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景帝英明神武的裁决之下,刘荣刘彻打架事件就算告一段落了。 两个皇子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没有得到任何惩罚。 刘荣虽然是为了给汉景帝解围,但其行为在本质上是恶意满满的寻衅滋事。 他原本以为汉景帝会象征性地处罚自己,然而并没有。 只有薄皇后因为莫须有的“教导皇子不利”的罪名,被罚去了半年的钱米。 原来讨厌一个人竟然真的可以如此的纯粹。 只有薄皇后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 众人散去之后,大殿内只剩下了汉景帝孤身一人。 他独坐大殿,神色复杂,像是一只落寞的狐狸。 刚刚宴会上,窦太后联合梁王逼宫的事情,给了他极大的触动。 “两个至亲之人,竟然如此逼朕!”汉景帝痛苦的闭上了言,“难道朕真的是孤家寡人吗?” 能够参加这场宴会的人,不是刘氏宗族就是皇家外戚,他们全都和汉景帝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血缘关系。 在关键时刻,他们竟然全都选择了明哲保身,这让汉景帝极度的气愤。 “危难识忠臣,看来唯有窦婴是个真心忠于朕的啊。”汉景帝心中暗道。 窦婴在关键时刻,冒着得罪窦太后和梁王的风险,为他解围,这让汉景帝十分的欣赏。 虽然此刻他迫于窦太后的压力,暂时贬谪了窦婴,但是日后一定会重用此人。 “还有荣儿,此子有急智。不愧是朕的长子,关键时刻能为朕分忧。” 对于刘荣的表现,汉景帝还是十分满意的,一扫之前对刘荣的不良印象。 大汉立国以来,奉行嫡长子继承制。 汉景帝没有嫡子,按道理应该立刘荣为太子。 但是,刘荣过去的诸多表现让汉景帝十分不满,觉得“此子不类己。” 因此,尽管大臣们多次催促,汉景帝一直没有立刘荣为太子。 相反,王夫人的儿子刘彻年纪虽小,却聪明伶俐,很讨汉景帝的喜欢。 所谓爱屋及乌,因为喜欢这个十儿子,汉景帝对于王娡也更加地宠爱。 他甚至不止一次想要废掉薄皇后,立王夫人为皇后,给刘彻一个嫡子的身份。 但是因为刘荣今天的出色表现,汉景帝不得不重新开始权衡太子的人选了。 选刘荣还是选刘彻呢? 。。。。。。 回想着今天大殿之上的窘迫处境,汉景帝不由得叹息一声:“要是朕的智囊今天在场就好了。” 他嘴里的智囊就是大名鼎鼎的晁错。 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晁错就已经跟随在他左右了。 他先后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太子家令,为汉景帝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晁错是汉景帝最信任的大臣,如今更是位列三公,担任御史大夫。 汉景帝对晁错言听计从,朝中许多大政方针都是晁错负责制定实施的,丞相申屠嘉没有实权,成为了一个盖印吉祥物,竟被活活气死。 因为今天体验了一把“众叛亲离”,汉景帝开始认真思考晁错不久前对他所说的“削藩”的话。 在关键时刻,就连自己的老娘、亲弟弟都未必靠得住,更何况血缘关系日益疏远的地方诸侯呢。 或许智囊晁错说的是对的,削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