像前几次一样,被我们列为怀疑对象的客人到最后都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他们是凶手——”“你指的是谁?”他颇为不满地打断我。“从袁依梦到宋先生,再到王丽洋,很难说哪个人拥有明显的罪证。”我如实相告。“我们暂且不去追究这些人,他们已经和第二起谋杀案无关了。我想,两起案子有着很大的关联,我们只需针对第二起谋杀案展开调查,就能顺藤摸瓜,找到第一起案子的突破口。”他的信誓旦旦打消了我的疑虑。我问:“先叫谁?”他吐出长长一串烟雾:“谢凯吧。”两分钟后,一身西服的旅馆经理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似乎为这次审问做足了准备,从头到脚无不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初次到公司应聘的求职者。简短的寒暄过后,提问开始了。以下是对话内容:刘:经理,你能告诉我昨晚七点到八点你在哪里吗?谢:一楼客厅。刘:听说停电时你上去了一趟?谢:嗯——是的。刘:去哪儿了?谢:我只是上去瞧瞧,没去哪。刘:没去哪?我想知道具体的经过。谢:我——我真没去哪儿啊。刘:那你为什么要上去?谢:我想看看为什么停电了。刘:齐先生,是这样不?我:嗯——可以这么认为吧。经理毕竟还是不放心。刘:不放心?之前可不是这个说法的!经理,你能自己解释一下不?我可不想为难你的员工。谢:哎,怎么说呢——可能是我太多疑了。刚一停电,我好像听见有人从后门走进来,然后在我面前上了楼。不仅是我,阿胜和王丽洋也听到了。我决定上楼看看。可是到上面转了一圈,什么也没发现,我才意识到自己听错了,于是就下楼了。刘:你到几楼去了?谢:二楼。刘:没到三楼?谢:没——没有的。刘:去二楼有什么用?供电房可是在三楼啊!谢: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嘛!二楼找不到,嗯——干脆就不去找了,一时间也没想过要去供电房开灯……刘:那你如何确定自己听错了?谢:哎,警官,那么大的旅馆,有这种莫名其妙的声响很正常……何况我也是为了客人们的财务着想,万一给贼溜进房间偷东西,那就糟了……刘:你知不知道三楼的杂物房关着谁?谢:宋——宋先生嘛,我知道的!刘:你没想过要上去?谢:我上去干啥啊!刘:你们吵过架,有这回事吗?谢:没——呃,也不算吧。刘:也不算?谢:对,只是发生了点口角。刘:起因是什么?谢:你别误会了,警官。人不是我杀的。刘:我没有说你杀人。我想知道起因。谢:昨天上午的时候,他主动在楼道里把我拦住,质问我为什么要告发他,我向他解释,说是警官您要我说的,我也没有办法。可他这人不讲理,不由分说就把我训斥一顿,我当时就火了,差点没跟他干起来。我不想跟他吵,回房间了。刘:你现在还讨厌他不?谢:什么?!当然不了!人都已经……刘:你最后一次看见他是什么时候?谢:就那次口角过后,我再也没见过他。刘:齐先生,你有什么问题吗?我:没有。“你的老板嫌疑不小。”等他走后,刘凯辉从容不迫地对我说,“我看他前言不搭后语的,一定隐瞒着什么。”“我也觉得他没说实话。”“他很可能对宋先生的责难怀恨在心,借着停电的机会上楼将对方杀死,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下楼。他下来的时候是怎样的?”“嗯——”我努力回想着,“神情有些古怪。”“你看看,不出我所料!”刘凯辉打了个响指。“可他说没上三楼。”“哼,”刘凯辉发出不屑的哼唧声,“如果是你,即便真上了三楼,也会为了避开嫌疑而谎称自己没上去过,反正黑漆漆的,又没人看见。”我不置可否,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要我去叫下一个人吗?”“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