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儿大,可来周二郎家干活的,却没人说起这事儿,一个丧事,一个喜事儿,可不能相提并论,所以大家伙都绝口不提。 周甘、周玉去了镇上买东西,快到晌午带回来了猪肝、猪腰、猪心,猪大肠,一百斤大米,一百斤面米分,一百斤糯米,凌娇手脚利索,中午就有了爆炒猪肝,猪心汤,真真美味至极。 五天后,何家村村民干活最后一天,可人家都重情谊,加上凌娇做的饭菜实在好吃,晚上还有糕点拿回家给孩子吃,都表示要留下来等房子修好,吃了上梁酒才作罢,对此周二郎是特别欢迎的。 转眼,半月过去,房子按照预期的修好,周二郎亲自去镇上找到空虚大师,算上大梁的好日子。 “啊哈哈,择日不如撞日,就明儿吧!” “明天?” “对啊,就是明天,相信我,错不了的!”空虚大师说得信誓旦旦。 周二郎是信空虚大师的,“好,听大师的!” 送走周二郎,空虚大师抚须浅笑,一道紫色衣袍,头戴玉冠的年轻男子走了出来,“祖父,这就是我们要借福的人?可我瞧着,他身上虽有福气,却不是很深厚,未必能让我们金家一族依附!” “不是他!” “不是他?” “对,是他身边的一个女子,那是我算命至今,唯一算不出个所有然的人,但她身上富泽延绵,贵不可言,怕是当真太后也比不了的!” 金城时大惊,“怎么可能?” 当今太后那是鸾凤金贵之名,世间岂有女子能比得过太后? 可一想到祖父的厉害,当年族中有人暗中投靠了一个皇子,被祖父发现,祖父当下便言辞呵斥,说若他不知悔改,金家将有一场大灾难,可那人依旧不信,任性妄为,果不其然,那个皇子倒台了,金家在那一次足足死了三百余人,对于子嗣艰难的金家来说,堪称灭顶之灾。金城时似乎又相信了,“那依祖父的意思,我们振兴金家的机会来了吗?” “城时啊,听我的话,莫要急躁,咱们几十年都等了,还等不了这一二年吗?且金贵非彼金贵!” 太后金贵可她失去太多东西,而凌娇的金贵却是什么都拥有。 所以两厢比较,高低立见分晓。 金城时不语了。 心里却想着,要去见见这福泽延绵之人,是不是如他祖父所言,真那么厉害? 十月二十五 黄道吉日,真真难得好日子。 周二郎家房子上大梁。 早早的,族公便穿了绣满福字的衣裳,新鞋子,由周二郎背着过来,坐在凳子上,喝着香喷喷的茶,吃着糕点。 一般被请来喊梁,那都是极有面子的。那怕是族长,也要慎重其事对待。 族长一般不说话,也不能有人去跟他说话,等吉时一到,族长被请了过去,墙上墙下站满了人,墙上的人拉着红布编的绳子,大梁上站了一只大公鸡,等鞭炮一向,那公鸡吓得扑腾了翅膀飞了起来,族长忙道,“公鸡展翅,愿二郎子孙大鹏展翅,一飞冲天!” “说得好!” 第二轮鞭炮又放了起来,开始喊梁。 “族长族长我们问你,二郎家的房子修得好看不?” 族长呵呵一笑,“好看!” 大梁往上拉一尺。 “族长族长我们问你,二郎家的房子安逸不?” “安逸!” 大梁往上拉一尺。 “族长族长我们问你,二郎家以后发财不?” “发大财!” 大梁往上拉一次。 族长沿着屋子周围走,待人问一句,他回一句,真真热闹的很。 眼看大梁就要到顶,人们又喊,“族长族长我们问你,二郎夫妻和睦不?” “和睦!” “族长族长我们问你,二郎将来儿子多不多?” “多,三年抱两,五年抱三,儿孙满堂,福厚无双!” 大梁到顶,落在了固定的位置,凌娇和周二郎站在楼梯上,刚好两对面,抓了盆子里的铜钱往下丢,这农村有个习俗,丢的铜钱越多,以后赚的越多,福气越多,而这些银子都是要分给来干活的人,为此凌娇特意让周甘去镇上换了十两银子,往下面撒。 这些铜钱都要盖瓦那天才能捡,好在人多,一个上午房梁全部架好固定好,下午就开始盖瓦,凌娇带着周甘周玉阿宝三婶婆在下面捡,捡的凌娇两眼发花,才明白捡钱腰杆弯得痛。 暗恨早知道就少丢点了,这一万个铜板捡起来可一点都不好玩。 一个下午不止瓦盖好了,就连围墙都砌好,那些铜板捡了足足一下午,周二郎请大伙明天来吃上梁酒,顺便分这钱。 也算是庆祝修房子圆满结束。 当然明天还有一个事儿,那就是丢进门钱,只要来了的,不管大人小孩都要丢,不管多少,哪怕是一文钱也是要丢的,照样丢在堂屋里。 吃了晚饭,几个嫂子,婶子都留下来帮忙数钱,串钱。 “阿娇,不是我说你,当初你就应该少弄点,弄这么多,数的我手都酸了!”赵苗抱怨。 这些日子和凌娇相处,赵苗是越来越喜欢凌娇。 大气,温柔,有见识。这是赵苗给凌娇的评价。 李本来媳妇何秀兰是后来来的,何秀兰也是个利索的人,一开始还害怕凌娇小气不肯教,如今俨然将凌娇当亲姐妹看待。 “就是就是,我这边点第二遍,也累啊!”何秀兰也抱怨。 其它三个嫂子,婶子也跟着抱怨,弄得凌娇哭笑不得。 “我就是想着,洒的越多,以后赚的越多,哪里晓得会还要分,为了不让大家少了,还要数清楚,早知道,我数了人数一人一文钱丢下去,还省事了!” 凌娇说完,三婶婆率先笑了起来,“你这话我可不信!” “就是,阿娇心那么大,怎么可能只一人一文!” “哎呀,我还是第一次喊梁的时候分这么多钱呢,阿娇,你以后可得多修几次房子,指不定我的私房钱就在你这喊梁钱里了!”赵苗忽然这么一说,逗得大家伙乐不可支,哈哈哈笑得肚子都疼了。 好话谁都爱听,凌娇也不例外。 为了明儿的午饭,大家都没回去睡觉,留下来帮忙蒸米糕,包子,馒头,糯米蛋糕,这些都是要拿来明天分的,更要做明天中午的饭菜。 赵苗忽然想起一事,拉着凌娇走到一边,“阿娇,二郎修房子是大事儿,二郎有没有送信去给他妹妹和几个姑姑?” “啊?” 周二郎还有个妹妹吗? 几个姑姑周二郎倒是说过,从他爹娘死后,几个姑姑嫌弃周二郎家穷,就没来往了。 可这妹妹? “哎呀,看来二郎是没跟你说啊!” “嫂子你跟我说说呗!” “这是我可不能多嘴,你要是真想知道,你问二郎兄弟吧,我去干活了!” 凌娇本来想问,可一忙又给忘记了。 进门的吉时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