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元璋,开局获得国运系统

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意外获得了国运模拟系统。 推出了靖难之役、土木之变、万历三大征、后金崛起、小冰河时代、瘟疫四起、农民起义、清兵入关.... 朱元璋大怒:咱的大明就这这么完了? “周王造出了青霉素,消灭了疾病,百姓用了都说好。” “周王制出了氮肥,亩产量增加了三四倍。” “周王发明了蒸汽机,这东西不用牛。” “周王开了大明第一家纺织工厂,居然用女工,道德沦丧。” .......... 朱元璋眼眸一凝,再次模拟国运。 “大明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 “大明开启大航海时代。” “大明发现新大陆。” “大明疆域扩展至多瑙河。” “大明藩属国弗朗吉、鹰吉利...进贡。” “大明无敌了。” 朱元璋乐得一拍大腿:“老五,还是你小子行。”

作家 二两白糖 分類 历史 | 60萬字 | 294章
第十八章、舌战胡惟庸
魏国公府内,当徐妙云询问徐达如何看待这一次,周王遭到言官集体弹劾的事情。徐达也觉得周王这一次,恐怕难以逃脱被圈禁的命运。
“这也是周王自作自受,竟然同迎春楼的商人做生意,这不是败坏皇家声誉,还好你不用嫁给这种人。”
徐达对徐妙云说道。
徐妙云听了徐达的话,却觉得疑惑,但是也只能听之任之。
也就是此时,朱元璋召开了朝会将大臣们和皇子们全部叫到了大殿,看起来阵势很大。
“吾皇万岁,万万岁。”
大臣和皇子们向朱元璋山呼万岁。
朱元璋威严的坐在龙椅上,眼睛扫过了众人,那锐利的目光落在众人身上的时候,众人立即感受到了一阵无形压力,头垂的更低了。
“都起来吧。”
随着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众人这才站起身来。
而混在人群中的周王朱橚,默默的跟着其他人一样叩拜和起身,他敏锐的发觉到以自己为中心,其他人似乎都在刻意的保持距离,看起来都认定自己会遭到朱元璋的责罚,深怕殃及池鱼。
“今天朝会,你们有什么事情,都是为了周王的事情吗?”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开口对众人说道。
“启奏陛下,周王殿下与贱籍之人交往,甚至与民争利,作为御史有弹劾之权。”
这时候,一名御史作为先头炮灰跳了出来,向朱元璋禀奏道。
“周王,有着事?”
朱元璋的视线移动到了周王的身上,而其他人也看了过去,本来躲藏在人群中的朱橚这下成了众人的焦点。
“唉。”
燕王朱棣皱眉摇了摇头,似乎对自己这个不成器弟弟无可奈何。
而太子朱标站在前面,也是凝眉垂眼不语,似乎也不打算站出来为朱橚说话,毕竟,朱橚的事情干的太离谱,完全不符合儒家的理念。
“儿臣承认,确实是儿臣做的。”
朱橚走了出来,也不看四周众人反应,淡淡的说道。
“什么?”
“五弟,太荒唐了。”
“周王殿下,你怎么能做出如此离经叛道的事情。”
“陛下,已经三令五申,勋贵子弟不得结交贱籍之人,你怎么能这么做?”
当朱橚的话说完后,顿时朝堂上一片哗然,就连背后的指使者李善长也是微微一愣,他没想到朱橚如此轻易的就承认了,要知道他可是准备了好几个后招,结果现在都打在了空气上。
“周王,你不知道咱下达了禁止令吗?”
朱元璋的眼睛轻眯了一下,一阵虎威般的压力袭来,虽然朱橚是他的儿子,但是也不能公然的违反朱元璋自己下达的禁令。
“父皇,儿臣知道,但儿臣以为父皇之所以下达如此禁令,其实并不是因为贱籍之人,也就是商人低贱,所以才不让勋贵皇子们与他们结交,相反是为了维护他们才这么做的。”
朱橚面沉似水,心想容我狡辩,然后徐徐说道。
“什么?”
“这是什么意思?”
大臣们听了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朱橚居然说出这种话,完全违反了他们的常识。
“哦,你给咱解释一下,怎么叫做为了维护商人们?”
朱元璋不怒反笑,轻哼一声对朱橚说道。
“父皇之所以禁止,是因为勋贵子弟常常倚仗权势,敲诈勒索商家,使得商人无法安心做生意,交易不能自由流通,甚至有商家被敲诈破产的先例,这才是父皇禁止勋贵结交商人,爱民如子的真实目的。”
朱橚侃侃而谈的说道。
“哎呦,没想到这周王的口才这么好?”
在朝堂上的徐达心中有些惊异,他看了一眼,挺身站在朝堂上的周王朱橚,原本朱橚的相貌在诸王中算是俊朗的,此时滔滔不绝,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周王殿下,这是曲解了陛下的用意,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低贱的存在,甚至是大明不稳定的因素,禁止勋贵和皇子们接触商人,也是为了独绝浮华之气。”
胡惟庸见此情形,哪里能容得下朱橚露脸,脸上轻笑一声,走了出来说道。
“没错,胡大人言之有理。”
“对,这才是国之根本。”
朝堂上除了淮西勋贵集团外,大部分的大臣们纷纷为胡惟庸打call。
朱橚只是轻撇了一下胡惟庸,这老小子现在看着挺风光,但是没有几年蹦头了,跟一个死人实在没有争论的意思。
“周王,在下浅薄之言,还请赎罪。”
胡惟庸对自己的高见十分得意,还朝着朱橚深深一礼,显得很有风度。
而朱橚却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根本不理不睬的模样。
胡惟庸见此,只觉得周王十分无礼,可是在朱元璋面前也不敢发作。
“周王,你怎么看胡相的话?”
朱元璋见朱橚没理睬胡惟庸,对朱橚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胡相之言大谬。”
朱橚却冷冷的说道。
“哦,微臣说错了吗?”
胡惟庸不慌不忙,他一出口就站住了朱元璋对于士农工商基本国策的先机,无论朱橚怎么反驳,都是在反驳朱元璋,那么即使是皇子身份的朱橚,如此怼自己的父亲起码一个不孝的罪名是逃不掉的。
“胡相大谬,士农工商划分是我大明基本国策不假,但商人就不是我大明臣子了吗?没有商人运转贸易,偏远地区的农产品和商品就无法运到城市当中,那么当地的农户们将会受到损失,不会受益,那么就算将农划分在商之前,又有何益。”
朱橚作为穿越者,哪里看不破胡惟庸的论点,只是现代人接受的信息更多,加上朱橚在穿越前早就根据史料研究透了,这位引起了明初大案的胡相国,因此淡定的用另一种论点驳斥他。
“奇谈怪论。”
“不过,好像有一丝道理。”
大臣们听了朱橚的话,都是惊的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听了也是眉头轻皱,他当初制定士农工商的划分,就是为了保证农民和平民的利益,作为农民出生的朱元璋,认为商人狡猾奸诈,但是确实没想到商人也有利农民的地方。
“周王,你是说咱定的国策错了?”
但是,朱元璋却面色一沉,对朱橚喝道。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