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岸边一块凸起的巨大岩石上。 四目相对,气息交缠,元曦的额头抵在他下巴尖, 而他的手就搭在她纤细的腰肢上。两人半截身子都还泡在水里, 衣袂漂浮在水面上, 随漾起的微波纠缠在一块,逐渐分不清彼此。 元曦心跳得愈发剧烈,几要从嗓子眼儿里蹦跳出来, 扭着脑袋拼命挣扎,却是被抱得更紧。 “别动!”卫旸低喝。 边说,他边侧过头, 视线越过石头,一瞬不瞬地盯着后面的丛林。眉宇霾云始终未散,身体也绷紧,宛如一张拉满的弓,只要有一点异动,他立马便惊起。 元曦这才觉察不对劲,乖乖停下来。 风从林子里吹来,夹着极其细微的说话声,刺客还没有走远,正朝着这边过来! 她才松下的心弦一瞬间又再次拉紧,脚步声每从背后靠近一寸,她心跳便加快一分。 就在她以为,那人马上便会发现他们之时,林子另外一边忽然响起一道马儿的嘶鸣声。蹄子一跃,便“噔噔”向着丛林深处跑去,惊得枝头寒鸦“呱呱”四散奔逃。 正是方才他们骑的那匹黑马! “他们在那,追!” 刺客高喊一声,领着手底下的人齐齐掉头往林子里赶。一阵杂乱的马蹄声后,湖边很快又重归寂静。 元曦这才松下口气,紧绷的肩膀随之垮下,空白的大脑也在逐渐恢复运转,思考起那些人的来头。 其实也不难猜,敢在皇家的猎宫行刺太子的,能有几个人呢? 几乎是一瞬间,元曦脑海里便冒出章皇后和恒王的脸。 趁着众人围猎,在林子里面下手,可太方便了,成功了则君临天下;失败了也可说是林深叶茂,守林的护卫们眼拙,看错人,才闹了这么一出乌龙。横竖都是一些死士,什么也查不出来。至多杀几个替罪羔羊,给朝堂一个说法,这事也就搪塞过去了。 她不禁对卫旸生出一丝怜悯。 论血缘亲疏,卫旸也是章家的人,且还是章家长房嫡出的外孙。而卫旸的亲生母亲,已故的先皇后大章氏,就是现今这位章皇后的嫡亲堂姐。 那是个怎样的女子? 元曦虽不曾亲眼见过,却听宫里的老人提过几嘴——漂亮、温柔、大方,对下人都宽容有加,是个难得贤后。也难怪当年,建德帝对她一见钟情,有她在时,后宫连个妃子都不曾纳过。 然一切祸端,都发生在十八年前。 一场叛乱打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连帝京都被叛军包围。彼时,先皇后大章氏正怀着十个月的身孕。建德帝为保她平安,命禁卫军将她秘密送出皇宫,去别院避难。 也就是在逃难的路上,一行人遭遇伏击,大章氏受惊过度,提前胎动,虽九死一生将孩子生下,自己却大出血而亡。那个婴孩,也就是真正的曦和四公主,也落入叛军之手,不知所踪。 后来叛乱虽被平定,建德帝却性情大变。渐渐懒政不说,还开始广纳后宫。无论出身高低贵贱,只要他喜欢,便照单全收。 旁人只道他是没了约束,开始放纵,可只有那些见过先皇后的人才知道,后来被建德帝充入后宫的女子,或多或少,都长得同先皇后有几分相像。 而今的皇后小章氏,便是其中最像的一个。 佛门有八宗,旁人拜的都是大乘佛法,奉释迦摩尼为尊,独他拜的是弥勒,未来佛。不为其他,就为给他和先皇后再求一个来世。 那场祸乱,建德帝是最大的输家,可章家却不是。 接连出了两位皇后,还因着建德帝心中那点情而一直蒙受皇恩,章家这几年可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跃成为帝京第一名门。即便这份荣耀是拿自家的血肉换来的,他们也享受不已。 对权势的欲望,也在这一天天的纸醉金迷中逐渐膨胀。 章老太爷还在世的时候,有他制衡着,卫旸和恒王还没斗成这样。毕竟都是他的曾外孙,谁当皇帝于他而言都一样。可对别人来说,意思就差了去了。 卫旸的外祖父和外祖母统共就生养了大章氏一女,和一个年幼的小公子。大章氏一过世,二老就跟着病倒,相继辞世。没了父母照料,那位小公子不久也“不慎”落水,高烧几日不退,很快便追随他们而去。 章家长房就此凋敝,宁国公的爵位自然也落到二房手中,没多久便传给了现如今的宁国公,也就是小章氏的嫡亲哥哥。 于他而言,宫里两位同他血脉相连的皇子,一个是自家亲妹的儿子,一个不过是隔房的侄子,他会怎么选? 都说血浓于水,虎毒不食子,可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从来就不适用于权贵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