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 纣王心里一沉,立即低眉顺目,看都没看那圣像一眼,便躬身退出大殿。 也不说破,闷头率文武回朝。 他肉体凡胎,自然看不到空中来了一位老道,跨鹿乘云,仙风袭袭,而相貌稀奇,形容古怪! 见纣王率众而出,那老道不由“咦”的一声。 挥一挥手,拨开云头,往下一看,但见女娲宫中,幔帐上卷,女娲真容清晰可见,果然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 “怪哉,怪哉……” 道人大惑不解,风是他起的没错,但那风中蕴有元始天尊所赐的一道秘法,专惑心神,能使人色迷心窍,日久弥重。 圣人之力,岂非寻常? 来之前,他都觉得元始天尊有些谨慎过头了。 不仅亲自在他掌心封了一道秘法,还特意算到此时女娲正在火云洞,才让他来给纣王下黑手,就是怕女娲察觉。 不料,那纣王不过凡人一个,居然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法力失效了吗? 忽然,他觉得那女娲圣像变得无比鲜活,竟似从画中走出,一时心潮起伏,邪念丛生,恨不得跳下鹿去,直往女娲宫看个仔细! 一念至此,忽然惊觉,不由骇然变色,慌忙收回目光,落在胯下那鹿身上,然而心神激荡,终究不能自已,只觉那鹿也变得眉清目秀起来,不由自主,伸手去摸鹿臀…… 那鹿“呦”的一声长鸣,老道悚然一惊,心神略定,狠狠一掌扇在脸上,冷汗淋漓而下,浑身如同筛糠。 “不好,怎么自己中了?” 惶恐之下,也顾不得许多,即纵一道金光,遁向天边。 纣王已经返回龙辇。 略略松了口气,“爷们儿霸气波”似乎被动触发了一次,证明心中所疑并非杞人忧天,果然有刁民想害朕啊! 到底是谁? 忽然,脑海中提示音一连串响起: 【叮,恭喜宿主反弹“惑心咒”,成功逆反燃灯道人之意,奖励逆天值点,请注意查收!】 【叮,恭喜宿主未受“惑心咒”影响,避免了“亵渎女娲”事件发生,成功逆反元始天尊之意,奖励逆天值点,请注意查收!】 燃灯道人? 元始天尊?! 原来是你们这两个老硬币? 纣王面色一冷,但看到第二条信息中那金光闪闪的六个零,心情顿时好转,这特么得一百个新手大礼包啊! 圣人居然有一百万点啊! 燃灯少了点儿,但也值十个新手大礼包了。 这厮身为阐教副教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么看来…… 准圣,有十万点? 一瞬间,纣王就宏观了。 圣人可遇不可求,但逆准圣之意,就有十万点逆天值,而封神世界,那是大罗多如狗,准圣满地走,稍微操作一下,岂不是分分钟成就亿万富翁了? 兑换商城的功法、丹药、灵宝,真特么不贵啊! 乐了好一会儿,纣王忽然想到,那“惑心咒”没落到自己身上,怕是被“爷们儿霸气波”反弹回去了,十倍加持啊,那厮该不是…… 活该! 让你害朕,这回羊肉没吃到,发骚去呗! 话分两头。 却说女娲娘娘降诞,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 乘兴而去,尽兴而归,下得青鸾,坐于宝殿。 玉女金童朝礼毕,上前禀告: “启禀娘娘,此前有商朝人王子受入殿进香,拜贺娘娘圣诞!” 女娲淡淡的道: “知道了,还有什么事儿?” 玉女想了想,又说: “礼拜之后,忽有狂风袭来,卷起幔帐,露出娘娘圣像。不过,那子受并未抬头观看,礼仪甚恭,即率文武退去。” 竟然没看? 女娲略显诧异,得道成圣,她对自己的容貌自然有绝对信心,当不是凡间那些庸脂俗粉所比,这子受竟然看都不看一眼? 是心有所属,还是恭敬有礼? 一念至此,不由沉吟道: “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不料这子受身为末代人王,前来朝拜,竟也恭敬有礼,却不似亡国之君,个中必有蹊跷,且随我一观。” 即唤碧霞童子,驾青鸾往朝歌而来。 此时纣王驾回,升龙德殿,受百官朝贺。 三宫妃后俏立一侧,二位殿下殷郊、殷洪正来参谒父王。 二位王子皆是“封神榜”中宿命之神,正行礼间,顶上两道红光冲天,女娲娘娘正行时,被此气挡住云路。 拨云而观,但见二位殿下气运正盛,而那子受更是紫气灌顶,形如真龙,掐指一算,心中略略释然。 原来此子国虽近亡,却仍可享国二十八载? 到底心中又惑,玉手一挥,云气尽散,凝神细看后宫。 殿中俏立中宫姜后、西宫黄妃、馨庆宫杨妃,果然人间绝色,各有风致,却也万万比不得各路仙子。 于女娲圣貌,更是云泥之别。 看到此处,女娲秀眉微蹙,似有不忿之色,不同于三清得道成圣,她是功德成圣,这意味着道行不足,七情六欲未尽,否则也不会因为一首艳诗,而一怒灭人国了! 看也不行,不看也不行,女圣人就是这么矛盾。 大劫将至,天机混乱,女娲贵为圣人,方才掐指巡纹,也无法推衍未来,只算到商朝这几年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四夷拱手,没有亡国之兆,而这纣王注定是亡国之君,似乎却不好色。 那么…… 他是怎么亡国的? 难道他性格暴虐,秉性愚蠢,这才乱政? 呆了一呆,暗骂自己轻率,以圣人之尊居然亲自来看凡间帝王? 于是暂回行宫,到底心中疑虑未去,犹豫再三,忽然玉手轻拂,打出一道“隔垣洞见”的神通,娲皇宫粉壁之上顿时现出一面镜子,其中正是朝歌龙德殿中场景。 此时,群臣朝拜已毕。 宫人宣道: “有奏章出班,无事退朝!” 言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女娲手指微动,已知此人乃中谏大夫费仲,纣王幸臣。 从费仲而推,却算到自从太师闻仲奉敕平北海,大军远征,费仲、尤浑二人朝朝蠹惑圣聪,谗言献媚,纣王无有不从,颇为宠信。 既知此节,女娲顿时心中恍然,冷笑一声: “天下将危,果然佞臣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