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口。 一看陆成安化身的‘于谦’主动过来扛过旗帜,胡濙立刻出列,准备支持陆成安的说法时。 陆成安不给他开口机会,继续道:“文皇(朱棣谥号)把陵墓安排在这里,就是向子孙表示不再迁都之志,先且不说祖训在此,若是主张南迁,你置天子于何处?我们弃城而去,又怎么重迎天子归位?” “再者,若是弃城离开,京都的百姓又该如何处之?” “徐大人,你又是弃百姓于不顾,又是置天子于事外,还违背文皇祖训,不义不忠不孝,你占了一个应有尽有。” “太后,郕王殿下,请斩徐珵。”陆成安顺势跪在地上。 胡濙人都傻了,他正打算举出文皇来压徐珵,结果所有的话全给抢了不说,对方还彻底进入了疯魔状态,得理不饶人。 官场上,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都是留一个底线,这个时候贪生怕死很正常,可陆成安一张嘴就是要置人于死地,简直是个怪物。 垂帘听政的孙太后起初也是想南迁的,徐珵这话在事前跟她通过气,可是现在陆成安这么说,孙太后哪里有南迁的念头了。 若是南迁,他的乖儿子就一辈子都回不到京城来了。 没了他那位做皇帝的儿子,孙太后哪里有半点地位可言,所以徐珵在她的心里已经是跟死人无异了。 但转念一想,徐珵毕竟是主动过来通气,想要奉上投名状的人,也算是自家人,要是贸然开口杀了,她也很难做。 “那就拖出去杀了吧。”朱祁钰忽然开口,他虽然性子有些软弱,可是听到陆成安所说话的,越想越认为陆成安说的很在理。 朱家子弟,怎么能做出弃城而逃的行为。 徐珵顿时整个人呈现出失魂落魄的模样,他大喊道:“本朝...本朝没有以言入罪的说法啊。” “事态紧急,殿下,不斩徐珵首级示众不足以立军心。” 陆成安接着补刀。 徐珵瞪大眼睛,整个人都快气炸了,他不过是提出了一个南迁之议,虽然有投机取巧的成分,但对方凶残到直接拿自己的脑袋立威,是不是不太正常啊? 朱祁钰很是犹豫,不光是性格上的问题,其次徐珵说到底还是朱祁镇的臣子,朱祁钰有什么权利处决对方?朱祁镇要是回来,朱祁钰也没法给他一个交代。 “殿下,徐珵若在,就一定有人会在战时想着南迁之事。” “如此,何以让朝堂取信于百姓,让朝廷取信于各地军马?” 朱祁钰被这几句话带动了节奏,老朱家的血脉此时已经有觉醒的前兆,他咬了咬牙道:“拖出去斩了。” 孙太后没有说话。 徐珵想南迁,就是对朱祁镇的安危不顾。 她不能反对,只能默认。 徐珵还想挣扎。 朱祁钰冷漠道:“架出去。” 侍卫顿时上手将徐珵活生生拽着出去。 一声凄厉的惨叫声,让整个朝堂彻彻底底地安静下来。 ..... ..... ..... 第20章 谢邀,全靠同行衬托 陆成安爽了,真的爽飞了,他这一套组合拳,其实不一定能带走徐有贞,攻击性和侮辱性都很强,可是徐有贞是出了名的投机取巧分子,敢在这里提出南迁之议,绝对是提前通过气的。 这徐有贞极有可能是孙太后的人。 说实话,朱祁钰现在固然是拥有着一个监国身份,可实质性的话语权还是在孙太后手上。 万幸的是,陆成安知道孙太后最不能碰的禁忌所在,那就是瓦剌留学生朱祁镇。 南迁是吗? 行啊,太行了。 南迁就是大明主动把主动权给到瓦剌手上,这辈子朱祁镇也别想班师回朝。 孙太后想通这一点,就不可能同意南迁,然后陆成安物理形式上让徐有贞身败名裂了。 百善孝为先。 古代人极其尊重孝道,文皇帝朱棣死后,将陵墓放在京城,好,你迁都,祖宗坟墓不要拉? 这对于整个大明皇室而言,就是纯戳脊梁骨。 谁答应谁混不下去的那种。 所以陆成安开出这个团来,能拿出这个理由,火力按到底,徐有贞的政治生涯几乎就已经宣布结束了。 ‘请斩徐珵’只是一次普通的尝试,如果孙太后硬是要保下徐有贞,也没什么办法了。 可是孙太后没有主动说话,那么徐有贞就死定了,因为这个郕王朱祁钰看似软弱,其实手段却很是硬派,不然也不会和于谦联手守住北京城。 腰杆子不够硬,是守不下来的。 徐有贞在陆成安刻意针对下,直接被抬走了,若是换成真正的于谦,可能徐有贞什么事情都没有。 这年代的官僚都讲究一个词,叫做人留一线,不会对同僚赶尽杀绝的。 但陆成安知道徐有贞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