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锦绣

注意农女锦绣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270,农女锦绣主要描写了穿成农家小萝莉,爹死娘痴。对面一家病弱,钱亦绣表示淡定。脑瓜灵好运来,钱程锦绣有何愁,直到死鬼爹出现……钱亦绣不淡定了,我娘是糟糠,我娘要下堂!无奈呆萌娘亲不配合,哭着喊着跟爹去。才为爹娘操...

分章完结26
    我们没有娘呢?我娘虽说不算太精明,但还是爱我们的呀。kanshuboy.com每天晚上知道给我们盖被子,还知道从嘴里省一口给我吃,我们若是受欺负了,她会哭好久。没了娘亲,我们可怎么活……”

    见钱亦锦这样,钱老太先不落忍了,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是让钱三贵两口子要拎清楚,不要感情用事。程氏现在是寡妇,若是有那惹不起的人打上了她的主意,切莫为了她害了自己一家人。

    听了这些话,钱亦绣的心跌入谷底。钱家人的意思是,若是有恶人找小娘亲的麻烦,他们会选择自保而袖手旁观。为了怕招惹麻烦,还让爷奶找个人家把小娘亲嫁了。

    若方阎王或是比他还横的恶人真打上了小娘亲的主意该咋办?

    现在老钱家那两房又想撇清,单凭他们三房这一家病弱,别说那些横的,就是普通人家都能把他们压死。虽然家里有了大山,但牲畜再厉害也比不上人的智商。

    钱亦绣发愁了,她抱着吴氏的腰哽咽道,“奶,别把我娘嫁出去,我和哥哥离不开她。”

    吴氏摸着孙女的头说道,“绣儿莫哭,你娘是你爹的媳妇,你的亲娘,爷和奶不会把她嫁出去。”

    钱亦绣又问,“若是方阎王真想娶我娘咋办?他会不会明目张胆来抢亲啊?”

    吴氏叹道,“明抢他倒不敢。再说,这只是唐氏的一厢情愿,那方阎王也没说要娶你娘。记着,离那些蛮横不讲理的人家远着些,看见他们绕开走。以后你娘不仅不能再出门,你和锦娃也要小心些,门一定要锁好、插好……”

    夜里,钱亦绣心里有事睡不着。想着跟张家的关系虽然拉上了,还没有那么紧密,要继续加固。再说县城离这里还远,有时候远水是解不了近渴的。还得想办法攀上宋家庄子的王管事,那里离得近,不到两刻钟就能走到。王管事也算附近最有势力的人,那些大地主、镇上的财主都不敢惹他。

    还有就是要把跟大房、二房的关系打理好,让他们舍不得撇清,真遇到事了,多个帮衬……

    钱亦绣想了很久很久,后半夜才睡着。

    ………………………………

    谢谢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谢谢各位亲的支持和推荐!

    ☆、第五十三章 自私

    第二天,除了钱三贵和程月身体不好要多睡一阵,钱家三房的人都早早就起了。

    钱亦锦起来就跑到外面练武——跑步、蹲马步、打拳、踢腿,这是钱三贵平时教他的。

    钱亦绣也顶着熊猫眼打着哈欠出了门。

    钱满霞进厨房做饭,吴氏去松潭挑水。

    钱亦绣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跟着小哥哥练武,而是出门往村子里跑去。

    “我去大爷爷家一趟。”钱亦绣大声喊道。

    等钱满霞要问清楚一些,她已经跑出大门了。钱亦锦听了,不放心妹妹,也跟着跑了出去。

    太阳刚刚从东边升起来,荒原上湿漉漉的,野花上挂着晶莹的露珠,空气中的甜香味夹杂着湿气,沁人心脾。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小兄妹的心却不轻松。

    进了村子,村里还非常寂静,除了公鸡打鸣,几乎没有其它的喧闹声,几乎家家都紧闭大门。他们的跑步声显得特别清晰,引得院子里的狗狂吠不已。

    把钱家大院敲开,是汪氏来开的门,除了汪氏和许氏,其他人才陆续起床。

    汪氏见两兄妹这么早,吃惊地问,“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钱亦锦倒是神色如常,钱亦绣却跑得一头汗。她喘着粗气说,“没有出事,我……我就是来跟大奶奶说一声。花店和花农今年没有……没有种霞草,或许会大量收购,你们先摘些霞草去花店问问。要快,别被人家抢先了。若是……若是花店收了,比自己零卖好得多。价钱肯定会被压低一些,但胜在收入稳定。”

    汪氏笑起来,“哟,绣儿真是个机灵丫头。难得你有心,快进来坐坐。”

    “谢谢大奶奶,不了,家里还等着我吃饭呢。”钱亦绣摇摇头,又拉着小哥哥返身跑了。

    汪氏进厨房对许氏说,“绣儿自从滚下坡好了,人也机灵起来。那孩子实在,这么早就跑来告诉咱们卖霞草的法子。不像锦娃,光是嘴甜,从来没见他动过真格的。我是看出来了,绣儿像你三叔,锦娃就像吴氏,光会嘴卖乖。”想想又道,“不会是他们有更赚钱的法子,所以才把这事儿告诉咱们的吧。”

    钱大贵正好出来洗脸,听见了汪氏的话,说道,“你这个婆娘就是心多,昨晚三贵说他们家人手紧,要先顾着地里的活,你又不是没听见……”

    他们又跑去了钱二贵的家。冲着唐氏,钱亦绣才不想来这里。只不过看在钱二贵及钱满河的面子上,也只有来一趟。

    钱二贵家的院子去年才修起来,蓠芭院墙,墙上还爬着好些藤蔓。泥砖房子,房顶盖的瓦片。虽然比不上钱家大院,在村里还算得上中等户,比三房的房子好了一百倍不止。

    是钱满河的媳妇王氏来开的门,这么早,唐氏那个懒婆娘定然还没起来。钱亦绣又把跟汪氏说的话说了一遍。

    王氏笑道,“谢谢绣儿,也谢谢锦娃,我这就跟公爹说。”

    王氏关了门,从正房的窗户里传来唐氏的声音,“谁这么大早来敲门?”

    “是绣儿和锦娃。”王氏把钱亦绣的话说了。

    唐氏嘀咕道,“豆丁大的丫头片子知道个啥?莫不是吴氏让她来折腾咱们的吧。花店掌柜又不是咱家的亲戚老表,会长期收购咱家的霞草,真是鬼扯!”

    钱二贵说道,“人家不都说了要抢先嘛!偏你这个婆娘不会听好话。”又大声说,“满河媳妇吃了饭就去找蝶姑,快些去县城。”

    “她去县城谁下地?”唐氏嚷道,“她下地,我去县城。”

    钱二贵嗤道,“就你这张破嘴,能谈成的生意都会被你搅黄了,老老实实下地去。”

    离开钱家二房,钱亦锦不解地问妹妹,“大爷爷、二爷爷那么自私,还让爷奶把咱们娘亲嫁人。特别是二/奶,更坏。干啥还要告诉他们挣钱的法子?”

    看看小正太,他的眼睛还有些红肿,可见昨天哭得有多伤心。

    钱亦绣无奈说道,“大爷爷、二爷爷不愿意因为被娘亲所累而选择自保,跟唐氏为了一己私欲就想卖娘亲进许家还不一样。他们只是自私,而不是歹毒。自私是人的劣根性。是人都自私,只是有人自私多些,有人少些。像咱们爷奶那么心善的好人,这个世界太少了。我跟他们说挣钱的法子,就是想让他们舍不得撇清咱家,更希望他们能记情,在咱们有事求上门的时候,能伸伸手……目前,咱们还没找到更强大的靠山,还有求于他们。谁让咱们太弱呢?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她的声音越来越低。

    钱亦锦虽然只有六岁,但极聪明。他听懂了妹妹的话,沮丧地低下头。想了想,又抬头说,“等咱们出息了,变强了,不许他们嫌弃娘亲,也让他们求咱们。”说完,小嘴抿得紧紧的,一脸坚定。

    “嗯。”钱亦绣重重地点点头。

    小哥哥拉着小妹妹慢慢往家走去。晨光中,那个斑驳的土墙院子孤零零地耸立在荒原中,悲凉而残破,感觉再来一场暴风雨就会被冲夸一样。

    来到院门前刚站定,门就打开了,是程月开的。她起床没看到儿子女儿,又有些着急。听说他们去了村里,便一直站在这里从门缝往外看。

    吃早饭的时候,钱亦锦跟钱三贵说,“爷,我想缓一步上学,咱们先把院子和房子修修。”

    钱三贵摇头道,“爷已经是一个废人了,就盼着你读书明理,早些有出息,早些把门户顶起来。你读书是咱们家的第一要事,比其它任何事都重要。我夜里想了想,咱家院子房子也要早些修缮,就下个月吧。”

    钱亦绣道,“既然要做,干嘛不一起呢?两件事又不矛盾。”

    钱三贵摇头道,“还是一件一件做的好,不至于太惹人眼红。”

    农忙期间,钱家都是三房人家一起干,先大房,后二房,再后就是三房。三房人手少,不止吴氏和钱满霞要去地里干活,小正太钱亦锦也要去。

    由于这几家没有牛或者驴子,就一起出钱借了谢虎子家的驴子来三家轮着梨地。

    钱家几房的坡地是挨着的,大房和二房是各四亩,三房只有两亩。

    那三个人不在家,钱亦绣就在家里守着,偶尔会出去在附近溪边挖点肥嫩的野菜。

    三房只有两亩坡地,三天也就忙活完了。不像大房和二房,忙完了这边的坡地,还要去忙活洪河边的水田。

    一忙完了地里的活,吴氏第二天就去许家肉铺割了一条两斤重的五花肉,又拿着张家送的一包糖果,领着钱亦锦去私熟拜见张先生。

    …………………………

    谢谢小祺祺祺祺飞的礼物,谢谢简和玫瑰、鹿姐、小p悠悠、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谢谢亲的支持和推荐!

    今天有事,一早起来改文,发文。祝亲们周末愉快!

    ☆、第五十四章 上学

    张先生本来就喜欢聪明的钱亦锦,夸奖勉励了他一番,让他第二天去上课。

    私熟在村东边张先生家里,他家东厢几间房就作了讲堂。

    附近几个村子只有这一个私熟,除了个别特别富裕人家的孩子去了镇上读书,其他孩子都选择到张家私熟。一个是镇上贵,另一个原因是张先生是个秀才,二十几年执教生涯中还教出过一个秀才和五个童生,很是得村民的佩服和尊敬。熟里共有十六个学生,花溪村有五个,另几个村有十一个。

    钱老太听说钱亦锦要上学了,还受到张先生的夸奖,乐得眼睛眯成了一道深褶子。暗道,她没有和老头子一起去省城跟着老四过还是做对了。若不是自己经常偷偷给锦娃送些鸡蛋吃,他能这么聪明嘛。晚上又跑来三房,要把自己攒的十多文私房给锦娃上学用。

    钱三贵不仅没收,还让吴氏拿了一个小银角子和二十文钱出来孝敬她。他本来想多孝敬老太太一些,但钱的出处不好说,就先只给了这么点。

    钱三贵说,“这个银角子娘留着慢慢用,铜钱平时买些喜欢的吃食。也不要再留着给锦娃吃了,现在我们家里还过得去,不会亏着他。”

    老太太不收,“你们日子艰难,每年底还给了我们孝敬,就不要另给了。老大、老二比你家好过得多,也没见他们另给过。”

    钱三贵笑道,“这次绣儿讨了张老太太的喜,得了些赏钱。给您您就拿着,等家里好过了,再给您银子使。”

    钱老太太才笑着接了过去,还说,“你有这些钱千万别说出去,怨人穷恨人富的人可多着哩。”

    钱三贵笑着点点头。

    钱亦绣不得不承认,这老太太对钱三贵和钱亦锦好的真是没话说。或许她觉得钱三贵为钱家做了大贡献,却过得最不如意,心疼他吧。

    第二天一大早,当小正太穿上吴氏赶出来的那套靓蓝色小长衫,真是漂亮极了。就是发型有些怪异,他现在开始留头发了,除了头顶的那撮毛长些,四周新长出来的头发还不到半寸,看着就像一个长满杂草的小山头长出了一棵小树。

    钱亦锦踌躇满志地顶着小树,拎着装学习用具的草篮子走出家门,全家都郑重地送他到院门口,看着他消失在村口边的朝霞之中。

    穷疯了的钱家三房居然送孩子上学了!花溪村的村民们疑惑不已。

    要知道,上私熟一个月的束脩是七十文,晌饭二十文,这两样一年就是一贯钱。虽然说农家孩子多在沙盘里写字,但必要的书和笔墨纸砚还是要买一点,这样算下来一年花费不会低于两贯钱。

    有说他们家挖着宝了的,有说他们家遇到贵人了的,又有说钱三贵脑子好使,身子骨好了就想到了赚钱的好法子的……村里传得疯言疯语,但钱家三房依旧是关着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送走了钱亦锦,吴氏便去地里忙活,这些天没下雨,她要去挑水浇地。下午准备去县城一趟,借钱香家的钱也该还了。

    钱亦绣非常感谢和喜欢那位爽利善良的姑婆。在钱家,除了钱老头和钱老太外,只有钱香是不计任何报酬无私帮助钱三贵的人。所以她很想去姑婆家玩。但因为戏班抢人的突发事件,钱三贵和吴氏都不许她去。

    上午,钱亦绣正坐在树下望天发呆,想着群山里的东东,钱满蝶来了。原来是钱香来看钱老太了,汪氏请三房一家去钱家大院吃晌饭。

    这样一来,吴氏下午就不用去县城了。

    钱满蝶把钱亦绣拉到自己面前,从怀里拿两根红头绳在她面前晃晃,笑道,“漂亮吗?这是姑姑在货郎那里专门给绣儿买的。”

    “嗯,漂亮,谢谢蝶姑姑。”钱亦绣糯糯地说。

    钱满蝶就拿红头绳重新帮她扎了两个小揪揪。之后,跟钱三贵告辞,她要赶紧回家帮着做饭。

    大房和二房抓住先机,第一时间跟县城的两家花店搭上了钩,当了霞草独家供货商,每天提供花店四筐霞草。一筐霞草十五文,他们两家每天就能赚三十文。这么一算,每个月就能进项九百文左右,一直摘到八月底,能挣三贯钱哩,相当于一家人小半年的总收入。两家人都喜疯了。

    钱满蝶记着钱亦绣的情,卖了钱的第一天给她带了几颗糖来,今天又送了两根头绳。礼物虽轻,但人家有心。这样的亲戚提点一下,也还愿意。

    钱三贵回屋拿出一贯钱来,本来准备送钱香家的那包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