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我眼中的东瀛人!” 朱高煜这番话说完,朱元璋父子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们都是接触过东瀛人的,同时也是看过史书,了解过史实的。 可越是回想,越是觉着朱高煜这番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 朱元璋此刻看着朱高煜的眼神已经不仅仅是满意,而是宠溺了。 自家大孙子还真是厉害啊,不愧是咱老朱家的麒麟儿,年纪轻轻便能有如此见识。 朱高煜见对面二人没反驳,转而继续阐述道。 “分析完东瀛的性格之后,那二位便能明白我接下来的军略安排的理由了。” “对于东瀛,我总体的安排便是,收下来当狗,放出去咬人!” 说到这里,朱高煜眼中也是异彩连连,对于东瀛,他可是半点好感都欠奉。 “他日我父王若登基了,我当建议他,就以纵凶犯边,侵扰我大明沿海的名义,下一封国书斥责。” “如此一来,我方便大义在手不说,还完美的掩盖了我们图谋那银矿之事。” “而后,燧发枪、弗朗机炮全安排上,我带人过去往死了打他们一顿!” “这一仗,不仅要打得他们哭爹喊娘,还要彻底把他们骨头打断,知道大明的厉害!” “而后嘛,嘿嘿,把罪名往那什么领头的天皇或者跟大明不对付的高官身上一推,杀鸡儆猴。” “再下一封国书,说这事儿过去了,大明还是愿意给机会让东瀛民众为大明出力,大明吃肉也能让他们啃根骨头。” “如此一番连消带打之下,必然一举击中东瀛骨子里的慕强和奴性。” “而后嘛,就是放这只狗出去咬人了!” 说到这,朱高煜忍不住贼笑了两声,才义正言辞的说道。 “南越、吕松等地,土地肥沃、稻米一年三熟,不知怎的就被东瀛看上了。” “而东瀛的浪人、武士在当地大肆屠戮、抢掠,杀得当地民不聊生,当地贵族只得祈求我大明出面。” “大明勉为其难之下,只得勉力出兵调停,并改土归流、移民屯军,从而保证当地安全!” “而原本在当地肆虐的东瀛倭寇,则要么被大明抓了当俘虏干活,要么就成了流寇,转战掠夺其他地方。” “毕竟大明兵力国力有限,难免有所疏忽嘛。” 朱高煜看着目瞪口呆的张老爷子和李叔,心里终于畅快了。 这可是他一直心心念念要做的一件大事。 他是真打算利用东瀛人来当恶人,为大明开疆拓土的。 等东瀛人把人祸祸得差不多了,就该大明出场了。 到时候饱受东瀛人祸害的当地土人,不得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朱元璋和朱棣这会儿只觉着心头一阵阵的冒凉气。 此计好不好? 太好了! 好到压根不像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后生能想出来的。 太毒了! 先算计东瀛,再谋夺南洋,坏事儿全让东瀛人干了,名声好处又给大明捞了。 好家伙,大明这是里里外外赢麻了啊。 “行了,二位不妨好好回想一番,这会儿时间也不早了,咱们先上去,待会儿边吃边聊如何?” 朱元璋和朱棣听到这话,有些无奈。 刚刚朱棣还想着,自己被这小子当面拒绝了一次,那此刻再提购买燧发枪和弗朗机炮一事,当无法拒绝了。 谁知这小子压根不接话,直接说起了晚饭的事儿来了。 当真是滑不留手。 不过朱元璋父子俩也明白,眼下朱高煜是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