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元璋,开局获得国运系统

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意外获得了国运模拟系统。 推出了靖难之役、土木之变、万历三大征、后金崛起、小冰河时代、瘟疫四起、农民起义、清兵入关.... 朱元璋大怒:咱的大明就这这么完了? “周王造出了青霉素,消灭了疾病,百姓用了都说好。” “周王制出了氮肥,亩产量增加了三四倍。” “周王发明了蒸汽机,这东西不用牛。” “周王开了大明第一家纺织工厂,居然用女工,道德沦丧。” .......... 朱元璋眼眸一凝,再次模拟国运。 “大明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 “大明开启大航海时代。” “大明发现新大陆。” “大明疆域扩展至多瑙河。” “大明藩属国弗朗吉、鹰吉利...进贡。” “大明无敌了。” 朱元璋乐得一拍大腿:“老五,还是你小子行。”

作家 二两白糖 分類 历史 | 60萬字 | 294章
第五十三章、砸场子是吧
“周王会是皇储,胡惟庸你想多了,只要我在一天,都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李善长的脸颊肌肉抽搐了几下,他拂袖而去的时候,狠狠的撂下了这么一句话。
胡惟庸看着老师李善长的背影,眼神中露出一丝阴狠,为了权利他可以将刘伯温排挤走,那么为了自己的权利,就算是同老师李善长决裂也在所不惜,更何况,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小的主薄,而是大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数日后,胡惟庸在处理完了公务之余,带着一本春秋前去周王府。
“周王殿下呢?”
可是,胡惟庸却扑了个空,因为朱橚去了徐达的军营当中。
“荒谬,皇子怎么能在军营中久住?”
胡惟庸听了微微一愣,他现在已经认定朱元璋会传位给周王朱橚,那么朱橚就应该像其他皇子一样,尊师重道,研究儒家典籍。
同时,他心中暗暗藏着私心,要在朱橚的心目当中种下自己这个老师的威严,即使将来朱橚成了天子,也会受制于自己。
可是没想到朱橚压根就不接招,直接人跑不见了,这让胡惟庸大失所望。
“胡相。”
更让胡惟庸生气的是,朱橚走就走了,居然安排了一个秃头的和尚代替自己听课,美其名曰这和尚是自己的替僧。
“听说过替僧念佛吃斋的,没听说过听课的,要是皇上问起周王殿下的功课,如何是好?”
胡惟庸摆起了自己的丞相的架子,对半眯着眼睛的姚广孝说道。
“胡相讲便是了,贫僧会铭记于心,然后转述给周王殿下,不会有差池的。”
姚广孝轻笑一声,缓缓对胡惟庸说道。
胡惟庸碰了个不硬不软的钉子,轻哼一声只能拿出春秋,开始进行讲解,虽然胡惟庸此人心胸狭窄,但确实博闻广记,才华横溢,将枯燥的春秋讲得倒也有趣。
而姚广孝半眯着眼睛,似听非听,引起了胡惟庸的不快,认为这庸僧在戏耍自己。
“你这僧人好生无礼,代替周王殿下听课,却在这里打瞌睡。”
胡惟庸气的将书往桌子上一惯,生气的说道。
“胡相,贫僧听着的。”
姚广孝却轻笑一声,淡淡的说道。
“那好,我来问问你刚我都讲了些什么?”
胡惟庸冷笑一声,端起茶杯,一边品茶一边说道。
姚广孝也不慌张,先是口诵一遍佛号,然后口若悬河,将胡惟庸刚刚讲的一字不差的复述一遍,然后又提出了自己对于春秋左传的看法,思维广度之深刻,让胡惟庸都轻吸了一口凉气。
“此僧竟然如此精通儒家典籍?”
胡惟庸不由捏了一把冷汗,他本来以为姚广孝最多只是个佛学上厉害的僧人而已,但是没想到姚广孝对于儒家、道家甚至旁门都有涉猎。
姚广孝顿了顿,撇了一眼胡惟庸后,又淡淡的向他询问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一出,胡惟庸就知道,自己落入了下风。
“今日讲课就到这里,我们下一次再说。”
胡惟庸深怕漏了怯,尴尬的站起身,对姚广孝说道,便告辞了。
当胡惟庸走出周王府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周王府,只觉得背后发凉,没想到这区区周王府内,居然藏着这么一位厉害的人物,恐怕只有当年的刘伯温可以媲美。
.....
此时,徐达军营当中。
练武场中军士们喊杀震天,大明士兵衣甲鲜亮,手中火铳发出阵阵浓烟,当做靶子的草人在火铳的攻击下,七零八落。
“父亲,周王殿下在哪里?”
徐妙云身着男装,走入大帐当中,对着坐在帅位的徐达询问道。
“你怎么来了?”
徐达见状不由皱眉,虽然徐妙云在自己的军营当中来去自如,但是这一次是要出征北方,军规中是不允许有女子进入的。
“放心好了,我穿着男装,没人知道。”
徐妙云连忙对徐达说道,同时一双妙目四处张望。
“不用看了,周王去军营四处巡查,他说要看看军营当中的就医情况。”
徐达对徐妙云说道。
“那我去找他。”
徐妙云一听便扭头除了帅营。
“这丫头,把爹都给忘了。”
徐达苦笑着摇了摇头,同时心想真是女大不中留。
大明的军队当中征召有民间郎中,充当军医使用,这些人大部分都精通外伤治疗,毕竟,军队当中外伤是比较多的。
当徐妙云一路跑到了军营中的疗伤所,看见许多的军医郎中正围在外面,似乎伸着头向里面观看。
“你们在做什么?”
徐妙云好奇的拉住一名郎中对他询问道。
“周王殿下再给我们讲如何治疗伤兵。”
那名郎中对徐妙云说道。
“你们听他的?”
徐妙云也是一愣,这些郎中有着很丰富的外科经验,按道理来说不可能听一个毛头小子的话,即使对方是皇子,也可能是面上服,但是心里面不服。
“周王殿下,也就是说伤兵的伤口缝合了,但还是会有人死去,是因为对于伤口处理不卫生,导致细小的微生物进入伤口,侵入人体内导致的。”
徐妙云看向里面,只见朱橚站在里面,而军医郎中们围坐一圈,认真的听着他的话。
“没错,为什么在缝合伤口后,伤兵会发烧,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就是因为人体内有一种抵抗机制,察觉到了有这些细微生物入侵,会主动提升人的体内温度,企图烧死这些入侵者,就像是军中发现敌袭后,燃起烽火是一样的。”
朱橚淡淡的对众人说道。
“有道理,难怪,我们还以为是热病导致的。”
军医们若有所思,朱橚的话竟然解释了他们多年来的困惑,恍然大悟。
当朱橚授课散去后,看见了徐妙云顽皮的笑容,不由微微一愣。
“你怎么来了?”
朱橚好奇的问道。
“你怎么在这里,他们怎么会都听你的?”
徐妙云有些诧异的询问道,这些军中郎中有些脾气还挺倔,即使大将军徐达的话有时候也未必全听,而朱橚竟然能在这里当他们的老师。
“其实,也不全是我的功劳,刘纯专门写了几封信,给这里的郎中,在信里面给我一通商业吹,这些军中郎中简直把我当天人了。”
朱橚苦笑一声对徐妙云说道。
两人正说话间,忽然,从军营方向传来了一声巨响,以及许多人的惨叫声。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