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开书铺(穿书)

标签:布衣生活种田文美食甜文关键字:主角:苏遥,傅陵┃配角: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其它:轻松暖文处处修罗场厨师长苏遥穿成了在京待考的同名文弱举子。面对书中即将到来的谋反

第47章
    又一拍大腿:“嗐,还是来晚了。”

    傅鸽子的上一本书,总是拖稿。自苏遥穿来,一共签过三次契书,每次都不按时jiāo。

    苏遥当时病着,一直是齐伯往来。

    齐伯照顾他辛苦,分不出许多心思照管生意。况与傅鸽子往来,吃闭门羹的时候也极多。

    因而苏遥也不知,旁的书铺是何时拿到书稿,何时成书,何时售卖。

    总之都是比他这儿早。

    这次罕见的,是他先去催着傅鸽子要得书稿。傅鸽子既按时jiāo上,各家互相传个话,理应一同开售。

    许多客人,还是借这个机会,和上次周三先生的jīng刻本,才得知有苏氏书铺。

    苏遥只得与他笑笑:“刻印要时间,下一批成书,怎么也得十来日后了。您明儿早些来我这里看吧。”

    那人叹口气:“行吧。”又道:“下批成书若是有,您可得挂个牌子。”

    苏遥笑笑点头。

    下一批自然不可能做多了。

    话本戏文真还就讲究一个新鲜,过了这个村,鹤台先生这书讲的什么,也就流传开了。

    想买书之人就不会那么多了。

    苏遥只定了极少的数目,备在库房就行了。

    如此整整忙活一天,苏遥再去做晚饭。

    chūn日便是各种新鲜菜蔬,苏遥早晨在送菜的王伯处瞧见了河虾,又要了一把小韭菜和香椿。

    韭菜炒河虾,香椿芽炒jī蛋,苏遥又擀了面,切成细面丝。

    上回病中成安买来的小咸菜倒好,还剩一些,配上肉丝,做榨菜肉丝面。

    他先前问过成安,成安只道:“是huáng家食肆买的。”

    苏遥奇怪:“那怎么就卖半坛?”

    成安愁眉苦脸:“就这两个半坛的咸菜,还是我跟老板娘哭来的呢。我说我家公子身子不好,如何虚弱吃不下饭,老板娘本想自个儿留着吃的,也就给可怜我了。”

    苏遥笑笑,又道:“确实好吃,怪道人舍不得卖。你怎么知道有这家咸菜的?”

    成安笑笑:“傅公子爱吃的,我就想着,公子兴许也喜欢。”

    嗯,也确实像是傅鸽子看得上眼的吃食。

    咸香慡脆。

    苏遥难得地多吃了半碗面。

    齐伯笑得开怀:“公子今儿胃口倒好。”

    成安暗自笑道,苏老板还真和主子一个口儿。

    这般又忙过两三日,苏遥闭了两日店。

    到青石书院小考的日子了,苏遥得给阿言创造一个安静的备考环境。

    平日书铺都还挺清静,近几日买家多,白日略乱了些。

    齐伯自阿言房中出来,与苏遥悄声笑笑:“还在温书。”

    苏遥瞧着烛火惶惶:“明日小试还要早起,齐伯让他早些睡吧。”

    “他要再看一遍《劝学》,说明日定要考的。我劝过了,一会儿就睡。”

    苏遥还要说,只见房间内烛火一暗。

    小孩儿睡下了。

    阿言真让人省心。

    苏遥是个没经历过中考高考的人。他在国外读高中大学,因为祖父住在国外休养。

    祖父的故土情节很重,琴棋书画都会一点,也自幼教苏遥国学。

    虽然后来大学也没念完,祖父也不是祖父了。

    苏遥几乎没体会过传统教育下的考试,却于这一夜提前体会到考生家长的紧张心态。

    原主入青石书院时,书院尚无规整的小试这一说,不过与陆山长问答几句,也并无多少记忆留下。

    苏遥实在是一点经验也没有,临考之前,自觉比阿言还紧张。

    翌日天刚蒙蒙亮,他便睁眼了,匆忙收拾一番,又去给阿言装东西。

    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装……

    笔墨纸砚全不能带,只要送个人去就行了。

    苏遥是给阿言装了一盒吃食。

    青石书院入院小试一考一整天,午饭也是提供的。

    但苏遥生怕他吃不好,自个儿又给备一份。

    一个小食盒,一层码香糯糯的白米饭,另一层放了三样小菜。

    苏遥既怕他吃不饱,又怕吃坏肚子,不敢放凉菜,不敢放油物,又怕绿叶菜放太久不好吃了,最后挑挑拣拣,选了土豆炖牛腩。

    配了卤海带结和清炒花菜。

    土豆炖牛腩炖了整整一夜,海带结也刚从卤锅捞出;花菜现做的,葱姜蒜花椒下锅,快手小炒。

    有荤有素,软嫩好消化,不塞牙不沾牙,下午面试对着先生,也不会张口失仪。

    这年头食盒保温效果都不好,苏遥仔细裹上几层绒布,带好梳洗好的阿言,前去书院了。

    只是到了青石书院,苏遥才发觉:全场几十个家长,就他给孩子带的是吃食。

    第23章 入院小试(一)

    青石书院素有“小国子监”之称,书院不负责开蒙,入院要小试。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