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的面说出来,多少有点怪怪的。 思忖间,元曦也到了太后居住的鸣珂院。 永春园虽许久不曾有人住,可因着是皇家的园子,里头常年都有人看护, 每一间小院都维护得极好, 尤其是这座。 一转进月洞门, 满开的紫藤花便映入眼帘。此刻金乌已经偏西,散出的光芒也越发浓烈。那抹紫在金芒之下,妖娆得宛如浓雾, 缭绕在木柞的架子上,华□□紫,煞是好看。连穿梭往来的风, 都是香的。 两位老太太就坐在紫藤架下的莲花池旁边。 许是多年不曾见面,她们兴致都颇为高涨,各执一杆儿,坐在紫藤架下,将钩儿撒在池子里头垂钓。嘴上还喋喋交谈个不停,间或蹦出一声大笑,吓得快咬钩的鱼儿摆着尾巴飞速逃开,她们也满不在乎。尊卑礼节皆虚妄,得失不过浮云心,唯有快乐才是真。 偶尔钓上来一两只,便有一位俊秀青年蹲在岸边,帮她们把鱼从钩子上摘下来。阳光下,他穿了一身紫,同院子里的紫醉金迷的藤花一样耀眼。 觉察到她探究的目光,青年抬头看过来,怔了片刻,便颔首一笑,起身朝她拱手行礼,“在下唐逐,给郡主请安。” 因要收拾鱼,他袖子就一直卷着,露出一段光洁修长的小臂,还沾着水珠,阳光一照,晶莹闪烁。原是一副邋遢的模样,却因着他温润的气质,倒一点不让人觉得古怪。 元曦听见他报的名字,微有惊讶地提了下眉,也朝他点了下头,以示回应。 太后听见动静,跟着往回看了眼,见是元曦来了,忙放下鱼竿,扶着云栽的手站起来,“哎哟,可算过来了。你再不过来啊,哀家可就要上归云山找你去了。” 边说边拉着元曦,给她介绍,“这是你唐家祖母,早前就一直念叨着,想来看看你,现在才倒出空来。” 元曦于是笑着唤了声:“唐祖母。” “哎哟,使不得使不得。”唐老太太笑得见牙不见眼,连连摆手道,“老婆子我不过是个远房亲戚,上门打秋风的。郡主金枝玉叶的,这么喊我,可是要折我寿了!” 边说,视线边上下在元曦身上扫过。越看,她嘴角扬得越高。 “欸,哪那么严重?在我面前还客气什么?”太后佯怒睨她,“别说曦儿了,就是旸儿过来,喊你一声‘祖母’,也是应当的。” 说着,她似忽然想起什么来,指着旁边装鱼的桶,对元曦和唐逐说:“你们俩把这鱼拾掇拾掇,分出三桶来,送去厨房,今晚咱们就吃这个了。” 边说边拉着唐家老太太王屋子里去,露种想过去帮忙,也被她叫住,打发去厨房拿点心。 可一进屋门,唐老太太便收了笑,直起脖子站在窗边,隔着镂雕的挡板看外头的情况。 太后忍不住笑,扶着云栽的手,不紧不慢地坐到罗汉床上,“好啦,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已经帮人家牵上线,尽了自己的力,能不能成,就全看你孙子自己的造化了。” “你说得倒轻巧。”唐老太太回头嗔她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有打的什么算盘。不就是嫌你孙子做事太磨叽,所以才变着法儿地刺激他么?” “哎呦,我可没这么说,你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想冤枉人?”太后垂眉叫屈。 唐老太太却压根不接她的话茬儿,眯起眼觑她。 如此僵持了片刻,到底是太后先破了功,告饶道:“是,我承认,我答应帮你牵这线,的确有私心在。可我介绍完人,不是什么也没做吗?让他们公平竞争吗?曦儿这丫头主意大,心思又细,我是真想把她留在身边。倘若你孙子真能把她留在帝京,我一准点头,保了这门亲,绝无二话。” 唐老太太就等她这句,当即拍了下掌,道:“这可是你说的啊,我都听到了。倘若最后真是我孙子抱得美人归,你可不准赖,耍赖的可是小狗!” “啧,多大岁数的人了,还玩这套。”太后鄙夷咋舌,低头吃茶的当口,还不忘小声嘟囔,“横竖我家孙子是不会输的……” 语气很是不服,像个碎碎念的老小孩。 唐老太太忍俊不禁,也挺起胸脯坐过去,颇为神气地道:“巧了,我家那位也是。” 姊妹俩针尖对麦芒,你一言,我一语的,斗得像一对乌眼鸡。然很快,又都笑着转入另外一个话题。 * 莲花池边。 冷不丁被安排了这么个活儿,元曦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盯着那一桶鱼,不知该如何是好。 还是唐逐自告奋勇,将活儿全揽到自个儿身上,“太阳还没完全下山,光线还毒得紧,郡主快别在这站着,去花架那儿坐着歇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