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我们要偷偷的。否则,我们的钱就要被大人没收。”炳堂叔第一次手里有这么多钱,当然不愿意上jiāo给父母。 “炳堂叔,你已经是大人了。” “我还没有结婚。”所以不算大人。 炳堂叔撇了陈白羽一眼,“嘻嘻。小五,你的钱肯定是要被没收的。谁让你还是个屁股都擦不gān净的小屁点呢。” 陈白羽抿抿嘴,“好吧。保密。” 第20章情人梅 陈白羽和炳堂叔制定赚钱计划,准确的说是陈白羽制定计划,炳堂叔只负责执行。炳堂叔不止一次的夸陈白羽聪明,然后好奇陈白羽的亲生父母为什么会扔掉这么聪明的她。 陈白羽一头黑线的让他赶紧gān活赚钱。 “小五,我从huáng妈妈家拿到了五斤话梅,五斤青梅,还有甘橄榄,龙眼gān,酸菜。huáng妈妈不要钱,不过我答应帮她gān几天活,把她家的菜地给翻了。” 炳堂叔把东西一股脑的扔在桌面上,“小五,你打算怎么包装,只用纸吗?好丑耶。” “炳堂叔,包装是我的工作。”现在这个物资缺乏的年代,想要在包装上出花样是不太可能的,只能走质量。 质量才是可持续发展路线的重要因素。 加工点定在炳堂叔的房间,所以一大早陈白羽就和阿祖打了招呼要和炳堂叔玩。 在农场,也只有三叔公家才能奢侈的一人一个房间。 陈白羽拿出让炳堂叔在镇上买回来的白纸,偏厚,正好用来包装。然后是哥哥用来削铅笔的小刀,米熬的浆糊,凤仙花,野蓝莓,杂草等等东西。 “炳堂叔,你把gān果按照要求称好,半斤,一斤。不要短斤缺两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家族遗传原因,不管是大叔公家的大堂伯,还是三叔公家的两个堂叔,或者是自己家的小叔都有短斤缺两的爱好。 炳堂叔看了一眼称上显示的三两八,抿抿嘴,有些不情愿的加一些。 四两八,算上包装,刚刚好半斤。炳堂叔得意的勾起嘴角,觉得自己很聪明,能多赚一分就是一分。 “绝对足称。”炳堂叔拍拍有些虚的胸膛,“我保证。” 陈白羽看了他一眼,“为了生意长久,炳堂叔你最好足称。诚信是生意发展之本,短斤缺两,偷工减料是绝对要不得的。” “你大堂伯不足称,猪肉不也卖得好?”炳堂叔有些不服气,觉得自己被一个四岁的小娃娃给教育了。 “那是因为农场只有大堂伯一个猪肉佬。”再过几年看看,呵呵。 等竞争起来了,一个连亲爸买猪肉都能少两三两的猪肉佬还有谁愿意帮衬? 目光短浅。 看到的只有眼前的一点点绳蝇利益。 陈白羽把硬纸卷成圆锥形,然后涂上浆糊粘紧。现在塑料袋还没有流行,卖猪肉用的是稻草,卖糖用的是纸。 所以他们的gān果包装选择纸,而且是手感好的厚纸。 手太小,gān活不方便,但也没有办法。 陈白羽在纸圆锥上用几十年后药店或者超市很常见的花式广告字体写上‘情人梅’,然后加上一行小字‘大唐农场厂出’。 看着自己的杰作,陈白羽还是很满意的。 想了想,用草汁画一圈小草,然后用凤仙花汁画小花。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陈白羽的艺术细胞都欠缺,明明想要画一个长满小花的草地,却画成了被牛羊啃过的草地。 虽然画得不怎么样,但颜色还是好看的。陈白羽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小五,你会写字?” “我哥教的。” “你真聪明。我爸还傻傻的教你123呢。呵呵。原来你连字都会写了。不过,你画画没有小四好看。” 炳堂叔有些嫌弃的看着陈白羽画在纸圆锥上的花花草草。 陈白羽翻个白眼,这是当然的。要知道,再过二十年后,她四哥可是国内外有名的建筑设计师,牛bī着呢。 “小五,农场没有厂啊?”炳堂叔指着上面的‘大唐农场厂出’,“这是huáng妈妈自己做的啊。” “这叫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陈白羽不想解释太多,免得炳堂叔问个没完没了。 如果说几十年后,大家追求纯手工制作,越是手工就越贵,那么现在大家对‘某某厂’额从众心理就滔滔江水,阻挡不住。 在这个买面粉都要仰望富qiáng、建设的年代,‘某某厂出’代表的是高大上。 只要是‘某某厂’出品的都是好东西,不管质量如何,都能挺直腰杆骄傲说‘这是某某厂出’的,贵货。 反正‘某某厂出’就比‘我家做’的要好,要吸引人。 不管什么年代,想要生意好,就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