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

姓名黄俊明道号百年用滑翔伞扮演天仙,被狂风吹至初唐,并被误认为天仙下凡不为官!开坛讲道!不卜筮!神算无双!且看当代道士混在初唐当神棍.做仙人的故事。

第 73 章
    师尊我辩退了佛教徒,那我岂不是成了坏人中的坏人?黄俊明顺势将手中的纸卷好,在金蝉子的脑袋上重重的敲打着说道:“人的修行重在于行动,而不在于辩论,如果是真理,没有必要每天去争辩,一天到晚争论不休,也未必能辩论出来什么是真理。一切真理在于证道,只有修身修心,才能真正的领悟。想必天仙宫内想要出去参加争论的不少吧?你可以将我说的转述给他们。如果他们听了这话还要执意去参加辩论的话,那就去吧。”

    金蝉子应声退下,不久整个天仙宫原本因为佛道论争而亢奋的道士们都渐渐的静下了心。不在吵嚷着去参加辩论。在加上天仙宫每日人来人往,自然又将黄俊明的这一番话带了出去,道教的道士们随即也就撤出了辩论。毕竟《道德经》可是道家圣经。肯定说的是对的,再者黄俊明此时在道教的声望可是一时无两。道教人士自当尊从。

    不过这道教一撤,那些参加辩论的儒生可就苦了,没人为他们指引佛道典籍。自然是节节败退。不过还好,在说和做的方面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是一样的。不久就有人翻出了《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下,连儒家也从这场大范围的论战中挣脱了出来。将还在莫名其妙的佛家留在了辩论场上,备受冷风吹。

    若说佛家不想撤出那是假的,不过谁叫佛理是越辩越明呢,只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给天下人留下了个只说不做的印象,在这场争论中可是输了个彻底。

    ——————————————————————————————————————————————————————————————————————

    第二更,求,求,求,求!还有非常感谢投三江票的几位朋友的抬爱。西南只是业余写手,催更的话字数多了实在是撑不住。每日两章差不多就已经是西南的极限了。毕竟西南还要做些其他的事情,不能长时间的在电脑前面码字

    正文 no、76 李世民登基

    no、76李世民登基

    若问黄俊明最为期待的事件是什么?告诉你!是亲眼看到被称作“天可汗”的李世民登基称帝,可是真正的到了李世民登基的这一天,黄俊明却有些退缩了。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天没亮就跑到这皇宫之中挨饿受冻,光是这点就让已经习惯睡觉睡到自然醒的黄俊明有些疲惫。

    等天地间第一缕阳光照到皇宫时,李世民的登基仪式总算开始了。人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装。这李世民一身滚龙皇袍,确实有那一代明君的样子。

    按常理来说,新帝即位首先要颁布旧帝遗诏,可李渊还好好活着呢,颁布遗诏这一说自然不成。这可难为了大唐的精英们,最后一合计,这没有遗诏,那就直接受传国玉玺吧。这个更简单明了易操作。于是就造成了现在这样,太极殿内一个身着龙袍的老皇帝静静的坐在龙椅上。太极殿外一个身穿龙袍的新皇帝呆呆的站在殿门口。

    “吉时到,授受传国玉玺。”太监那尖细的声音划破清晨的寂静。

    李世民整理了一下衣冠,身后跟随者一众原秦王府属臣。大踏步的走进太极殿。而此时的黄俊明却早已在太极殿内和一些武德老臣一起站在李渊的龙椅下方,原本按照黄俊明的意思是和李世民一起进殿的,可礼部官员死活不同意,非说李渊是天下玄门总领袖,黄俊明是天下玄门领袖。自然应当和李渊一起等着新皇。

    没办法,黄俊明也值得和一众老臣们看着李世民带着属下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父皇,祝父皇万寿无疆。”李世民带着部众们跪在龙椅的台阶下面,叩头说道。

    李渊反复抚摸着手中拿一方用黄绸子包裹着的大印。似乎有很多不舍。“世民,今日朕就将这大唐的一切托付给你了。从今以后你就是大唐的新皇帝,朕老了,没多少日子了。”李渊从龙椅上走下,手中紧紧的攥着那包裹住传国玉玺的黄绸,走到李世民身前。眼角间似乎还泛着泪花。突然神情一肃,朗声道:“世民,伸出手来。朕将朕一手创立的大唐赐予你!”

    说罢,重重的将传国玉玺放在仍然跪在地上,低着头却高举着双手的李世民手里。玉玺本来不重,却代表着大唐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的一切,自然重若千钧。

    传完玉玺的李渊在太监小耗子和几个老臣的陪同下走也不回的走了。此后几十年内,这太极殿就是李世民的了。除了黄俊明,没有人注意到李渊在给李世民玉玺的时候说的是“赐”。也没有人注意到李渊走时的那份没落与孤独。

    不过从此,这大唐就要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世民待李渊走后,轻轻的抬起头,稍微有些散乱的发髻挡住了他的眼,一手托着玉玺,另一手小心翼翼的打开包裹着玉玺的绸子。当玉玺再次呈现于众人面前,李世民猛地从跪地而起,高高的将玉玺举过头顶。

    众臣无论老幼,全都跪倒在地。“臣等参加陛下!”

    “众爱卿平身”李世民将手中的玉玺放在案前。沉声说道。

    待大臣们全都起立按照次位排列好,又是一声太监嗓子喊道:“请陛下出城祭天。”

    自秦始皇以来,但凡新帝登基都要祭拜天地,告知上天自己是新一任的天子。不过这可繁琐的要死,黄俊明早就知道祭天的程序,也懒得去,反正祭天这事和他无关,好戏还在后头呢。所以黄俊明悄悄地溜出了人群。自己决定找个地方先吃些东西,垫垫肚子。

    反正祭天要小半天时间,祭告宗庙、社稷、万民又要小半天时间。这加起来就是一个上午。下午还要觐见百官,四方朝贺。要轮到黄俊明出场那肯定就是到了晚上了。所以黄俊明丝毫不着急。悠哉游哉的在皇宫内走着,当然这皇宫的内宫黄俊明去不得。其他地方倒也是畅通无阻。

    走着走着,黄俊明发现自己貌似走错了位置,黄俊明只想着内宫去不得却忘了这太极宫还连着东宫。从太极宫走过来的人,东宫的侍卫自然不会阻拦,任由黄俊明走了进来。黄俊明也是发现前方一个似曾相识的幼小身影才发觉不对的。

    “仙师,您来了。青雀快来见过仙师,仙师可是下凡的天仙呢。”李承乾的童音在黄俊明耳边响起,惊得黄俊明打了一个han战。不过看到年仅7岁的李承乾从身后拽出来一个小胖墩,黄俊明不禁觉得好笑。看样子李承乾和李泰起码小时候关系还是很好的嘛。要不是知道这两个孩子,长大后为了皇位挣得你死我活的,黄俊明也得为现在这哥俩的感情表示羡慕。不过黄俊明知道历史,只能看向李承乾和李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