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元璋,开局获得国运系统

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意外获得了国运模拟系统。 推出了靖难之役、土木之变、万历三大征、后金崛起、小冰河时代、瘟疫四起、农民起义、清兵入关.... 朱元璋大怒:咱的大明就这这么完了? “周王造出了青霉素,消灭了疾病,百姓用了都说好。” “周王制出了氮肥,亩产量增加了三四倍。” “周王发明了蒸汽机,这东西不用牛。” “周王开了大明第一家纺织工厂,居然用女工,道德沦丧。” .......... 朱元璋眼眸一凝,再次模拟国运。 “大明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 “大明开启大航海时代。” “大明发现新大陆。” “大明疆域扩展至多瑙河。” “大明藩属国弗朗吉、鹰吉利...进贡。” “大明无敌了。” 朱元璋乐得一拍大腿:“老五,还是你小子行。”

作家 二两白糖 分類 历史 | 60萬字 | 294章
第九十八章、顺天府之喜
就在朱橚进入通州的时候,顺天府确实张灯结彩,平日里只有在春节才拿出来的炮竹,此刻,却已经在城市上空响起。
“这比过年还热闹啊!”
朱标在太子府中,听着外面的炮竹声,面露喜悦之色,对身边的李善长说道。
相比于朱标发自内心的欢喜,李善长却是一脸的惆怅,这位大明的后勤部长,操劳一生却已经须发洁白。
“韩国公,为何面有不愉?”
朱标撇了一眼身边的李善长,好奇的对他询问道。
“殿下,为何欢喜啊?”
李善长却皱眉,反问朱标道。
“北征军攻破元庭,捉住了元主,我大明北境安定,鞑子再也不敢南望,这不是一大喜事吗?”
朱标淡淡的对李善长说道。
“殿下,您让老臣怎么说才好,攻破元庭的不是北征军,也不是魏国公徐达,而是周王。”
李善长轻叹一声,一脸便秘的对朱标说道。
“韩国公,就算是五弟的功劳,那也是功在社稷,我大明之福。”
朱标不以为意,他摆了摆手对李善长说道。
“殿下仁厚,攻破北元的要是徐达还好,可偏偏确实五殿下,这就不妙了。”
李善长哀其不争,对朱标说道。
“韩国公不必说了,再说下去,恐怕有挑拨我大明皇亲之嫌。”
朱标轻轻摇头,他知道这些大臣们在想什么,但是他不相信朱橚会和自己争夺皇位,甚至在朱标内心深处,凡是对大明有利,就算自己让出皇位又如何。
“殿下,老臣不得不说,以前的周王默默无闻,就算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也就算了,但是现在他在捕鱼儿海一举攻破元庭,这可是封狼居胥的功劳,古之冠军侯霍去病,唐之李靖都在其下。”
李善长捋了捋胡须,对朱标提醒道。
“五弟功劳居功至伟,父皇会好好奖赏他的。”
朱标眉头轻挑了一下,他神色不改,对李善长说道。
“殿下,就不怕,陛下有更改储君之意?”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时间最久,也摸透了几分朱元璋的脾气秉性,他认为从最近一段时间来看,朱元璋很显然已经有几分,想要更改储君的意思。
“若父皇真的有这意思,我将拱手让贤。”
朱标撇了一眼李善长,淡淡的对他说道。
朱标可谓是历史上少有宽仁,聪慧的太子,他十分清楚李善长之流,如此挺自己就是深怕将来朱标不能继承皇位,那么他们的权利就将打水漂。
所以他们会抱团,将任何可能威胁朱标的势力,当做敌对势力,将其打压下去。
但事实上,能否继承皇位从来都不是在朱标以及大臣们手上,而是一直握在朱元璋的手心里面。
“殿下。”
李善长还想说些什么,但是朱标却已经抬步走向远处。
满城炮竹声中,周王府内的佛堂当中,姚广孝半眯的眼睛微微睁开,捻动的佛珠停止了下来。
看似面沉似水,但事实上姚广孝心中却如巨浪般澎湃,他一直怀疑周王朱橚身上,是否有龙气,现在他已经不再怀疑,就以周王朱橚的这份功劳,就足以众望所归。
“这顶白帽子,贫僧一定要给周王殿下戴上。”
姚广孝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那是包含着权利的欲望,以及狂热。
呆在顺天府的诸王也是各有心思,秦王、晋王闭门不出,他们心中十分的嫉妒,但是却又无可奈何,这军功不比其他,那可是实打实的。
“这老五,平日怎么没看出来,这么能打仗?”
晋王喝着闷酒,喃喃自语着。
而燕王在自己的府内也没有出门,他坐在湖心画舫中,手握一柄大弓,以手指轻轻拨动弓弦,心思百转。
封狼居胥是每一个大明儿郎的梦想,燕王也深知在朱元璋的内心,没有什么比打鞑子更重要的事情,这也是为何大明初立,在国家实力未稳定的时候,朱元璋却不断的派兵北征。
明明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当初朝中也有大臣,建议朱元璋同北元和谈,等积攒了实力后,再徐徐图之也不迟。
朱元璋二话不说,让人将那个提出建议的大臣拉下去,杖毙当场。
在朱元璋的内心深处,埋藏着对北元鞑子深深的仇恨,一日不消灭北元鞑子,一日不能松懈,也就是说谁能帮助朱元璋灭了北元,谁在朱元璋内心中的重量就越大。
朱棣以皇子身份一直混迹在军旅当中,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率领军队北逐鞑子,替朱元璋完成这一心愿,可谁料,竟然被自己的弟弟抢先一步。
你说你抢先一步就算了,居然直接在捕鱼儿海攻破了元庭,活捉了元主及其朝廷,简直是吃肉喝汤,连一点渣滓都不给人留。
弄得朱棣就是想要去建功立业,也没有了对象,简直就像是狠狠挥出一拳后,却像是打在了棉花上,一点劲都没有。
“憋屈,太憋屈了。”
朱棣心中憋闷不已,一把将弓扔进了湖中心。
于此同时,皇宫内却是一派喜气洋洋。
一向节省的朱元璋竟然破天荒的给每一位宫人分发了赏银,让他们沾一沾周王的喜气,一时间整个宫廷内,祥和声一片。
“好啊,咱儿子出息了,妹子你听这是老百姓在放炮竹吧?”
朱元璋和马皇后站在了殿门口处,听着隐约的炮竹声,对马皇后说道。
“可不是,听说这是百姓自发的。”
马皇后也很高兴,大明的北方边患消除,老百姓们也能够安居乐业,大明也可以喘一口气,不用征发百姓军饷和劳役。
“咱总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普天同庆。”
朱元璋开怀大笑,对马皇后说道。
“这一次周王回来了,你准备怎么赏赐他?”
马皇后笑脸盈盈,对朱元璋说道。
“咱已经想好了,先给老五进亲王爵位,然后赏金万两,准许他开牙帐,统领十万精兵,赐玺书嘉奖。”
朱元璋对马皇后说道。
“我看那,赐这些都不如再给一点更实惠的。”
没想到马皇后却轻摇了摇头,对朱元璋说道。
“妹子,什么实惠?”
朱元璋一脸错愕。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