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朱高煜领着人再次来到了一个工坊。 同样是热浪滚滚,但这里的场景,跟刚刚的琉璃工坊可谓是完全不一样。 首先第一点便是这里要宽敞了太多。 而后,那高高矗立的熔炉,显然是在炼钢。 远比琉璃工坊更多的工匠,此刻正在此间不断来来回回的忙碌着。 朱元璋和朱棣见到此间场景,本能的瞪大了双眼。 朱棣头一回这么主动的开口问道。 “朱小哥,你这冶钢之术,是不是与坊间那些技艺又有不同?” “在下以前也不是没见过炼钢工坊,但跟你这可截然不同。” 朱元璋在一旁认同的点了点头,而后一脸期待的看向朱高煜。 朱高煜也没瞒着,既然都把人带来了,那自然得说个明白才行。 带着二人来到一堆刚刚生产出来的,堆砌在一起的钢块旁,拿起一旁放着的小锤子,在上面轻轻一敲。 听着耳旁那清脆的声音,朱高煜在二人目瞪口呆之中笑着说道。 “在下这里的冶钢之术,乃是从古籍当中翻出来后,再结合能工巧匠共同调整过的。” “眼下二位也能看到了,这里出产的,乃是实打实的精钢。” “不仅质量比官府的冶钢所更好,产量也毫不逊色。” “而对在下最重要的事,此等精钢,乃是在下制造改良后的火器的必备之物。” “当然了,甲胄、兵刃,同样是由这等精钢锻造的!” “甚至,在下将来还会用精钢打造海船。” “届时,东南的倭寇也好,海外的蛮夷也罢,在我等精钢战舰面前,便只有引颈待戮的份了!” 朱元璋和朱棣听完这话,大受震撼。 这个时代,所有的船都是木制的。 他们倒不怀疑铁船能不能浮起来。 毕竟,谁家还没见过银盆落在水中漂浮的模样? 可是,大明本就缺铁。 而冶炼技术的落后,导致大明的钢铁供不应求。 别说打造钢铁战舰了,连满足卫所的换装以及民间需求,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不过,朱元璋顺着朱高煜刚刚所说的情况畅想了片刻以后,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 “小友,若是你这边能建造大型的钢铁战舰,那倭寇、蛮夷,又能算个啥?” “不知小友,如今做到哪一步了?” “可有什么需要老夫帮忙的地方?” “老夫在军中还是认识几个人的,哪怕是水师之中也有咱的老兄弟,你若有需要的,尽管说!” 听到老爷子这般大包大揽,朱高煜笑了。 这不就是自己希望看到的场景嘛。 不展示下实力,怎么让这等“老谋深算”、“见多识广”之辈,能压上身家性命跟自己搏一把呢。 “高煜在此谢过老爷子的一番好心了!” “不过,在下暂时还不需要这方面的助力!” “因为目前一方面精钢产量还不是很够,打造火器、兵刃、甲胄乃至农具,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精钢。” “另一方面,眼下的造船术,也不适合直接用精钢打造舰船。” “不过在下已经让人试着在海船上搭载火器了。” “等到新式造船术研究完毕,那这边的试验也该差不多了。” “届时,在下的精钢战舰便将搭载着装备火炮、火枪的战士,远征海外。” “远则火炮轰炸,近则火枪射击,真到了跳帮的时候,还有甲胄齐全、兵刃在身的将士们,上阵厮杀!” “到了那时,在下定要让东南沿海的倭寇,尝尝我大明的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