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群人只是简单的站出来说了声附议,但却让朱元璋眼中的杀意越发的份藏不住了。 而一直不曾动弹的几位身着绯袍的文官,此刻如同压根没听到其他人在议论什么一般,那叫一个安稳。 可他们心中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了。 这群人莫不是傻了不成? 难道他们以为一起进言,就算是人多势众了? 洪武皇帝什么时候讲究过法不责众? 这群人心中已经开始一边冷笑,一边琢磨着自己哪个子侄还有学生可以填补一下即将到来的空缺了。 毕竟,他们很清楚,龙椅上的这位,可是尸山血海里面趟过来的,什么场面没见过? 大明官员杀了多少茬了,别说眼下这些人,今天就是这满朝文武一起进言,这位洪武皇帝也绝不会手软。 毕竟在洪武皇帝眼中,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可两条腿想当官的遍地都是。 若真的杀光了,那再找就是了。 一想到这些,哪怕压根没站出来,老老实实站在一旁的官员都觉着冷汗不自觉的就流了下来,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 他甚至都想主动说一句“陛下臣今儿就看看不说话”了,生怕洪武皇帝举起屠刀的时候砍错了人波及自己,那可就冤了。 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看着众人表演。 直到整整一炷香功夫过后,该说的都说完了,朱元璋才一脸冷峻的看着堂下众臣,厉声问道。 “怎么?你们这是要跟咱闹一出逼宫?”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瞬间头皮发麻,糟了,老爷子这火气兜不住了! 朱元璋这话一出,刚刚还挺直了腰杆站在朝堂之上“直言上谏”的一众文官,终于想起了被眼前的洪武皇帝支配的恐惧了! 眼前的这位,可是曾将百官杀了一茬又一茬的存在! 杨宪、胡惟庸包括李善长,哪一个当初不是权势滔天的人物? 他们不但是朱元璋真正的从龙之臣,跟朱元璋乃是一路扶持的老兄弟不说,本身的能力也没得说。 明初的乱局,其实就是这帮人撑着走过来的。 不然朱元璋一个字都是后来在军中慢慢学着认的泥腿子,是从谁那里学会处理朝政,打理这百废俱兴的一个国家的? 这三人中,最突出的则是胡惟庸,他可谓是实打实权势滔天,朝中文武百官都是他的人。 甚至连官员的任免都由他一言而决,单以权势而言,不算上兵权的话,他其实跟皇帝都没什么区别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跟大半个朝堂都有牵连的权相,仍旧逃不过这位洪武皇帝的清算,死的极惨不说,还把一家老小都搭上了。 而由于胡惟庸案牵连被杀的官员及家属何止万人? 那么,连株连上万的大案子都办过好几次的朱元璋,会对眼前这点小风浪低头? 开玩笑! 在朱元璋这个自幼就亲眼目睹父兄家人饿死的泥腿子眼里,官员从来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士大夫。 他用他那朴素的价值观给这些文官下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定义——这就是咱老朱家的长工。 咱给你们开俸禄、加官进爵,你们就应该给咱老朱家老老实实理政。 结果你们这帮人不老老实实种地不说,还谋夺咱的家业,那咱凭啥不能处置自己几个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