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一觉醒来穿越了,怒肝一款名为【女帝养成计划】的陆成安陷入了朝堂中的‘科举舞弊’大案,科举成绩作废,被迫落榜,无奈返乡的陆成安发现自己脑海里【女帝养成计划】依然在启动。人都穿越了,你还让我玩游戏?盛怒之下的陆成安,在回乡路上点开了游戏。突然他发现,脑...

作家 爱开小差 分類 二次元 | 193萬字 | 987章
分卷阅读38
    从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再到朱祁钰。

    其中明宣宗朱瞻基病重弥留之时将太子朱祁镇托给“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濙”五人。

    此五人被合称为‘明宣宗托孤五大臣’。

    土木堡之变的时候,被合称为‘三杨’的杨士奇、杨荣、杨溥早早就已经离世。

    勋贵集团的大哥张辅被朱祁镇索命连环拳亲手带走,死于土木堡之变,胡濙能活下来,纯属年纪太大了,朱祁镇不敢带着他御驾亲征。

    不想带着胡濙玩命,结果把张辅的命玩没了。

    要是真带上胡濙,朱祁镇就达成成就——亲手送走托孤五大臣。

    胡濙那么能活,估计朱祁镇自己都没有想到,甚至于,胡濙活到了朱祁镇发动政变后的天顺年。

    对于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陆成安还是佩服的,这老兄真正厉害的是站队一次都没错过也就算了,最后一次就是站错了也寿终正寝了。

    但胡濙应该想不到,现在这个‘于少保’跟之前那位‘于少保’不同了。

    陆成安比于谦还能当火车王。

    于谦不怕死,陆成安更不怕死。

    于谦死在了朱祁镇政变之后,他陆成安会给朱祁镇政变的机会?哼,北京守住了,他就跑了。

    没有后顾之忧的陆成安,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他读书的时候就很钦佩这种以国家社稷为重的人物。

    当你真正换了一个视角看,就明白这些人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在史书上重重留下一页专门歌颂他们事迹的篇章,正是因为他们在伟大过后,是明知自己身死而不悔的崇高精神。

    这正是一个民族的气节,一个民族永远压不垮的脊梁。

    别人不敢说的我来说,别人不敢做的我来做,也正是这些不怕死的人,才守住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好山河。

    “上朝——”

    一声尖细的声音。

    群臣纷纷起身。

    郕王朱祁钰还是之前那个位置,在那个珠帘后还是孙太后。

    此一时彼一时。

    之前的郕王朱祁钰只是监国,群臣都没有考虑过废立的事情,还幻想着朱祁镇只是在败军中溃败没有被俘虏。

    可现在确认了正统皇帝朱祁镇已经被瓦剌俘虏,更是被瓦剌要挟过来喊驻城守军开门投诚,群臣已经被种种表现伤透了心。

    现在郕王朱祁钰的支持率可谓是直线飙升。

    在太监宣读了应到219人,实到89人,抱恙39人的壮观数据后,他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群臣面面相觑。

    胡濙、王文等等老臣闭目养神,等待御史们的冲锋陷阵。

    他们开口,一般都是起一锤定音的效果,而且往往身负重权的这一批人里,第一个表态的人,很容易被事后算账。

    故此这种废立的事情,他们就是支持,也不能太明目张胆地给朱祁钰拉选票,只是默认,就做到足够的效果了。

    果然等了一会儿,一位御史开始直抒胸臆,先是阐明眼下的局势,再是和昨天近乎一样的措辞,提到国不可一日无君,希望郕王殿下登基,主持朝政。

    一个小小御史能有什么话语权。

    孙太后在珠帘后不应声,带来的压力就足够了。

    但是其他大臣也不应声,既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支持,这让朱祁镇的旧臣和拥立新帝的群臣在殿中暗暗对峙。

    胡濙是很稳重,可陆成安很恼火啊,他来这里上早朝可不是来看你们玩憋气大赛的。

    这事儿就离谱,大明朝都被瓦剌大军压境了,还搁这宫斗,宫斗的主角都还在人家营帐里呢!

    陆成安没工夫和他们还在玩这种把戏,他现在终于体会到‘于少保’那种痛苦万分的感觉了。

    这都是些什么队友啊。

    再这样磨磨蹭蹭,北京城还守不守了?

    陆成安没沉住气,也没想着沉住气,事实上原本提出拥立新帝的人就是‘于谦’,在满朝手握重权的大臣们都不愿意公开表态的时候,再这样拖下去,浪费的每一刻每一秒都会影响北京保卫战的结果。

    陆成安决定加速进程,一只脚走出阵列中来。

    伸手行礼。

    “臣以为社稷为重,君为轻。”

    胡濙闭上眼睛。

    来了,来了,他来了。

    这愣头青他又来了。

    劝进是一码事,用什么词儿劝进更是一码事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取自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的确是一个天下闻名的名言。

    以现在的情况来说。

    现在的事情跟百姓无关,正统皇帝朱祁镇被俘虏后,是君王和江山社稷之间的事儿。

    所以暂时谈不到‘民为贵’上。

    而是在社稷和君主之间比较轻重,最后的结论是——社稷更重,君为轻。

    希望孙太后大局为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