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陛下的邪神国师

“陛下,西域佛门窥伺,以小乘佛法之念乱我大夏。  老夫斗胆,愿设立大雷音寺,立大乘佛法以乱佛门诸修!”  ......  “陛下,南荒万妖之国肆虐,宣扬其种族之别霍乱万民。  老夫斗胆,愿设立天书阁,阐种族隔…

第五十八章 已成定局
    场面之中一片寂静。you-pin.com

    所有人看着那位慈眉善目的持戒金刚,大脑甚至未能从眼前的画面转换中适应过来。

    明明佛法辩论胜利几乎毫无悬念,但只不过转眼间,修为仅有筑基的玄慧被持戒金刚轻松镇压。

    即便是心中知晓佛法辩论结果不会如此简单的沈渺,也被眼前的景象唬地一愣一愣的。

    持戒金刚可是当世元神,站在人皇界顶点的人物。

    而站在他对面的玄慧抛去佛法,也只是一名青年小僧罢了,甚至还是释能隔了不知道多少代的晚辈。

    两人之间的差距何止天壤之别。

    然而在如此之大的身份实力差距下,释能却依旧毫不留情地出手镇压辩佛之法明显更胜一筹的玄慧,丝毫不顾及作为长辈的脸面。

    镇压之后,还称此法为金刚怒目之法。

    “这脸皮的厚度,恐怕当世罕有人能及了。”

    沈渺心中对于释能老僧的警惕再上升了一个层次。

    能够如此肆无忌惮的不按套路出牌,对沈渺这种神秘型装逼选手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万一释能什么时候突然脑子一抽,头铁一波想对沈渺这位国师以身试法,那问题可就大了。

    聚仙台之上的沈渺心思浮动,但碍于此时身份地位却没有任何表示。

    但女帝行宫之前的一众文武大臣、紫袍供奉可就坐不住了。

    他们之中确实有不少属于女帝对立面的宗门世家,可身处大夏皇朝之位,至少在面对佛门外敌时,应有表面的谴责之意。

    行宫下方,一名身穿翰林院学士服的青年站出来,指着释能大声呵斥道。

    “释能首座被称为当世大德高僧,佛法之辩不如人,便选择直接以势压人。

    如此手段,枉称佛法!”

    “释能首座如此手段若是传出,必将称为天下中人的笑柄!”

    “以大欺小之辈,安敢称大德高僧?”

    ......

    一声声呵骂在文武百官之中响起,除了站在最上位的几位朝中大佬默不作声之外,其余人皆是一脸义愤填膺。

    对于文武百官的斥责,持戒金刚释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羞愧。

    慈眉善目的面容之上嘴角含笑,对着发出斥责之声的文武百官反问道。

    “不知各位大人,可知何为佛法?”

    斥责的声音逐渐消失,尽管有人心有意动,却没人开口回应释能老僧的问题。

    见如此状况,释能老僧神色平淡地开口道。

    “我佛慈悲,历经百世轮回感悟众生疾苦,创立佛法以求众生寻苦海超脱。

    苦心孤诣钻研经典是为佛法,普度众生大慈大悲是佛法,无相无垢自在超然是为佛法,金刚怒目雷霆手段也当为佛法。

    若无金刚怒目雷霆手段护持,纵使证得自在超脱,又如何降妖除魔普度众生?”

    “歪理邪说!”

    文武百官之中,一位大儒长挥袖袍迈步而出。

    “玄慧大师乃是与你辩论佛法,你原本败相已显,却以护持之法镇压玄慧大师。

    如此手段如何称佛法?”

    “降妖除魔,自然是佛法!”

    释能老僧双目微阖,无喜无悲。

    大儒怒极。

    “好!那我且问你,你降的是什么妖?除的是什么魔?

    玄慧大师佛法精深素有明尊之称,到你这位所谓的大德高僧口中却成了妖魔,莫非西极佛土的佛法便是如此排斥异己?”

    “金刚怒目之法护持佛身,降的是心中之妖,除的是念中之魔。

    玄慧已入歧途,受妖魔蛊惑妄论佛法,自然应受金刚怒目之法惩戒。”

    不过言语之间,持戒金刚释能便将以大欺小这件事辩驳为小辈误入歧途,以怒目金刚灭其心中妖魔。

    如此指鹿为马手段,让所有人心中暗自心惊。

    释能老僧开口说完之后,那位怒极的大儒突然收敛了脸上的情绪,面无表情地拱手一礼之后,退入文武百官中。

    直到这时,才有人记起这位大儒出身北地门阀,乃是元家当代家主的兄长。

    佛门和门阀世家联合,这位大儒与释能老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自己人。

    之前义正言辞的谴责做派,很显然是在给释能找一个台阶下。

    毕竟今天之事传出去就算西方佛门赢了,释能这位辩法不成强行动手的持戒金刚,也会受到天下悠悠众口了的非议。

    只有将此事定性为玄慧误入歧途,并借此机会传播,才能让释能护住名声。

    其中的细节是非究竟如何,在场之人能够了解,可天下之人却却难以明了。

    文武百官之中不少人面显怒火想要上前斥责,却被其他人悄然拦下。

    门阀世家都在给释能老僧铺台阶,尘埃落地,女帝沉默不语。

    这种情况之下,再多的义正言辞的谴责也只是无能狂怒之举。

    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一时冲动只会招惹祸端。

    金碧辉煌的大夏皇宫似乎黯淡了数分,身为皇朝国师的沈渺能清楚地看到,原本冲霄而起的气运金龙似乎在逐渐退化。

    鳞片失去光泽、龙须断折、龙角出现残损的痕迹。

    反观数万里之外的西方,借助聚仙台之能沈渺可以清楚地看到那矗立在天地间的巨大佛影。

    佛影之下宝刹林立,钟声、梵音随着大夏气运金龙的退化而愈发的浩大,佛光普照绵延万里之遥。

    这是大世之争的开端,王朝颓势已显。

    若是今日之事传唱天下,王朝气运受到的冲击将会远胜今日。

    破佛三策之二,以佛辩佛宣告失败。

    聚仙台上,沈渺看着那位纵使众星拱月,身形依旧略显寂寥的女帝,心中微微有些叹息。

    破佛三策,沈渺只是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思路而已。

    女帝权衡道门祖庭传道西方,引中原佛门对峙佛门使者以言辩法的手段,已经算是十分出色了。

    这场碰撞的落败完全是非战之罪。

    内部最为强大的势力之一直接化身二五仔背刺偷袭,佛门使者更是直接以力压人,这才导致最终的落败。

    如此境地,就连沈渺也完全想不到任何破解之法。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