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市场,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允许彼此之间的国民流通移民,保留当地文化,但是统一货币与文字度量衡等单位,好以此将我亚洲民族彻底团结一心,再也不会受到任何外人的欺辱与殖民。此即为泛亚共和的解释。” “民权主义即为【政治革命】,主要口号可以简单概括为【自由,平等,博爱】这三点。” “民生主义即为【耕者有其田,干预资本,兴办实业】这三点。” “后两种主义的具体内容说明比较复杂,所以我现在就只说相对最为简单易懂的第一种,想要了解这三民主义更加具体全貌的,在今天的官媒报纸,与坤甸城的各大书店里你们应该都能看到。” “总之我的这三种主张联合起来的四条纲领性口号,无非就是【驱除清廷,泛亚共和,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些。” “世人也许不会注意,也不会记住我在这里说过什么,但是他们永远无法忘记那些在历史中曾经对抗殖民者暴政的英雄们的行为。” “这更要求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去继续那些英雄们所为之战斗的未尽事业。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 “我们要牢记从清廷建立直到现在的这一百多年时间以来,曾经为了抵抗‘满清反人类种族主义奴隶主匪帮’的一众值得被歌颂的伟大起义过程。” “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 “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 “我们要让这个作为东亚民族崛起之地的国家,得到新生!” “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第四十章 建国余波 1786年1月1日 南洋共和国·坤甸城 利发茶馆 ……………… 作为后世清末民初时期的著名键政地点————这年头开设在坤甸市中心的茶馆,也同样秉持着与内陆茶馆相同的功能,成为了三教九流人员的主要汇聚点。 哪怕在大多数人这会儿基本都已经选择返回家中与亲人过年,并不怎么出门的新年时分,这种地方却也同样存在一些难以回家但却又足够无聊的人士,开始聚集在此地议论起了最新的国事: “你们说……这罗大统领的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啊?他都已经做到这地步了,还不准备当皇帝吗?” “难道是还在畏惧那带清乾隆皇帝的实力,搁这广积粮缓称王?” “你这就有点扯了!俺虽然听不太明白那总统的发言大部分都是什么意思,可那剪辫易服的做法,与明摆着要推翻鞑子朝廷的说法,可不明摆着就是要和鞑子朝廷为敌么?他都敢放出这话了,你还觉得他会畏惧那鞑子皇帝?” “就是这说法听上去有点软弱,太过温和了一点……鞑子不杀光是留着过年吗?” “大总统大概是想分化女真各部吧……听说也不是所有旗人日子都过得好。” “那些在边外生活着索伦人部落,听说都在历代鞑子皇帝的刻意压制保持野性之下,过的都和野人差不多了,如今却偏偏作为这鞑子皇帝作战精锐的主要依仗,也许大总统是想要吸引这伙人在将来反水投奔咱们?” “那他这不称帝的做法又作何解释?想效伊尹霍光与曹操之事,当名义臣子实质君王?” “可现在既没见到他扯朱三太子后代的名头或人质作为傀儡,也没看见他有半点为崇祯皇帝披麻戴孝,反清复明的意思啊……我看倒更像是个自立新朝的。” “但既然他要自立新朝的话,不称帝这事就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这倒也是……实在看不明白啊。” “而且商贾倒也算了,毕竟他们是在支持当前这南洋朝廷的主力赞助者,就好比当年支持刘玄德的糜家家主那样……可这让黔首平民们也能有议论朝政的权力这点,也实在是过于夸张了。” “也谈不上内地的那种黔首吧,能识字的怎么说也比那些文盲泥腿子好点,再穷也是读书人,读书种子有这种权力很正常嘛。” “支持商业,给读书人议论朝政的权力……嘿,你这么一说,我倒感觉这新政有点像是往赵宋那个方向走啊。” “确实如此,那这所谓大统领的权力也就有点理解了……是与读书人共天下,并且还是禅让制版本的赵家天子那种?” “应该是吧……” “就是这罗大统领明明有儿子却不选择世袭制,一心唯才是举不看出身高贵低贱的这点,倒也当真能称得上是一句‘圣天子’了。” “不知道这种奇怪制度的复辟,对于这南洋小朝廷的未来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 在方柏这番风格颇为超前的长篇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