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神拿着蒲扇摆手:“今年的灵脉位置尚未确定,不然我早就把灵草拿回来了。蜂兄莫慌,我猜灵脉的踪迹即将显现,不会隐匿太久。” 蜂神苦恼地叹息:“唉,今年百姓们敬了我许多供奉,若取不回灵草没了好收成,倘若明年他们赌气不再供奉我,可就糟了……” “蜂兄实在是多虑。”蛙神苦口婆心地劝解道,“谁不知道威州的百姓最是虔诚。连在不需要祭拜的日子,供奉你的土地庙内都香火袅袅,从不停息。威州百姓又怎会因为区区一年秋收,便遗忘先前数百年受到的恩泽。蜂兄,你看我说的对否?” 蜂神嗖得一声变成了蜜蜂的样子,在蛙神身边“嗡嗡”飞了大半圈:“蛙兄考虑得十分详尽。是我钻了牛角尖了。” 两神交谈到此,忽然瞧见山顶的怪石后头有一位少年走了过来。对这少年看上去约十六七岁,身穿一件破了领口的衣袍,头上用一支木簪梳了一个朴素的发髻,眼里的光泽明朗清澈,一副涉世未深的模样。若非两位神灵感知道了神息,恐怕要以为是哪家的小孩故意偷偷穿了件大人扔掉的袍子,跑出来爬山了。 蛙神礼貌地笑笑:“请问这位是……” “二位好。”鸢室仁鞠了一躬,“我是鸢首山上的花神,此番第一次出山,途经此地无意间听到你们二位在说滋养土地的灵脉灵草,不知是何物?” “看来花神一定是刚飞升为神不久吧。”蜂神变回人形,捋了捋那撮打了结的胡须,“所谓灵脉,是一处只有神灵可以进入的福泽洞天,那里生长着许多用以滋养土地的灵草,名为琼浆木。捣碎它,将汁液倾洒在受供奉的地界,可使土地变得松软肥沃。只需一株,收成便能增长十分之三四。所以我们也称这一处灵脉为琼浆灵脉。” 鸢室仁惊奇地问:“还有这样神奇的草药?我以前从不知晓。” 蛙神呵呵一笑:“这样的福泽洞天,其实是神州大地上供奉神明的香火汇聚而成的神界。灵脉每年都会在不同的地方显现,每个神灵只能进入一次。至于能够带出多少琼浆木,就要这一年来你收到了多少供奉。” 鸢室仁:“原来如此,谢谢二位前辈。那么今年的灵脉所在何处?眼下我正好有空闲,可以将琼浆木一同带回鸢首山。” “唉。我们也在谈论此事呢。”蛙神摇了摇手中的蒲扇,“按理说,每年到了暮春时分,我们便能感应到琼浆灵脉的方位,可是今年已经快到秋季,都没见着琼浆灵脉的影子。若是到了收成的时日灵脉还未出现,今年的收成便会比往年少上许多。我倒还不算什么,只是可怜了蜂兄。” “蜂兄?”鸢室仁将目光转到蜂神脸上。 “花神有所不知呐。”蜂神愁眉苦脸道,“按照受供奉的香火数目,每年我可以从灵脉采到三株琼浆草,这么算下来,收成可至原先的两倍有余。但若是今年没有灵草,百姓的收成便会少掉一大半。等过了秋天,他们恐怕不会再继续把我奉为神了。” 蛙神用蒲扇拍拍蜂神的肩膀:“哎蜂兄,你又来了。莫要如此悲观,也许等过几日,灵脉入口就出现了呢?再说,你们威州的百姓也并不都靠庄稼维持生计,还有不少人家饲养蜜蜂。” 蜂神的胡子上打的结一时间变得更多了:“但粮食是生存之本,没有粮食光有蜂蜜也行不通啊。” 鸢室仁看着蜂神这副纠结的模样,心中大致已经明白了琼浆草究竟是怎样一种神通广大的草药。 他虚心求教:“那么到时灵脉入口开启了,我要如何做才能感知到?” 蛙神解释:“灵脉开放入口时都会向神州各地传送一种特殊的气息,花神须得前往灵脉一次,若你熟悉了它的气息,等来年再次开放,才可感受得到呀。” 鸢室仁蹙眉:“那到时……” “这样吧。花神跟我说个地方,等到今年灵脉入口出现了,我们亲自去通知你。” 鸢室仁十分感激:“我就住在鸢首山。” 蛙神摸摸头,问:“鸢首山?那是什么地方?你得告诉我具体方位才行。” 鸢室仁困扰起来,他第一次出门远游,从来没走过衡山,连他自己都得靠着循气味的方式回家。于是答:“这……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蜂神提议:“蛙兄,我看这位小花神也是刚刚继任神位,需要前辈传授知识。你我二人眼下恰巧无事,不如就陪他回鸢首山转一转。” “啧,蜂兄的建议甚妙。”蛙神摇着蒲扇点头,望向鸢室仁时眼神慈祥,“小兄弟,那我们就陪你走一趟吧。” 鸢室仁连连鞠躬道谢:“多谢二位前辈。” 三人一道启程,蛙神和蜂神跟在鸢室仁身后。 蛙神自我介绍起来:“我是衡山北边柳果村的虎纹蛙神,名叫倪现,蜂兄是衡山南面威州的神灵,名叫成锋。不知小兄弟如何称呼?” “我姓鸢。”花神回头道,“叫鸢室仁。” “鸢是人?这名字好。”蜂神的胡须全都舒展开来,点头称赞道,“字面上呈现出一种时刻贴近黎民百姓的为神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