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金光敛去。 纣王抬头一看,那黑云、那巨眼,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消散敛去,但见碧空万里,朝霞漫天,似乎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再看台下,一千御林军早已列阵以待。 士兵们满脸崇拜,再无一丝惶恐,统领一声令下,一千御林军轰然应诺,齐齐拜伏在地,齐声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一瞬,朝歌城中百姓忽然醒悟,纷纷朝纣王所处的木塔叩拜,口称“万岁”。 一时声震四野,宛若盛世! 女娲若有所思,忽然“噗嗤”一笑,回首道: “童儿,咱们走……” 碧霞童子疑惑道: “娘娘,这纣王立下天道誓言,怎么还有功德金光加身?” 女娲心情大好,嫣然道: “天道有常,赏罚分明。纣王此誓,虽初衷是自证清白,可他偏偏点明为我立八百女娲宫一事,却歪打正着了!” 碧霞童子越发糊涂了。 “怎么歪打正着?” 女娲笑道: “自我造人以来,人族繁衍生息,日益昌盛,千万年间,已成天地主角,却从未有人对天而誓,言及‘报恩’二字。纣王此举,却恰似为人族立德,自然为天道所感,降下功德!” 碧霞童子想了想,忽然喜道: “这么说,那八百女娲宫……” “不必毁了!” 女娲笑道: “速速召回八百大妖,各赏赐蟠桃一枚,各回洞府。” “是,娘娘!” 碧霞童子喜笑颜开,又问: “对了,那轩辕坟三妖还在宫中,要不要召回?” “罢了……” 女娲妙目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儿。 自己乐了一会儿,才拍了拍碧霞童子的小脑袋,笑道: “算是给这纣王的奖励了!” 这还算奖励啊? 碧霞童子愣了一下,顿时醒悟,便不问了。 须臾回宫,她才问了一句: “娘娘,那紫色光柱,又是什么?” “气运!” 女娲娘娘又笑: “你忘啦,他既然代人族立德,以后便不止是成汤人王,若他真有雄才大略,四海拱伏,终有一日,必然成就人族共主!” 说着,忽朝虚空一望,微微一嗤: “呵呵,成汤将亡?” 这时,纣王下了木塔。 他的天道誓言,天下万民听得清清楚楚,三千御林军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亲眼目睹了天降异象,仙音灌耳,纣王金光加身,久久不绝。 此时看他,便似觐见神灵一般! 纣王没敢懈怠,这么大动静,恐怕不止御林军和朝歌百姓,四方圣人、各处神灵的目光,都在这边。 可不能露出马脚! 当下,便装作没事儿人一样,默默的拆了木塔,将那些木材一根根整理好,整齐的码放在一旁。 取来大锤、铁凿,一板一眼雕琢墙砖。 到底是大丰收,忙活了一阵子,眼神不由聚焦在视野中那一堆消息框之中。 一行行看下去,不由嘴角扬起…… 看到“太乙真人”,忽然眉头一皱,系统把这厮单独拎出来,莫非这谣言便是此僚散布出来的? 麻蛋! 树欲静而风不止,元始天尊这个老银币,阴魂不散啊! 这事儿,必须得让女娲娘娘知道! 敢阴老子,哼哼…… 想起女娲娘娘,顿时疑窦丛生,发天道誓言会违逆天道、元始天尊之意,倒是不出所料,但女娲娘娘和碧霞童子怎么回事儿? 难道…… 一念至此,忽然神魂一阵悸动! 不要乱想! 不要乱想! 不要乱想! 瞬间手脚冰凉,浑身冷汗淋漓而下,这才想到,方才发了重誓,以后可不能再对女娲胡思乱想了! 不料,他才练了半年“皇极神龙诀”,道行不足,哪里能说不想就不想? 越是强行抑制,各种念头反倒纷至沓来。 情急之下,强行转过念头,开始回想狐狸精那美妙绝伦的风姿,尤其是被反弹媚术之后,更是诱人…… 良久,神魂中那种彻骨冰寒终于消散。 纣王松了口气,仍然心有余悸,暗道这天道誓言,果然恐怖如斯,朕念头方心未艾,居然就知道了? “爷们儿霸气波”还是局限了些,若能反弹天道? 算了…… 那一反弹,这方天地怕是得烟消云散! 收摄心神,正打算继续劳作,这才发现不知何时,朝中文武、两个儿子,三宫妃后,轩辕坟三妖,竟然都来了? 见他看过来,众人才轰然见礼。 纣王走上前,道: “免礼,众卿不理朝事,来此处干什么?” 丞相商容越众而出,俯身奏道: “陛下立天道誓言,自证清白,而后天将祥瑞,金光加身,宛若神灵,力破谣言,使万民得安,天下拱伏。此前臣等无用,才使陛下犯险,臣等惶恐无地,羞耻难耐,特来领罪!” 纣王笑道: “众卿不为谣言所动,署理朝纲,未误一事,何罪之有?且各回本阙,诸事如常。另外,兴建女娲宫一事,既得天道认可,便可颁旨八百镇诸侯,立即重建,不得有误!” “谢陛下隆恩,微臣恭领圣旨!” 商容拜了一拜,便率朝中文武叩拜退去,各回本阙不提。 两位殿下上前,此时殷郊十三岁,殷洪十一岁,俩人都是满眼崇拜。 见礼已毕,殷洪早憋不住了,欣欣然道: “父王,你现在是神仙了吗?” 我的好大儿! 望着两个便宜儿子,纣王也感叹不已,原着中俩人先没了亲妈,后被阐教仙蛊惑,父子相残,年纪轻轻挂在榜上。 朕能逆天,岂能重蹈覆辙? 轻笑一声,柔声道: “自然不是,朕乃凡间帝王,执掌天下,祈福万民,一举一动,无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方才天降祥瑞,你道寻常么?朕在高塔之上,天威降身,稍有不慎,即灰飞烟灭矣!” 见二人面色惊恐,又吩咐道: “吾儿切不可因今日之事沉迷神异,修仙乃方外之事,非我帝王家所能染指,且尔等终究须承继大统,治理朝政,此后更需亲贤远佞,潜心功课,决不能落入邪门歪道!” 话也不能说透,两位殿下懵懵懂懂。 毕竟年幼无知,虽得纣王嘱咐,到底会不会被蛊惑,却不是他们能掌控的了…… 太乙真人那厮,还不知道猫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