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 ①

本书是一部抒写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八品乡官”(鹿头镇党委书记)孔太顺的升迁来展开矛盾线索,他从一个有良知的基层干部成为主宰一方的一县之长。作为一个地方管理者,孔太顺不是一个完人,但他是真实的,是实实在在的存活于我们生活中的乡村精英。小说不仅...

作家 刘醒龙 分類 二次元 | 30萬字 | 29章
3
    孔太顺领着孙萍走到门口时,发现院子里空无一人。

    他很奇怪,往常大家总是整个晚上都在外面乘凉,怎么一下子就变得不怕热了!他在院子中央大声叫道:“都睡了吗?还没睡的出来一下。”喊声刚落,家家户户都有人从门里钻出来。孔太顺告诉大家,他准备到医院里看看两个住院治病的老师,谁家里有暂时用不着的罐头、奶粉什么的,先借给他用用。孔太顺一开口,几乎人人都转身进屋拿出一两样东西来,一会儿就积成不小的一堆。孔太顺也不客套,找上两只口袋装好后就往医院方向走去。

    走了一会,孔太顺觉得身边的动静不对,回头一看,只有孙萍一个人跟在后面。往常这种事他不用开口,鞍前马后总有几个人跟着,特别是妇联主任李妙玉,就像一根尾巴,走到哪里跟到哪里,甩也甩不掉。孙萍走上来,接过他左手提着的那只袋子时,无意中碰了他一下。顿时,一种别样的滋味袭上心头。他一下子明白过来,大院里的人为什么要躲进屋里,为什么一个人也没跟上来。他心里骂一句:“这些狗东西,是想创造机会让我跳火坑哩!”孔太顺想到这里,脚下迈动的速度忽然加快了。孙萍跟不上,一会儿就被拉开几丈远,急得她不住地叫着等一等。结果,二十分钟的路程,他们只用了十五分钟。

    一到医院,孔太顺就嚷着找白院长,见面后他将从镇里搜来的那些东西交过去,并要白院长写一个收条,注明收到这些东西的时间是几点几分。白院长不理解孔太顺的用意,还当他是害怕有人举报此中有腐败行为,边写收条边说,几瓶罐头几包奶粉就是真的被鲸吞了,也上不了纲和线。

    倒是孙萍意识到其中的玄机,她摆出一副不屑的样子说:“鹿头镇有些人太恶心了!”

    孔太顺没做声。白院长将收条写好后,他们才去病房。

    一边走,白院长一边同他说了实话。胡老师他们病因其实已查明了,主要是营养没跟上,身子太虚了,又赶上双抢季节农活多,人太累了,所以中暑的症状特别严重。白院长对政治问题比较敏感,知道现在教师的情况很复杂,搞不好一颗火星可以燎起一场大火,所以特别吩咐主治医生将病情说含糊一些。白院长说,杨校长他们再三追问,是不是有营养不足的问题,他们坚持没有说出实情。胡老师一家人,有两个月没敢花钱买肉吃,就连端午节也只是买了几根杂骨熬上一锅汤。那个代课教师的情况更糟。代课教师有个孩子在地区读书,为了供孩子上学,暑假期间,他除了下田干活以外,每天还要上山砍两担柴挑到镇上来卖。昨天中午,他还没来得及卖完柴,人就晕倒在街上。

    白院长的话让孔太顺心里格外沉重起来。

    孔太顺出乎意料地来到病房,胡老师他们特别感动。杨校长和何站长还没走。听孙萍说,孔太顺是刚回来的,他俩不好一见面就发牢骚,但脸上的表情不如胡老师他们好看。孔太顺没有理睬这些,亲自问过胡老师他们的情况后,当着大家的面表了硬态。说这个月十五号以前不将拖欠的教师工资兑现了,自己就向县委递交辞职报告。

    孔太顺这么一说,杨校长就不好再挂着脸色了,他主动说:“我想了个可以减轻镇里负担的办法:让学生们再挤一挤,腾出几间教室租给别人办企业,只要一个月有它三五千元的收入,学校就可以维持下去。”

    孔太顺瞪了他一眼:“这样做,你不怕人背后骂,我还怕哩,你当校长只管教书,若想做生意就将校长的位子让给别人。”

    这时,田永茂的女儿田甜从门口跑进来,冲着孔太顺问他几时回来的。孔太顺反问她怎么在这里,是不是家里有人生病了。躺在床上的代课教师忙说是学校里安排田甜来照料他的。田甜是田永茂的独生女,高中毕业后也在汤河村小学里当代课教师。田甜也不管是否有正经事,一下子就将孔太顺拖到病房外面的走廊上,撒着娇非要表哥给她帮一回忙。田甜长相很动人,孔太顺一直很宠这位表妹,他早就在舅舅面前表了态,一定会给田甜找个适合她的工作。他的确联系了几个地方,可惜田甜都不愿去。孔太顺以为又是找工作的事,就开口答应了。谁知田甜竟要他写个条子给洪小波,让洪小波以优惠价卖给她一千只甲鱼苗。

    孔太顺很奇怪,就问:“你要这东西干什么?”

    田甜说:“当然不是放在家里养,是别人托我要买的。”

    孔太顺说:“田甜,你别以为现在钱好赚,生意场上太变幻莫测了,你涉世浅,小心几个浪头就折腾得爬不起来。”

    田甜说:“就这一回。赚点小钱将自己打扮打扮。”

    孔太顺说:“你要是想买什么就对我说。”

    田甜一撇嘴说:“罢罢,我可不敢沾惹你家那只醋罐子。”

    孔

    太顺笑起来,他抽出笔,就近找到一张处方笺,随手写了几行字后递给田甜。他告诉田甜,甲鱼苗平常卖时要二十五元钱一只,他让洪小波用十五元钱一只卖给她。他要田甜别出面,直接将条子交给要买甲鱼苗的人,然后按差价的百分之八十拿钱。他怕田甜上人家的当,再三叮嘱她,要她一手交条子一手收钱。田甜不以为然地要孔太顺别太小看她了。

    孔太顺回到病房时,白院长正同杨校长谈给自己的孩子换个班的事,白院长说现在的班主任对他的孩子一直有些歧视。杨校长否认有歧视这回事,但还是同意考虑,只不过得找个恰当的理由。孔太顺来也就是看看,并没有具体的事,他向躺在病床上的人抚慰了几句,便转身往回走。

    白院长送了一程后正要打住,孔太顺还要他一起走一走。

    这一次白院长算是明白孔太顺的想法:这么晚,孤男寡女的一对人在外面走,容易引起别人对风月之事的猜疑。一路上,白院长不断地讲些小故事,逗得孙萍笑个不停。白院长说,现在搞计划生育的真正阻力是男人,所以有的地方就针锋相对地让男人去结扎,免得他们搞些借腹怀胎的鬼名堂。有一回,他随计划生育工作组到一个村里去打堡垒时,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缠着他们,非要代儿子做结扎手术,工作组不同意,老头反将工作组的头头训了一通,说他们挫伤了他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孙萍的笑声让孔太顺心里很难受,他知道孙萍是下来镀金的,时间一到就要飞回去,再艰难的工作,在她来看也只是谈笑之间的事。然而,对他们来讲,越是让局外人发笑的事情,做起来越要呕心沥血,绞尽脑汁。

    镇委大院子里依然没有人,孔太顺拖着白院长在院子里的空竹床上坐下来。白院长想早点离开,便大声叫着李妙玉的名字,说是有人要开结扎手术的证明。李妙玉像是站在门后,一听到叫喊就开门出来。

    李妙玉笑着问:“白院长,是不是想将自己的舌头结扎了?”

    白院长巧妙地说:“这么晚,孔书记还往医院里跑,我以为是他自己想做结扎手术,又不好意思大白天上医院。”

    李妙玉更会说话:“就算是天下男人都得结扎,孔书记也不用挨那一刀,因为太优秀的男人,有担负改变人种的责任。”

    白院长抓住李妙玉的话,开起玩笑来:“听李主任这样说,是不是在打什么主意,想重组家庭?”

    李妙玉毫不示弱地回答:“只要不犯错误,重组家庭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孔太顺对他的说笑都没兴趣,他回到屋里又冲了一个澡,然后搬了一张竹床到院子中间。在他洗澡的时间里,先前有意躲避的人全都回了院子。孔太顺坐定后,乘凉的人不断凑过来问这问那。

    食堂炊事员老何最后过来,该问的别人都问了,老何只问一件事:“华西村那么富,馒头是不是还用粉蒸?”

    一院子的人都笑起来。

    孙萍一边笑一边说:“何师傅,你这种问法,有点***语录的味道!”

    孙萍这话提醒了孔太顺,别人都睡着了以后,他还望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细细琢磨,自己回来这几个小时,镇里该露面的人基本上都露面了,就差镇长赵卫东,不管院子里有没有动静,从头到尾都不见他的人影。孔太顺不由不去想:人再富吃的馒头也还是粉做的,一把手身上的脏东西,多数是二把手偷偷扔的,这都是基本规律,到哪也改变不了。孔太顺下决心要尽快弄清楚,自己出差的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同时,他也要见识一下镇长赵卫东的政治手腕有无长进。

    鸡叫过后,天气转凉了。孔太顺咳嗽一阵,翻身吐痰时,看见有人影在一旁徘徊,有点欲前又止的意思。他认出是副镇长老柯。老柯平时跟他跟得很紧,有什么小道消息绝不会放在心里过夜。现在连老柯都犹豫起来,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孔太顺一翻身就想出对策。

    天亮以后,孔太顺让镇委办公室主任小赵通知,早饭后开一个党委、政府和人大负责人会议。小赵告诉他,赵卫东原定今天到县里去要钱,这时恐怕已经走了。孔太顺知道小赵与赵卫东是嫡亲堂侄,就故意说:“赵镇长知道我回来了,怎么连照面也不打一个就走,该不是认为我在哪儿对不住他吧!”小赵是孔太顺与赵卫东之间有些摩擦以后,孔太顺有意提拔起来的。老柯开始还替他担心,唯恐小赵为虎作伥。但后来的情况让老柯打心里佩服孔太顺,小赵当了办公室主任以后,常常直接从孔太顺那里领略到许多暗含杀机的话语。小赵当然会转告赵卫东,可赵卫东又不能对这些话做出反应,那样就等于出卖了小赵。由于这种顾忌,赵卫东不得不对自己幕后行为有所收敛。

    赵卫东果然没敢走,而且是第一个赶到会场。

    等人一到齐,孔太顺就宣布开会。会议议题有两个。第一个议题是如何搞好社会治安,协助派出所收缴赌博罚款。孔太顺没有说出自己昨晚与黄所长达成的协议,只说今天在家的干部都要上街,由他自己带队。有两个人当即表示不同意这么做,其中就有老柯。

    老柯说:“现在老百姓对压在他们头上的各种税费早就十分反感,若再介入派出所罚款之事,就会让老百姓嘴里多一种骂名。”

    老柯平时总与孔太顺保持高度一致,他一反对,让那些一向习惯按照他的语气说话的人迷惑不解,谁也不敢轻易表态。

    实际上,老柯的反对是孔太顺会前亲自安排的。他知道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人随便开口。只要没有人开口,孔太顺就如愿借口让大家再想想,转而进行第二个议题。他先问赵卫东有多长时间没有回家。赵卫东说差不多有四十天。他又问了几个人,最少的人也有二十天没有回家了。到这时,孔太顺才说,第二个议题是干部休假问题。因为双抢已基本结束,所以,他提议镇里的干部分三批休假,第一批优先照顾三十天以上没有回家的人。孔太顺的提议让到会的人一个个露出灿烂的笑容。赵卫东开始也跟着笑了几下,突然间像是意识到什么,就板着脸表示不同意。然而,赵卫东的反对毫无用处。

    孔太顺说:“赵镇长若不回家,老婆要闹离婚,组织上概不负责。”

    大家都笑,都劝赵卫东接受这个提议。

    赵卫东只好勉强答应下来。

    孔太顺马上吩咐小赵:“以组织的名义通知赵镇长的妻子,从今天起,赵镇长回家休息七天。”

    李妙玉接着这话说:“还应特别提醒,赵镇长这一阵太累了,回家后必须采取强制休息手段,**必须节制。”

    在大家的哄笑中,李妙玉故作严肃地说:“笑什么?我是说凡事必须节制,这有什么好笑的?”

    等大家笑够了,孔太顺才将议题扭转到第一个议题上。

    到这一步,就该老柯应声而起了。老柯将自己刚才说过的话又强调了一番。他将镇里必须收的每一项税费,对农民的影响,细细数着说了一通。老柯一口气说了五十分钟。他歇下来后,会场上冷了几分钟。到九点钟时还没有人说话,孔太顺一敲桌子,说不能占了赵镇长等人的休假时间,第一个议题过后再说。孔太顺知道别人都不愿上街和群众对着干,他开这个会的真正目的只是放赵卫东的假,收罚款的事他自有主张。

    散会后,几个干部围着他说,他们还以为孔太顺今天只是传达出外考察的情况。孔太顺说这事过一阵有了空再坐下来细细地说。接着他又指出他们用词不当,考察情况只能汇报,不能传达。

    李妙玉说:“你是一把手,怎么能向我们汇报哩,只能是我们向你汇报。”

    孔太顺对这种回答在心里表示满意,他已经看出刚才的会开始立竿见影了。赵卫东和另外几个干部刚走,孔太顺又将镇里的干部们叫到一起。

    这一次他只说一句话:“鹿头镇的干部今天谁也不许笑。不管见了谁,哪怕是来领结婚证的,也要板着脸。露不出杀气,也要露出些狠气来。”

    停了停之后,孔太顺又补充一句:“这是一堂政治课,我希望大家都能考个好成绩。”

    说话时,孔太顺将李妙玉和孙萍狠狠地看了几眼。

    孙萍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李妙玉就已经站起来,走出会议室。再回来时,早上起来往脸上抹的许多化妆品,已被洗得干干净净。孙萍发现后,小声说:“还不如干脆化妆成女包公!”说归说,孙萍还是知趣地回屋,像李妙玉那样,将口红与眼影洗得丁点不剩。

    接下来,小赵按照孔太顺的吩咐,让税务所和工商所的头头带着所有的人,火速到镇委会开会。同时又以镇委会和镇政府的名义发了一个通告,要那些收到派出所罚款通知书的人,在今天下班之前将全部罚款交到镇里,否则后果自负。税务所和工商所的二十多人一到齐,孔太顺就亲自领着他们上街走了一圈。他没有任何交代,只是叫他们一个个跟紧些,路上不许说说笑笑,更不准打打闹闹,身上的制服必须穿得整整齐齐。转了一圈回来,孔太顺让他们集中在二楼会议室,可以打扑克,也可以下棋,就是不许大声喧哗,自己则带着镇里的干部们又到街上去走了一圈。

    两圈刚走完,孔太顺独自一人再次上街,见了人也不说话,别人同他打招呼,他也不理睬,顶多只是用鼻子哼一声。惹得满街的人都用一种惶惶不安的目光打量着他。最后,孔太顺走进镇委会院子对面的一家商店,站在香烟柜台前,他掏出一张十元钱的纸币递过去。卖货的女孩正问他要哪种牌子的烟,一旁站着的店主马上跑过来,取了一盒黄鹤楼香烟,放到孔太顺面前。

    店主说:“

    孔书记从不抽烟,怎么这回也破戒了?”

    孔太顺将黄鹤楼香烟推了回去。他说:“要‘三五’或者‘希尔顿’。”

    店主将孔太顺重重地看了一眼,低头从柜台底下拿出一包三五牌香烟。“洋烟太冲,只有特别需要提神时才可以抽。”

    孔太顺拿上烟就走。

    店主在身后追着说要找两角钱给他。

    孔太顺说:“给你凑个份子,早点去派出所将老婆赎回来!”

    孔太顺刚回到镇委大院,镇内镇外的几个高音喇叭就同时响了。先是报时的滴滴声,然后女播音员说,现在是北京时间十一点整,离镇委会上午下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离镇委会下午下班时间还有七个小时。镇上的人一下子就听出了,那种最后通牒的倒计时的味道。接下来,女播音员开始一遍遍地广播贴在街上的那份紧急通知。孔太顺上到二楼会议室,他要大家再出去走一趟,他要求这一次人人面孔必须十分严肃。

    天气很热,还没出门,大家身上的制服就被汗水湿透了。因为孔太顺在头里带队,他们也不好说些什么,加上心里对这些安排一直不摸底,神神秘秘的反让他们做起来格外认真。冷冰冰铁板模样的一群人在小镇的窄街上流动时,虽然已近夏日正午,却有一股凉飕飕的东西渗到四周的空气中。

    孔太顺正在当街走着,一辆“桑塔纳2000”迎面驶来。他看出是洪小波的座驾,便理也不理,昂着头依然不紧不慢地走着。“桑塔纳2000”靠到街边,个子和模样都让人看了不舒服的洪小波从车子里钻出来,老远就大声说:“孔书记,我有急事正要找你。”

    孔太顺说:“过了今天再说!今天我没空!”

    洪小波还要开口,孔太顺突然说:“你那养殖场的干部有没有人赌博?惹毛了我,就是经济命脉,我也要查封。”

    洪小波一愣说:“你这是说的哪门子话?”

    孔太顺说:“我还想见识一下,在鹿头镇有谁屙得出三尺高的尿!”

    洪小波也是在生意场上炼成精怪的人,他意识到孔太顺是在敲山震虎,马上露出一副骨头软了的模样说:“我这饭碗还不是孔书记你给的,我可不敢让它变成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洪小波站在街边,一直等到孔太顺领着那群人走过去后,才转身上车。

    上街转了四圈,食堂的饭已熟了,还不见有谁送罚款来。孔太顺心里有些不踏实,却不让表情露出来。他让两位所长带着自己的人到镇委会食堂去吃饭,一个人也不许回家。有几个女人推说家里有急事,想回家去。孔太顺开始没有阻拦,等她们走到院子门口时,他才暴跳如雷地吼起来,将女人们一个个骂得狗血淋头。

    孔太顺一字一句地说:“今天是非常时期,就是家里死人失火,也必须坚守岗位。”

    孔太顺骂她们时,许多人都从院门外边往里望,那些话里的每一个字都能听清。孔太顺平时对人态度不错,从不直接批评普通干部和群众,对女同志尤其和气。这也是月芳对他不放心的地方。此时此刻,他一反常态的样子,让大家想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和关键性。女人们哭哭啼啼地回到食堂,孔太顺让事务长大张旗鼓地去镇委大院门前的商店里搬回四箱啤酒,然后自己带头上阵,举着酒杯同大家一起闹。税务工商的干部酒量一向不错,孔太顺又让镇委会一些会闹酒的人也加入其中。一时间,食堂里碗盏叮当人声鼎沸,转眼间四箱啤酒就喝光了。孔太顺让小赵再去搬两箱。小赵搬了啤酒回来时,悄悄告诉孔太顺,说是外面有些人借故办事,在偷偷地看动静。孔太顺心中有数,让他别着这个急。

    小赵刚走,老柯又凑过来,提醒孔太顺是不是稍加收敛,这么大吃大喝传出去影响不好。

    孔太顺说:“有时候,大吃大喝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

    一顿饭用了两个小时,六箱啤酒全喝光了。大家都很高兴,那几个挨了训的女人也带着醉意说,孔太顺工作有方,跟着他,她们愿意指哪打哪。

    孔太顺没有醉,他只喝了很少几杯酒,看见拐角处有人在偷偷张望,他故意大声说:“下午依然是一边休息一边待命,一过四点钟就行动!”

    太阳刚一偏西,广播喇叭里就说,离镇委会下班时间还有三个小时。

    三点过五分,孔太顺买过香烟的那家商店的店主,第一个将罚款送来了。紧接着交罚款的人像穿珍珠一样,一来就是一串。交完罚款,他们都要问一个相同的问题:罚款以后,还会不会吊销他们的营业执照?税务所和工商所的人很奇怪,他们从没有说过要吊销执照的话。

    孔太顺不让他们将谜底揭穿,他要他们对那些人说,现在个体户太多了,必须规范,该管的必须管。这话一点也没有违***政策,但从孔太顺嘴里说出来,却有一股杀气。孔太

    顺再次强调,现在这个时候,当领导的就是要时时透露一点杀气给人看。

    孔太顺看着小赵的登记表上已有了整整四十个人,抽屉里的现金塞得满满的,脸上立即堆起了笑容。正在开心,派出所黄所长急匆匆地闯进来。

    黄所长腰里吊着一把手枪,见了面就嚷:“孔书记,你可不能将我们的油水揩干净了呀。”

    孔太顺说:“哪里哪里,我们绝对保证只收今天一天,以后的全归你。”

    黄所长说:“我们哪有以后,不到天黑就会收光的。”

    孔太顺说:“不会的,绝对不会。小赵,我们收了多少人的罚款?”

    小赵心领神会,马上说:“才二十多个。”

    黄所长说:“赵主任,你别太小瞧我们的侦察能力了。你们已经收了三十九个人的罚款,正负误差不会超过两人。”

    孔太顺暗暗吃惊,他怕事情搞僵,忙说:“我们也没料到局势会变化得这么快。”

    黄所长说:“孔大书记别说风凉话!我们有我们的难处,枪杆子不能对人民专政。人民公安只能保护人民,不像你们,人民政府专管人民。”

    孔太顺说:“都是为共同事业效力。我看这样,镇里这边就收到现在为止,剩下的都让他们去派出所。”

    黄所长很干脆地说:“不行!”

    孔太顺一见黄所长的态度很强硬,就先拐个弯说:“要不这样,剩下的还是你们收,至于我们已经收了的,等统计完后,找个机会,我们再好好商量一下。”

    孔太顺一软,黄所长就不好再强硬下去,但他要求今晚就开始协商。孔太顺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只好答应他。黄所长一走,孔太顺就叫小赵先将现金送到银行里存起来。小赵从未见过这么多钱,一个人不敢去,就叫小许开车送。他俩刚上车,办公室的电话铃突然响了。

    孔太顺拿起话筒一听,竟是赵卫东。

    赵卫东上午出了镇委大院,其实并没有回去。

    孔太顺心想赵卫东果真心眼多多,竟然猫在镇里隔岸观火。赵卫东说,他刚得到消息,派出所准备半路拦劫,将镇里收到的罚款控制在手里,争取分配的主动权。黄所长判断镇委会的人不敢将这笔巨款存放在办公室,一定会在天黑之前送到银行里去,所以他已派人在工商银行与农业银行附近分别把守。赵卫东说清楚了解到的情况后,要孔太顺再让小赵给他家里打个电话,说明他上午没有回家休假,是因为镇里有突发事情,今晚他会回家的。

    赵卫东的话,让孔太顺十分恼火。他没料到黄所长竟如此胆大包天,想对党委和政府动武。恼火之余他又有点不相信。孔太顺要小赵将已经放到车上的现金,搬回办公室,又让小许步行出去,在镇上转了一圈。

    小许见到的情形真如赵卫东所说。不仅银行门口有派出所的人,就是镇委大院门口也有一个拿着对讲机的警察在望风。

    孔太顺不由得对赵卫东心生些许谢意来。他想了一阵,很快就有了冷静应对的办法。首先他亲自给教委、电视台和县里的二把手萧县长打电话,请他们今晚来鹿头镇参加一项重要活动。随后又让小赵坐上“普桑”,到两家银行门口去走一趟,将黄所长的人从镇委大院门口调开。小赵和小许一动身,大门口的警察果然尾随而去。趁此机会,孔太顺赶紧叫人通知教育站的何站长,火速来镇委大院商量要事。

    一切安排妥当后,见还有点空,孔太顺就打电话问洪小波,上午来找自己有什么事。洪小波不肯在电话里说,非要与孔太顺面谈,孔太顺只好让他也来镇委大院。

    在等待教育站何站长的空隙里,孔太顺听完洪小波要说的事。

    洪小波的养殖场里,昨天来了几个客户,偏偏田永茂正在甲鱼池旁边的棉花地打农药杀虫。洪小波怕被客户碰见会有不利因素,影响签订销售合同,便亲自去找田永茂,希望他稍缓两天再打农药。结果双方几乎发生了冲突,田永茂的铁锄,差一点敲碎了洪小波的头。听说舅舅如此莽撞,孔太顺在心里又气又笑。他答应明天抽空去处理这事。两人分手时,孔太顺告诉洪小波,他写了一个条子,答应给人一些甲鱼苗。洪小波用词很漂亮,他说只要是孔书记的指示,他绝对百分之一百二十地照吩咐办。

    洪小波刚走,教育站何站长就来了。

    孔太顺非常严肃地先要他用党性来做担保,然后才告诉他,无论他想什么办法,一定要紧急通知全镇各学校校长,晚上八点钟准时赶到镇委大院开会,而且必须保密,开会之前不能走漏任何消息。何站长有些摸不着头脑,孔太顺不肯透露半点信息,只说绝对不让他们吃亏。何站长琢磨着真的有好处,就跑到镇外的必经之路上,分别告诉各个村的人,让他们给各村小学校长捎信,有相关代课教师聘用的新政策下来,要连夜讨论贯彻。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