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两天,山崎再问,“娘出海了吗?” “没有。”山黛一口判断,而说着也皱起了眉头,“不对啊,算日子,应该走了。” 山崎琢磨,“娘在家吗?” “在。”山黛判断,随后问道,“怎么还在家?” 山崎冷哼,“不用想了,一定是皇帝。” “皇帝?” “皇帝早知道我了,我跟李家说的十三年之劫,皇帝也早就知道了。” “不是吧?难道李家有叛徒?” “肯定。”山崎说道,“而且皇帝肯定调看过五川屯,看过我的卷宗。” “所以,皇帝才会相信,李家呈上去的文书。” “因为皇帝知道,我们几年前确实剿灭了一股海寇。” 山崎瞄山黛,“而皇帝不杀周公子,是担心我这毒士,所以为了给我留个死敌。” “我的名声,都是你搞坏的!” 山黛干笑,“跟我没关系。” 山崎撇嘴,“如今娘亲被留在京城,一定是皇帝留人,他要我留在他眼皮子底下。” 山黛恼火,“该死,这家伙没事做,折腾什么!” 山崎思索,“说的好,那就给他找点事做。” …… 京城。 一则消息传来,迅速轰动全城。 几天前,光天化日之下,就在官道上。 一个持南方口音,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把发配流放的周公子等人杀了,全部是斩首。 不仅仅如此,还用风筝亮出了旗号。 擅养海寇,劫船杀人。 染血赃物,满城送礼。 贪赃枉法,勾结百官。 盘根错节,欺上瞒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家为害,九族受益。 祸国殃民,家仇血恨。 皇帝不为,我来为之! …… 旗号说的很简单,就是跟周家有血海深仇。 但最后一句,解读起来就有另一种意思了。 皇帝不作为不管事,那我来当皇帝我来管。 这可以当作只是泄愤之话,只是这件事情。 但这话也可以说,要取而代之! 所以,京城官员都是一身冷汗,没有人敢把消息传给皇帝。 做起事来,也是战战兢兢,生怕触动那根弦。 但御史不怕,他们就怕事不够大。 一堆人兴奋得彻夜不眠,连夜写奏折,里面就差,直接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了。 就怕天下人不知道,我今天又骂皇帝。 皇帝你有种就当庭把我杖杀了,打不死我,你就是孬种。 只有一死,才能成就我,当庭死谏的千古美名! 都不要拦着我,我要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 问题是,对这种骂他的奏折,皇帝根本不看,直接扔。 不过眼看一大堆骂他大折子,皇帝摸不着头脑,他最近没招谁惹谁,也没整什么事啊。 皇帝招东厂公公问话,东厂公公不敢隐瞒,不过只敢说了一半,只说了周家公子被杀的事情。 皇帝大怒,让厂公去找锦衣卫统领,彻查此事。 厂公走了,还带走了扔掉的折子。 而等到夜里,有个中年太监壮着胆子站出来跪了,直言厂公欺瞒皇帝,然后向皇帝禀告实情。 皇帝不相信,不过却也没有招厂公来问好。 而原因只有一个,担心。 周家的手都伸到了东厂,并且能够让东厂厂公为他说话。 无论是要挟也好,还是送礼也好,都说明周家的的确确手眼通天。 这已经不仅仅是养贼贪赃了,这就差给他下毒了! 如今,且忍一晚上。 …… 第二天。 皇帝若无其事的招李家大公子进宫,询问周家的事情。 李大公子不明所以,只以为皇帝都知道了,于是实话实说。 皇帝耐着性子,慢慢套话,套出了反诗。 皇帝惊了,也害怕了。 担忧的不是反诗,而是东厂公公在欺瞒他。 不过皇帝不动声色,等大朝会,难得的上朝了。 百官很兴奋,但皇帝不是来跟他们妥协的,他是来办案的。 帝王惊恐,伏尸千里! …… 山崎和山黛在江南就听说了,皇帝终于又上朝了。 因为周家的事情,一大批人受到牵连。 东厂公公贪赃枉法,被凌迟。 周家被诛九族,三族被杀,其余都被成了奴籍。 吏部尚书罢官被查,据说在天牢中自缢了,随后被抄家,因为数额巨大,被灭了一族。 锦衣卫统领罢官被查,也死了,也是抄家,不过只灭一家。 京城许多官员降级外调,就连内阁诸位也被罚了俸禄。 与周家及其附属家族有勾结的各地官员,也都是抄家,涉案人身死,一族获罪为奴。 军中海防将领,也有获罪,赐死抄家。 …… “哥,其他人,我都明白,不过厂公怎么回事?” “估计是没敢跟皇帝说真话。” 山黛判断,“还真是。” 随后问道:“这是为什么?” 山崎感慨道:“自然是收了周家很多东西。” “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周家都不会怠慢。” “不过在这里,却是手伸得太长了。” 山黛点头,“原来如此,不过东厂公公怎么会欺瞒皇帝呢?他不知道会出事吗?” 山崎说道:“他还真不知道。” “如果没有猜错,东厂肯定把皇帝围得水泄不通,毕竟换作是我的话,我也会这么做。” “我的意思是,皇帝深居大内,情报全靠东厂去送。” “东厂公公一定把皇帝身边的人,全部都换成他的人。” “所以,他不担心,皇帝会从其它地方获得真消息。” “就算皇帝听到风言风语,他也有办法辩解。” “而这次,一定是他下面的人背叛了他,让皇帝起了疑心。” “皇帝用东厂,要求不高,只要他们对他说实话。” “但东厂在这事情上欺瞒皇帝,皇帝自然要换一个东厂。” “自然要换新人,也就用不着留旧人了。” “顺便还能捞笔银子,猪养肥了,就是要杀了吃的。” 山黛点头,“都明白了。” “那好,明天在张竹那边露个面,我们就能回京了。” “知道了。” …… 第二天一早。 山崎登门拜访张竹,张竹知道是来要债的。 山崎在京城闹事,张竹已经知道了。 若是放之前,周家只是一家被问罪,张竹便不想还钱了。 因为,山崎显然没什么地位。 不过如今周家九族问罪,周家那边塌下去,山崎这边自然就高了。 十万两银子虽然有些痛,但如今生意好,却是能赚回来。 再说了,牧场开在人家老爹的地盘,那一头头羊,可也是银子啊。 张竹想清楚了,也就开中门迎客。 山崎喝了茶,直言京城开销大。 虽然没有多说,但言外之意很清楚,兄台,还钱! 张竹已经决定还了,也就痛痛快快的给了银票。 如此,宾主尽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