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之言,正合本督之意。”郑克均站起来,向众文武举起酒杯。“三月开春,东南风起,我军挂帆北向。诸君,与我共饮杯中酒,预祝我军北伐大捷。”“公子万年,大明万年。”“公子万年,大明万年。”众文武齐声高呼。根据历史来看,现在三藩之乱就快进入后半段了。前半段三藩占优势,后半段满清压着三藩和郑经打。所以此时出兵是最好时机。郑克均原本也是如此打算的。只是在出征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事。他想搜罗一个文武兼备的旷世大才。这样他去北伐后,后方就有人全面统筹了。这两年郑克均也随时关注系统,看谁在卖人才。但人才显然是稀缺资源,没几个系统用户舍得卖。特别是旷世大才,基本都自己留着了。两年下来,郑克均只买到几个不成器的。妇好,伍子胥,魏文侯,吕布,张辽,张巡,王坚。又刷了几天系统,依然没有收获,像姜子牙,管仲,诸葛亮那种奇才,一个也没见到。“出售:项羽。标价:火枪1000条(燧发枪可变为500条),士兵1000人。发起人:虞姬。”“虞姬卖项羽?什么玩意?”郑克均看到这条出售消息,一头雾水。“虞妹妹,你怎么把你家相公卖了?”郑克均发了一条私信过去。“我是穿越者。”“那又怎样?项羽那么爱你,绝对不会背叛你,你完全可以用他为你打天下啊。”“我是男穿越者。”“……”郑克均懵逼了。“呜呜呜,兄弟,你能想象吗?一个四百多斤的壮汉压在你身上,什么感觉?他拎我那不是拎小鸡,是拎蛾子。我每天晚上都过得山崩地裂,生不如死啊。所以我为什么不卖了他?换你你受得了?为了麻翻他,我足足用了正常人五十倍的蒙汗药啊。这是个什么怪物?呜呜呜呜。”那边的虞姬委屈得哭了出来。“我懂了,你也真不容易。”“所以,我要用他换火枪队。我已经笼络了执戟郎韩信。让韩信统领火枪队,接收项羽的势力,然后替我打天下。我要当中国第一个女皇帝。”“好志气,要不,你把韩信卖给我?”“想得美,就卖项羽,爱买买,不买……我找辛弃疾去,他肯定愿意。”郑克均有点为难,项羽不是什么文武兼备的大才,这个价格,是不是有点贵了?不过想想也不吃亏。项羽虽然缺乏战略布局,也没有历史发展眼光。但战术指挥能力,恐怕千年以来,无人能出其右。再加上无双的武力。1000条枪,1000个人,应该还是值。“换了。”郑克均咬咬牙。不过枪的问题好解决,人的问题却不好办。从系统换出来的士兵,是不能再换回去的。拿东宁府的士兵和八番社番兵去换,郑克均就更不能答应了。只能给海贼。可是两年下来,基隆以北海域的海贼,早被岳飞清剿得一个不剩。三百海里外的海贼,听到岳飞的名字,骨头都吓软。从哪去搞一千个士兵给虞姬?……就在郑克均积极筹备北伐时,三藩之乱也出现了重大转折。耿精忠再也受不了满清和郑经的两面夹击,投降了满清。满清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率领三万八旗军,十万绿营兵,加上耿精忠八万叛军,共二十余万大军南下,直扑郑经。三日之内攻陷福建东大门汀州,十日攻陷重镇潮州。不到半个月,兵围漳州。距离郑经帅帐所在的泉州,仅咫尺之遥。“怎么办?怎么办?你们倒是说话啊。”泉州帅府里的郑经,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帅案前来回踱步。而满堂文武鸦雀无声。郑聪,刘国轩,冯锡范,刘应麟,朱天贵,陈绳武,俱一言不发。他们都没想到满清战力竟然如此强横,还有红夷大炮开道,火枪也更先进。更别说还有无敌的八旗铁骑。“现在看来,四公子是对的,两年前的朝堂,只有四公子洞察了先机。如果我们听四公子的,不从福建登陆,而是远渡江浙,偷袭南京。与三藩遥相呼应,或许今日是另一番局面。”兵部侍郎陈绳武叹息一声道。“放肆,陈绳武,你的意思是说王爷错了吗?”郑经弟弟郑聪怒斥陈绳武。“就是,今日局面完全是耿精忠倒戈所致,与四公子有什么关系?他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他懂什么?”侍卫军统领冯锡范附和郑聪。“好了,别吵了,都这时候了,先想应对之策。”郑经将帅案拍得震山响。陈绳武叹息一声道:“王爷,鞑子军攻势太猛,重炮开路,铁骑碾压,漳州泉州都不可久守。臣建议立即退兵厦门,以金门和铜山为依托,与清军相持。”“什么?”郑经怒视陈绳武。“你的意思是,我军苦战两年得来的城池,就拱手交给鞑子了?”“我的意思是清军不善……”“够了。”郑经大喝一声,打断陈绳武的话。“祖宗之地,千万将士浴血拼杀得来的土地,决不能假手于人。传本王命令,立即调厦门,铜山,金门的守军来援。”“是。”“刘国轩。”“末将在。”一名国字脸的大将站出来,气势逼人。他就是明郑后期水陆两栖作战的帅才,也差不多是唯一能打的将军刘国轩。“我将传命留守东宁府的陈总制使,调番兵来援。但那些番社素来刁蛮,陈永华妇人之仁,怕是难以征召。你回去协助他,务必抽得五千番兵前来。”“末将领命。”刘国轩领命而去。“如此,我军在泉州也只有八万守军,恐怕依然难抵鞑子军进攻,众卿,你们还有什么主意吗?”郑经忧心忡忡地看向众将。其他人都沉默,陈绳武左右看一眼,站了起来。“王爷,或许我们还有一路援兵。”“哦?哪里?”郑经和众文武齐刷刷看向陈绳武,东宁府兵力抽空,番兵抽空,厦门,金门,铜山兵力抽空。他们实在想不到明郑哪里还有援军。“新北路安抚司,四公子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