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的饭会由李医生捎来。晚上入夜之后,刘爱英收拾了生意会亲自过来一趟,再替老人做一下清洁,顺道把衣服拿回去洗。 可以说比亲生的女儿也不差半分。杨梅在医院里说是看护,其实要做的事很少,除了打吊水的时候帮忙喊一声护士换药水外,其余的时间就是说话逗老太太开心。 当然她想做生意赚钱的想法自然到最后也没能实现,毕竟年纪还是太小了些,大人们都不放心。 乔云倒是成了刘爱英的得力帮手,豆腐脑作坊里有一半的量是他负责卖出去的。每到了晚上,他还会过来替杨梅做守夜的护工,杨梅仍然跟李婉住在一起。看着别人忙忙碌碌,而自己只要老老实实的扮演一个七岁的孩子,沮丧来得快,去得更快,相比别人对她精心的爱护杨梅更觉得享受多些。 等杨老倌再来县城医院的时候,不知不觉已经十多天过去了。 于婆婆的伤势恢复得很好,剩下的日子也就是回家养着,麻烦了刘爱英一家这么久,于婆婆也不好意思,直接就要求出院。李医生倒是极力的挽留,无奈老人去意已决,再说回去之后只要精心的养着,不费大力,已经问题不大,这才签字放行。临走的时候还送了一副木制的拐仗给老人。 虽然李医生没说什么,但心里很是感激。因为于婆婆一家到来之后,给予自家的帮助那是极大的。 回想当初缝纫社倒闭之后两夫妻相对无言的场景,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其实不过才十多天,这短短的十多天,让妻子无论从精神面貌还是家里的经济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 豆腐脑作坊仅仅十多天的收入,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他这个正式医生一个月的工资,而这一切都是这位乡下婆婆带给他家的。现在叫于婆婆干娘的除了刘爱英,还有李志宏。 这些天有收获的除了刘爱英,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乔云。 杨梅这时才惊觉自己之前着实有些低估了这位还只有十二岁的少年。 短短十多天的时间,他跑遍了整个临水县城,并且迅速的掌握了每条街道,每块区域的居民对豆腐脑的消费水平。在杨梅的提示下,刘爱英的豆腐脑作坊早已由零售过渡到了批发。 每天有固定的十来个人从她手里批发豆腐脑,然后分销到各处,这十来个人里,就从来没有谁能超过乔云的销量,包括身强力健的青壮劳力。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据爷爷带来的消息称,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马上就要在杨家村全面推行。杨梅的心又安定了几分,熟知历史的走向就是她最大的金手指,只要这个金手指还在,她就有勇气和信心让爷爷奶奶生活得更好,就能改变属于妈妈的命运! 总之这一段时间在县城的日子,每个人都很开心。于婆婆自从受了伤,就没想过还会有治好的一天,可现在不断伤治得差不多了,还有可能会恢复如初,并且她现在还多了一个城里的闺女。 而杨梅也不错,原本为奶奶住院准备的花销后来全被刘爱英给包圆了,她手里头还有四十九块钱的结余。而且还得到了一身水红色的‘的确良’夏装衣裤。那是刘爱英给她干娘做衣服时‘顺便’给她也做的一身。 这个‘顺便’是什么意思刘爱英自己知道,杨梅也知道。 回到村子时天已经黑下来了。来接人的仍旧是大毛开着大队的拖拉机。‘突突’的噪音惊动了快进入梦乡的村子,村民们大部份都披衣起床,到杨梅家来看望了康复出院的于婆婆。 有拿着一把菜来的,也有拎着几个鸡蛋来的。总之都是大家的一番心意,很温馨也很贴心。 但也有人为于婆婆的出院而烦躁不安。 大房的杨传明刚从二老那里回到自已家里,便发现自己被媳妇关到了门外,房门打不开了! “昌兰?昌兰!”夜更半夜的,他又不敢高声喊叫。 可屋里的人像是睡着了一般,半分动静也没有。杨传明心里一阵阵的发苦,自家媳妇也是从上面刚回来,只比自己早了一步,断没有现在就睡熟了的道理。那现在这样不给自己开门,只能是又恼了自己了。 刚才老人那里围满了乡亲,他这个做大儿的总不好早早的就回来吧。“昌兰,开开门吧,别人都没走,我总不好先走吧?你讲点道理好不好!”他尽力的凑到窗户底下,话说得已经有低三下四的味道。 可不管他怎么说,门就是纹丝不动的紧闭着。 正文 第040章闹 “只要你开门,你说啥我应承啥,绝无二话,你不喜欢我上去二老那里,我再也不上去,这总成了吧……”杨传明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里面的人打断了。 “呸!说得比唱的还好听!”只听见里面人小声的嘟囔了一句,房门门栓有响动。 杨传明大喜,今日这关总算是过了,不然被媳妇关门外的样子要是被隔壁四邻瞧了去,少不得要遭人笑话的。 自家媳妇就这点好,体面、识大体。无论是她心里有多埋怨,总不至于让他在人前出糗,搞得男人在外面抬不起头来。 等杨传明乐颠颠的进了屋,面对的仍然是齐昌兰的冷脸。“怎么啦这是?谁惹你了媳妇?” “少没脸没皮!”齐昌兰本来一肚子的火气,现在被杨传明嘻皮笑脸的打岔,消了一大半。“你说你爸到底是怎么想的?老太太都多大岁数的人了,现在儿孙满堂的活也活够本了吧,还跑到县里的人民医院去看病,那得花多少钱啊?” “你看清军也老大不小了,他桂芝婶子给介绍的那个对象看着不错,长得也喜庆,这要订下来了不就得办事儿啊?” 本来听齐昌兰数落他娘看病花了钱,杨传明心里就有些不喜,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他娘,他做儿的没花一分钱也就罢了,难道还不准老头子自己借钱给老娘看病?这话传出去他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但转头齐昌兰的话题已换,说到了自家目前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上,便偃旗息鼓了。 几十年的夫妻,齐昌兰又是个聪明人,难道她还摸不透杨传明的心思? 当然不是!她现在说的话可都在为另一件事做铺垫。 “出钱长脸的事我可不敢指望那两老能撑什么门面了,可你说,娶儿媳妇进门住哪里?难不成让咱们两个做大人的给儿媳腾地儿?” “那两老都多大年纪了,空占着那么新的三房砖瓦房合适吗?就不能为着儿孙们想一想!” “咱家清军可是你们老杨家的长子嫡孙呢!” 这个话题自家媳妇已经说过不少次了,“什么长子嫡孙的,现在可不兴那套了。”这股风气不可助长!背地里说说也就罢了,说出去别人还不得说她闹封建搞复辟啊?放在过去那可是要挨批斗的,杨传明不得不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