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凶猛:这个家我败定了

李长空一觉醒来穿越大乾王朝,成为武陵侯府纨绔世子。不料前身被人哄骗,足足欠下五万多两银子。好好的王侯之家,险些揭不开锅。无可奈何之下,李长空只好搞点小发明赚点银子。只是这怎么赚着赚着,就成大乾首富了?本想随便抄点诗改善一下名声,怎么抄着抄着,就成大...

第92章
    拼了!

    大不了,就是一顿责罚而已。母后已然到场,父皇就算当真要罚,又能重得到哪里去?

    刘裕向来不是个缺胆气的人,思虑过后,整个人便豁然开朗起来。

    不再跪伏在地,如同瑟缩的鹌鹑,反而是直起身子,目光明亮,直视着景行帝。

    回忆着脑海中有关这篇文章的信息,朗声道:“父皇,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前官员失去人民信任,是因为贪利;如今失去人民信任,是因为争名。万一有官员因为贪利而失去信任,我们就用利益去厚待他,有官员因为争名而失去信任,就再用美好的名声去赞美他,这样官员们就能够既得公义,又得人心,天下就治理好了。”

    刘裕这一番话说出来,景行帝当即便呆愣在原地,颇有些...不敢置信。

    甚至产生了某种怀疑:这厮当真是朕的儿子?

    莫不是谁假扮的吧?

    当然,诧异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难以言喻的欣慰。

    多少年了啊?

    自太子记事起,到如今,怎么着也该有个十几年了。

    这十几年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刘裕成才。

    现在...不说是成了才,但至少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多少让他有了盼头。

    真是...不容易啊!

    不过知子莫若父,景行帝深知,能够翻译这句话,只怕已经是太子的极限了。

    当下便要开口,揭过此事。

    谁承想,刘裕的声音却再度响起。

    “这句话来自大楚名家王庭轩的《治世论》,意在教导大楚君王如何治理天下。”

    “《治世论》中观点众多,这句话,便是从官员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何让各州各府各县的官员治理好麾下百姓。”

    “王庭轩主张的是,官员们之所以失去百姓们的信任,无非两个原因:贪利与争名!”

    “若是贪利,那朝廷就该提高地方官员的俸禄,让他们不必再贪图利益。”

    “若是争名,那朝廷就用美好的名声去赞美他,让他们不必再争夺名声。”

    “这样一来,地方官员们没了争名贪利之忧,自然就会取信于民,好生治理麾下。”

    刘裕向来是胆大包天的主儿,要么便不说,若是决定说,那便说个痛快,此时便是如此。

    这番话一说出口,景行帝也好,吕皇后也罢,包括满朝文武,都是瞠目结舌。

    这《治世论》虽说只是十年前的文章,但由于王庭轩名气实在太大,且《治世论》曾被大楚君王亲自捧读,奉为圭臬。

    所以,这篇文章不论是在读书人中还是在仕林中都很有声望,称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

    难度也不小,本来太子能翻译出意思,便已经算是不错了,没承想,还能作进一步的解释,这当真是...

    众人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一个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还真让李长空这小子说对了?

    唯独怀庆公主,意味深长地看了李长空一眼。

    自己的兄弟,她再清楚不过。

    只凭刘裕自己,是断然说不出来这样一番话的。

    这里头,多半与李长空有些干系。

    刘裕看着众人这副模样,心中松了一口气,信心也跟着上来了,继续道:“不过,儿臣以为,这样的解释,却是不妥。”

    “不妥?”景行帝才刚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却又听见刘裕这么一番话,顿时眉头微皱。

    要知道,王庭轩的《治世论》虽说是十年前的作品,但传入大乾,已经是五年前了。

    这五年来,大乾无数的名家大儒,都对此书做过注解。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